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十年反复黄疸、发热、腹痛的病例
初次就诊
患者女性,49岁。十年前曾因发热、上腹痛,到医院检查血象稍高、肝功能总胆红素(俗称黄疸)偏高。
肝功能:总胆红素初次检查为65 µmol/L,渐升高到105 µmol/ 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00~200 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100 U/L左右。
肝炎病毒标志物: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抗体都是阴性。
B超:胆囊壁稍增厚、毛糙,无胆囊结石。
当地医院诊断:急性肝炎(病因未明)、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
治疗:给予保肝、退黄、降酶及抗感染、扩胆管治疗。
转归:治疗后病情好转,总胆红素及转氨酶降至正常。
病情变化
十年间多次发作发热(多为低热,37~38℃)、黄疸、腹痛及全身不适。
血常规:随着发作次数的增加,患者的血白细胞总数渐少,WBC 2.0~3.0×109 /L,血红蛋白降至108 g/L以下,血小板也降至100×109 /L以下。
肝功能:总胆红素波动于50~100 µmol/L。
病毒标志物:多次检查都是阴性。
CT及磁共振检查:无胆囊结石和肿瘤。
最近一次就诊
患者10年来奔走于多家医院的感染科和肝病科就医。本次入住南京市第二医院肝病科,又进行了肝病科常见疾病的筛查,尤其是免疫性肝病如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以及铁、铜代谢异常的疾病筛查,均为阴性。考虑其血象三系减少,进行了骨穿,骨髓检查报告为:骨髓增生不良,浆细胞多见,考虑为多发性骨髓瘤可能性大。经血液科会诊,转科至血液科进行治疗。
诊疗经验分享:患者反复黄疸发作且伴有发热、血象减低,不能只考虑肝胆病变,要拓展思路,要及时进行必要的肝外检查,方能不漏诊、误诊,使患者得以及时正确诊治。
作者:南京市第二医院肝病科 冯艳红
来源:南京二院肝病科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