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引言:高血压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尤其在老年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率显著增加。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管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血压升高可引起动脉血管系统及其供应的器官发生结构和功能上的改变,导致靶器官损害,进而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导致心脏和肾脏等脏器功能衰竭1。这些合并症不仅增加了疾病负担,也使得血压控制更加复杂。因此,如何优化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管理策略,实现血压达标,成为临床医生和患者共同关注的重点。
单片复方制剂(SPC)作为一种新型的降压药物组合,近年来在高血压管理中展现出显著优势。SPC通过将两种或多种降压药物组合在一个药片中,不仅简化了治疗方案,还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尤其在老年患者中表现出良好的降压效果和器官保护作用。为进一步探讨SPC在老年高血压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本报特邀北京燕化医院心血管内科专业主任医师、综合内科老年病科主任鞠静教授结合循证证据和临床实践,对SPC优势以及经典的SPC药物进行梳理和点评,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老年高血压患者管理困境日益凸显
全身多系统合并症加剧疾病负担
根据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逐年上升。在我国第五次高血压调查中,老年群体(≥65岁)高血压的患病率已超过55%2。老年高血压患者常伴有多种合并症3,如糖尿病、冠心病、慢性肾脏病、脑血管疾病等,这些合并症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疾病负担,还使得血压控制更加复杂。老年患者的血管弹性下降、动脉硬化加剧,血压波动较大3,药物选择上要尽可能使用1次/天、有24小时持续降压作用的长效药物3。此外,老年患者常伴有多种药物联合治疗的需求,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风险也随之增加3。因此,优化治疗方案、简化用药流程、提高患者依从性,成为老年高血压管理的核心策略。
SPC多维度呵护老年高血压患者
优化疾病管理
SPC作为一种新型的降压药物组合,近年来在高血压管理中展现出显著的优势。与传统的自由联合用药相比,SPC具有多方面的优势。第一,强效降压。SPC通过不同机制的降压药物协同作用,可更有效地降低血压,使更多患者实现血压达标4。第二,改善患者依从性。研究表明,降压药物依从性降低与心血管疾病5、卒中6和终末期肾病7发生风险的增加呈显著相关性。一项纳入10551名意大利老年患者(>65岁)的真实世界研究显示,SPC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自由联合用药组,血压控制率也更高8。第三,降低死亡率。澳大利亚的一项研究显示,治疗48个月后,SPC组死亡率显著低于自由联合组(8%对比18%)9。这可能是患者依从性和血压控制率提高的正反馈结果。第四,简化治疗方案。SPC将不同药物组合在一个药片中,减少了患者的服药次数和药片数量,尤其适合老年患者和需要长期服药的患者,是未来高血压全程管理的新趋势10。第五,经济学效益。研究显示,SPC组患者总医疗费用、门诊、药品及其他费用均显著低于自由联合组11。综上,凭借更高的治疗依从性与更佳的血压达标率,SPC的应用对于提升高血压防控水平、实现国家慢性病管理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已有多个国内外高血压管理指南推荐SPC作为高血压治疗的优选方案之一1,3,12,13。与此同时,SPC也适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和伴有多种合并症的患者14。
高质量循证+临床实践沉淀
培哚普利/氨氯地平造福更多患者
培哚普利/氨氯地平作为一种经典的SPC组合,近年来在高血压管理中展现出显著的临床优势。培哚普利是一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II的生成,降低血压并保护心血管系统。氨氯地平是一种长效钙通道阻滞剂(CCB),通过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达到降压效果。两者联合使用,不仅能够强效降压,还能够提供多器官保护作用。
氨氯地平±培哚普利的临床优势得到了多项大型研究的支持。其中最为重磅的是ASCOT系列研究。2005年,ASCOT-BPLA研究问鼎《柳叶刀》杂志。该研究为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纳入19257例年龄为40~79岁且合并至少3种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左心室肥厚;2型糖尿病;既往中风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高血压患者。由于氨氯地平±培哚普利组获益显著,研究提前达到预设终点。5.5年随访结果显示,氨氯地平±培哚普利组的心血管死亡和全因死亡率分别降低了24%和11%15。2018年,又一项ASCOT系列研究登上《柳叶刀》杂志。基于对8580例高血压患者长达15.7年的随访,ASCOT-legacy研究表明,氨氯地平±培哚普利组冠心病死亡风险下降24%16。随后,ASCOT 20年随访结果显示,氨氯地平±培哚普利组可显著降低18%的卒中死亡风险17;最新的ASCOT 21年随访结果则提示,氨氯地平±培哚普利组的心血管事件、房颤事件和总冠脉事件发生率分别降低了7%、9%和8%18。
培哚普利/氨氯地平在降低心血管死亡率和全因死亡率方面的优异成绩,与其超高的血压达标率和针对各种血压水平的强效降压密不可分。EMERALD研究显示,治疗12周后,培哚普利/氨氯地平在不同基线血压水平的患者中均表现出显著的降压效果,初始血压越高,降幅越大19。在血压达标率方面,AVANGARD研究显示,培哚普利/氨氯地平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患者血压达标率高达93.5%,且耐受性良好20。此外,培哚普利/氨氯地平的药物半衰期长助力患者24小时平稳降压21,减少血压波动。
因此,基于长期获益以及强效平稳的两大突出优势,在临床实践中,培哚普利/氨氯地平适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其简化治疗方案、提高依从性的特点,也可使得患者能够更好地坚持长期治疗,从而实现血压达标和心血管风险的降低。
本文由鞠静教授审校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