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成果名称:脂质组学揭示特应性皮炎患者皮脂特征及功能失调
发表期刊:《过敏》[Allergy,IF(2022):12.4]
通讯作者:李巍、姚煦
第一作者:尹慧彬、裘卓琼、朱容慧
主要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特应性皮炎 (atopic dermatitis, AD) ,也称湿疹,是皮肤科最常见的炎症性瘙痒性疾病,以皮肤干燥、湿疹样皮炎和顽固瘙痒为主要特征。皮肤屏障功能障碍、异常免疫应答、皮肤菌群紊乱是特应性皮炎发病机制的核心环节,而皮脂腺脂质与这三个环节都密切相关。
脂类是皮肤屏障的主要成分,主要由角质形成细胞和皮脂腺产生,以往关于特应性皮炎屏障功能障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角质形成细胞来源的脂质,而对皮脂腺产生的脂质关注较少,皮脂腺脂质在特应性皮炎发病中的作用一直没有被重视。
李巍教授课题组在研究中发现特应性皮炎患者皮脂分泌量减少;进一步使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检测皮肤表面皮脂腺脂质组成,发现特应性皮炎患者皮脂的脂质组学特征与正常人群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性,且与疾病严重程度显著相关。在不同的脂质亚类中,甘油三酯含量在特应性皮炎患者减少,并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显著负相关。
对既往发表的皮肤转录组及单细胞转录组数据进一步分析发现,特应性皮炎患者的非皮损皮肤中来自内根鞘角质形成细胞和皮脂腺细胞的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异常,这些异常表达的基因与皮肤炎症发生和屏障功能障碍有关。
研究首次从脂质组学层面揭示了特应性皮炎患者皮脂腺脂质的成分特征,发现皮脂腺的功能失调可能参与了特应性皮炎的发病机制,为探究特应性皮炎防治策略提供了新思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