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1.缺血性心脏病(占所有病例的40%)。
2.瓣膜性心脏病(占所有病例的12%)。
3.高血压性心脏病(占所有病例的11%)。
4.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占所有病例的32%)。
5.心包疾病。
6.慢性肺疾病进展为肺源性心脏病。
7.心肌炎。
8.肥厚型心肌病。
9.围生期心肌病。
10.毒素、药物引起[如酒精、可卡因、甲基苯丙胺、蒽环类药物(尤其与曲妥珠单抗合用)、英夫利西单抗、依那西普、氟尿嘧啶、环磷酰胺和格列酮类]。
11.浸润性疾病(如血色素沉着病、结节病或淀粉样变性)。
12.高排血量性心力衰竭(如甲状腺毒症或脚气病)。
1.右心衰竭:
(1)肝颈静脉反流[似然比(LR)+8.0.LR-0.3]。
(2)心尖搏动移位(外至锁骨中线)[LR+5.8,LR-1]。
(3)S3奔马律[LR+3.0,LR-0.8]。
(4)颈静脉怒张[LR+3.9,LR-1]。
(5)水肿[LR+1,LR-1]。
(6)爆裂音[LR+1.LR-1]。
(7)S4奔马律[1R+1,LR-1]。
2.左心衰竭:
(1)心尖搏动移位(外至锁骨中线)[LR+10.3,LR-0.7]。
(2)颈静脉怒张[LR+6.3,LR-1]。
(3)S3奔马律[LR+3.4,LR-0.7]。
(4)爆裂音[LR+1,LR-1]。
(5)水肿[LR+1,LR-1]。
(6)二尖瓣反流杂音[LR+1,LR-1]。
3.体格检查方法:
(1)肝颈静脉反流:患者仰卧,使颈部右侧可见上段颈静脉搏动。鼓励患者放松和正常呼吸。持续按压右上腹肝区30秒。如果颈静脉段充盈保持上升4 cm,测试为阳性。
(2)心尖移位:患者仰卧或左侧卧位,在呼气期间触诊左侧第4和第5肋间隙。如果最大搏动点位于锁骨中线外侧,则测试为阳性。
(3)奔马律:患者左侧卧位,用听诊器在心尖区听诊。
(4)颈静脉怒张:患者45°仰卧位,头向右转。调节检查床高度直到颈静脉上段搏动在下颌角上可见。测量胸骨角以上的距离。
4.波士顿标准(50%敏感度,78%特异度用于诊断CHF):
(1)I类:病史。
1)静息时呼吸困难(4分)。
2)端坐呼吸(4分)。
3)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3分)。
4)平地行走时呼吸困难(2分)。
5)攀爬时呼吸困难(1分)。
(2)Ⅱ类:体格检查。
1)心率>90次/分(1分)或>110次/分(2分)。
2)颈静脉怒张(>6cm为2分;>6cm且肝大或水肿为3分)。
3)肺爆裂音(局限于肺底部为1分,超过肺底部为2分)。
4)哮鸣音(3分)。
5)第三心音(3分)。
(3)Ⅲ类:胸部X线片。
1)肺泡性肺水肿(4分)。
2)间质性肺水肿(3分)。
3)双侧胸腔积液(3分)。
4)心胸比>0.5(3分)。
5)从肺底部到肺尖部的血流重新分布(2分)。
三类中每一类别得分不超过4分,最大分数为12分。8~12分可“确诊”有CHF,5~7分表明“可能”有CHF,≤4分表明“不可能”有CHF。
1.站立位生命体征记录,每日体重记录。
2.心电图。
3.胸部X线片。
4.二维超声心动图加多普勒检查。
5.实验室检查:全血细胞计数(CBC)、生化全项(CMP)、空腹血糖、血脂全套、心肌酶、BNP/NT-proBNP、促甲状腺激素、血气分析、尿常规和(或)血清铁蛋白(如果怀疑血色素沉着病)。
6.一旦患者心力衰竭稳定,考虑心肌灌注试验或心导管术以评估心肌缺血情况。
7.男性<70岁,考虑用夜间多导睡眠图评估伴随的睡眠障碍(如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1.ICD:适用于LVEF≤0.35且NYHA分级≥2级,或LVEF<0.4且在心脏电生理学(EP)检测中出现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NVST)或室性心动过速(VT)的患者。
有心脏骤停、心室颤动或不稳定VT病史的患者,预期生存期超过1年的患者也适用ICD。
2.双心室起搏器(CRT):适用于LVEF≤0.35且以最佳药物治疗方案治疗但NYHA分级≥3级,QRS间期≥120 ms,和预期生存期超过1年的患者。
如果NYHA分级为2级,LVEF≤0.3,且QRS≥150 ms,可以考虑CRT ICD。
3.左心室辅助器(LVAD):适用于晚期顽固性CHF。
本文摘自《美国全科医生使用诊疗手册》
活动页面累计签到4天获半年数字报
活动页面累计签到8天获1年数字报
活动页面累计签到15天同时阅读所有本书荐读章目者获实体书抽奖机会
(抽奖说明:本次活动抽奖名额根据书籍情况不同,本书抽奖限额2名,获奖者免费获赠《美国全科医生实用诊疗手册(原著第4版)》实体书)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