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这种局部晚期肿瘤,规范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达85%!

2025-05-16作者:论坛报晶资讯
非原创
患教跟我学

在肿瘤治疗之路上,患者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为了帮助一线临床医生以更加科学、高效的方式向患者传递疾病知识,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壹生资讯-肿瘤频道”特开设“临床三件套之患教跟我学”专栏。本专栏汇集丰富多样的肿瘤科普文章以及易于患者理解的教育内容,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实用的患者教育资源库,促进医患之间的有效沟通,携手患者共赴健康之旅。


本期带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整理的这种局部晚期肿瘤,规范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达85%!期待与大家一同学习!


鼻咽癌是一种起源于鼻咽部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鼻咽部位于头颅中央,其前方是鼻腔、后上方紧邻颅底、下方连接口咽,两旁为咽旁间隙,周围结构复杂,使得鼻咽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挑战性。


鼻咽癌的发病原因


EB 病毒感染


EB病毒大量存在于鼻咽癌患者的肿瘤细胞中,具有明显的致癌作用。EB病毒感染在全球人群中非常广泛,病毒感染鼻咽黏膜上皮后,一般呈潜伏状态,与人体和平相处;但致癌因素刺激下,EB病毒可激活,从而诱发鼻咽癌。



遗传因素


尽管鼻咽癌不属于遗传性肿瘤,但表现出一定的人群易感性,同时有家族聚集现象。



环境因素


高发区居民喜食咸鱼、腊味等含亚硝酸盐的腌制食品。鼻咽癌的发生与长期摄入咸鱼密切相关,此外,吸烟、甲醛以及燃烧产生的烟雾均可能增加患鼻咽癌的风险。


鼻咽癌的症状表现



回吸性涕血


早期可出现时有时无的回吸性涕血,这是鼻咽癌的早期典型症状之一。



耳鸣、听力下降


发生于咽隐窝的鼻咽癌患者,早期可压迫或阻塞咽鼓管咽口,引起耳鸣、耳闭及听力下降等症状。



鼻塞


肿瘤增大后可阻塞后鼻孔而引起鼻塞,开始为单侧阻塞,后发展为双侧。



头痛


大部分鼻咽癌患者初诊时存在头痛症状,早期多为间歇性发作,随着病情的进展,发展为持续性头痛。



颈部淋巴结肿大


大约 70%的患者确诊时已有颈淋巴结转移。以颈部淋巴结肿大作为首发症状就诊的患者约占 40%,多为无痛性肿块。



颅神经麻痹


局部晚期患者确诊时可伴发头痛或颅神经损害症状,比如面麻、复视、视力下降、嗅觉下降或消失、眼睑下垂、眼球固定、吞咽活动不便、伸舌偏斜等。


鼻咽癌该如何诊断

鼻咽癌诊断需通过鼻咽活检获得病理诊断。大部分鼻咽癌,可以通过常规的鼻咽内镜活检获得明确的病理诊断。但对于咽隐窝内病灶、黏膜下病灶,通过常规的活检方法,往往很难获得准确的诊断。


鼻咽癌的治疗手段


标准治疗方案


放射治疗是鼻咽癌患者的首要治疗手段。根治性的调强放射治疗已经能使早期鼻咽癌患者的 5 年生存率达到 87%-96%。



对于局部区域晚期的鼻咽癌患者,可以先行诱导化疗然后再进行同步放化疗。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铂类、吉西他滨紫杉醇类等。



减毒增效的治疗方法


采用标准的治疗方案,鼻咽癌患者可获得较好的生存率,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5年生存率已达85%左右。


患者治疗后的后遗症和长期生活质量同样值得关注。我院长期关注鼻咽癌患者长期毒副反应,特别是在内分泌系统和放射性脑损伤方面,相关成果获得了上海市抗癌协会科技奖。


如何更加个体化治疗,以达到减毒增效的目的?对预后好的患者,降低治疗强度,在不影响疗效的前提下,提高生活质量;而对预后差的患者,联合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有望给这部分患者带来更好疗效。


专家推荐



来源: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