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TIA or 短暂性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发作

2022-05-26作者:论坛报沐雨经验
脑血管病非原创

作者:重庆北部宽仁医院 王乾成 丁晓宁 翟红 史树贵



患者老年女性,有糖尿病等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出现发作性症状,毫无疑问首先需要考虑TIA,当然该患者还需要与癫痫、低血糖、淀粉样发作等相鉴别。


微信图片_20220516102931.jpg


急诊头颅CT本想排除出血,却意外地发现了右侧中央沟皮层蛛血,再次询问病史,患者否认外伤史,因此考虑自发性皮层蛛血!



皮层蛛血病因复杂,多达十余种,而相对常见的病因有5种。CAA是60岁以上人群最常见病因,60岁以下主要病因为RCVS,而脑动脉狭窄/闭塞、CVST则可以横跨整个年龄段。


微信图片_20220516102938.png


回到这例患者,既有发作性症状,又有皮层蛛血,因此我们推测可能有如下3种病因。



脑动脉狭窄/闭塞导致的皮层蛛血在中国人群所占比例高达59%!


微信图片_20220516102943.jpg


这是文献报道的患者,53岁,男性,左侧偏瘫,CT和Flair可见右侧额叶皮层蛛血,DWI可见右侧尾状核头部及侧脑室旁串珠样梗死灶,提示内分水岭梗死,而CTA证实了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的重度狭窄,因此第一种可能:脑动脉狭窄/闭塞导致皮层蛛血和TIA的推测是成立的。



孤立的皮层静脉血栓形成,既可以导致皮层蛛血,而癫痫又是其最常见症状,因此第二种可能:iCVT导致皮层蛛血和痫性发作的推测是成立的。


微信图片_20220516102949.jpg


孤立皮层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是具有挑战性。这是文献报道的一例患者,DWI可见右侧额叶脑实质损害,SWI序列可见低信号条索征,横跨多个脑沟,可与皮层蛛血相鉴别,而MRV未见右侧上吻合静脉显影,进一步完善DSA检查,静脉早期右侧上吻合静脉未显影,静脉晚期上吻合静脉造影剂滞留,因此综合各项检查结果,考虑孤立的皮层静脉血栓形成(上吻合静脉)。


微信图片_20220516102951.jpg


这例文献报道的患者,主要症状为头痛及痫性发作,Flair右侧额叶可见皮层蛛血,T1序列矢状位和轴位可见T1低信号点征,经抗凝治疗后3月复查,点征消失,闭塞皮层静脉再通。


微信图片_20220516102952.jpg


除了孤立皮层静脉血栓形成外,静脉窦的血栓形成,如上矢状窦静脉血栓同样可以导致皮层蛛血。


微信图片_20220516102955.jpg


这例文献报道的患者,出现头痛及发作性症状,Flair可见右侧额叶皮层蛛血,MRV上矢状窦未显影,因此考虑上矢状窦血栓形成导致的皮层蛛血和短暂性神经系统症状,遗憾的是患者未行脑电图检查,不能较为肯定的认为此次的发作性症状是痫性发作,还是非痫性发作。


微信图片_20220516102956.jpg


CAA是年龄相关的脑小血管病。阿尔茨海默病主要是Aβ淀粉样蛋白(Aβ42)在神经元的沉积,而CAA是Aβ淀粉样蛋白(Aβ40)在皮层和软脑膜中小血管的沉积,两者的区别主要是蛋白片段长度不同、沉积的部位不同。



皮层蛛血只是头颅CT上的一个细微征象,它的背后有许多的病因,因此我们需要一套完整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CTA(寻找血管畸形、大动脉狭窄、RCVS、血管炎、较大的感染性动脉瘤的证据)、CTV/MRV(寻找CVST的证据)、Flair/DWI(寻找PRES、肿瘤、脓肿、感染性心内膜炎导致栓塞性梗死的证据),SWI/T2*(寻找孤立皮层静脉血栓如条索征、海绵状血管瘤及CAA的脑叶微出血和皮层表面铁沉积的证据)。如果这些检查都不能明确病因,就需要完善有创的DSA检查,明确有无较小的软脑膜动静脉畸形或动静脉瘘等。



让我们比较疑惑的是,Flair序列对蛛网膜下腔的病变敏感性很高,但未见相应的脑沟有异常信号!相反T1序列可见高信号的血液分解产物。


微信图片_20220516103013.jpg


患者MRV检查除左侧横窦稍狭窄外,各静脉窦以及主要皮层静脉显影清晰,不支持CVST。而此次,Flair序列可见中央沟高信号的亚急性出血(两次磁共振检查相距11天)。


微信图片_20220516103014.jpg


SWI除了可见右侧中央沟的皮层蛛血,未见横跨脑沟的低信号条索征,因此也不支持CVST。


微信图片_20220516103016.jpg


SWI的其他层面可见多发的微出血,位于脑叶而非深部。右侧颞叶可见可疑的皮层表面铁沉积(cSS),和文献报道的颞叶的cSS还是挺相似的。


微信图片_20220516103018.jpg


脑电图正常,不支持痫性发作;D二聚体正常,不支持CVST;MMSE和MoCA降低,提示认知功能障碍,支持CAA。


微信图片_20220516103020.jpg


波士顿症状标准明确要求脑出血/脑微出血必须严格局限于脑叶。A患者多发皮层微出血,可以诊断为很可能的CAA,C患者除了皮层的微出血,还有cSS和脑叶的脑出血,同样可以诊断为很可能的CAA。而B患者,虽然有多发的微出血,但其中一个位于深部(右侧丘脑),因此不能诊断为很可能的CAA。



目前没针对CAA的病因治疗,治疗上主要是避免抗栓药物的使用,控制血压降低出血风险,以及TFNE的对症治疗。TFNE的机制包皮层扩散抑制(类似偏头痛先兆)、局灶性癫痫等,而托吡酯,既是抗癫痫药,又是预防偏头痛的药物,可兼顾两种机制,因此选用。



TFNE分为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各占接近50%,而扩散性感觉异常是最具特征性的。目前认为,TFNE可能是CAA的早期征象,它可以模拟TIA、偏头痛先兆、癫痫发作!



已有文献报道硬脑膜动静脉瘘、烟雾病等引起的皮层蛛血患者可出现短暂性的局灶神经系统症状。因此,有可能TFNE是皮层蛛血所特有,而非CAA。


微信图片_20220516103034.jpg


皮层扩散抑制这种机制已经在动物实验中被证实,其他的机制还包括局灶性癫痫、局部缺血等。基于目前的理论,大多数研究都认为抗癫痫药物或预防偏头痛的药物治疗TFNE有效。


微信图片_20220516103036.jpg


目前认为,虽然抗癫痫药物治疗有效,但可能并不是抑制癫痫样放电,而是抑制了皮层扩散抑制。本例患者动态脑电图未见明显异常,至少不支持该患者短暂性局灶神经系统症状为痫性发作。


微信图片_20220516103038.jpg


有少数的文献报道,在蛛血临近的皮层发现了小梗死灶(还发现了远隔部位的缺血灶),因此推测局部缺血的机制可能参与了TFNE。但CT发现出血后,进一步检查一般会选择SWI序列而非DWI,因此局部缺血的机制可能被低估了。本例患者出血附近的皮层可见可疑点状高信号,也许缺血性因素参与本例患者的TFNE!


微信图片_20220516103040.jpg


来源:那些神经病

更多推荐

颅内多发占位的影像诊断思路


卒中偏瘫,打哈欠诱发上肢抬起是为何?


抗帕金森病药物与食物,关系大了!


神经科常用评分表


双侧桥臂磁共振异常信号的影像诊断思路


Stroke:房颤伴CAA的治疗策略


脑小血管病神经影像评估


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影响因素分析


颅脑CT重要解剖结构及供血


脑干区域常见病变的影像表现


三叉神经痛患者居家锦囊!


淀粉样变性脑血管病的影像诊断


急性脑梗死?Todd麻痹?这个病例耐人寻味!


脑干梗死后头颈部Holmes震颤1例报告


实用总结!颅神经的解剖基础和临床定位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