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在肿瘤治疗之路上,患者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为了帮助一线临床医生以更加科学、高效的方式向患者传递疾病知识,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壹生资讯-肿瘤频道”特开设“临床三件套之患教跟我学”专栏。本专栏汇集丰富多样的肿瘤科普文章以及易于患者理解的教育内容,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实用的患者教育资源库,促进医患之间的有效沟通,携手患者共赴健康之旅。
本期带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整理的这种局部晚期肿瘤,规范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达85%!期待与大家一同学习!
鼻咽癌是一种起源于鼻咽部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鼻咽部位于头颅中央,其前方是鼻腔、后上方紧邻颅底、下方连接口咽,两旁为咽旁间隙,周围结构复杂,使得鼻咽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挑战性。
EB病毒大量存在于鼻咽癌患者的肿瘤细胞中,具有明显的致癌作用。EB病毒感染在全球人群中非常广泛,病毒感染鼻咽黏膜上皮后,一般呈潜伏状态,与人体和平相处;但致癌因素刺激下,EB病毒可激活,从而诱发鼻咽癌。
尽管鼻咽癌不属于遗传性肿瘤,但表现出一定的人群易感性,同时有家族聚集现象。
高发区居民喜食咸鱼、腊味等含亚硝酸盐的腌制食品。鼻咽癌的发生与长期摄入咸鱼密切相关,此外,吸烟、甲醛以及燃烧产生的烟雾均可能增加患鼻咽癌的风险。
早期可出现时有时无的回吸性涕血,这是鼻咽癌的早期典型症状之一。
发生于咽隐窝的鼻咽癌患者,早期可压迫或阻塞咽鼓管咽口,引起耳鸣、耳闭及听力下降等症状。
肿瘤增大后可阻塞后鼻孔而引起鼻塞,开始为单侧阻塞,后发展为双侧。
大部分鼻咽癌患者初诊时存在头痛症状,早期多为间歇性发作,随着病情的进展,发展为持续性头痛。
大约 70%的患者确诊时已有颈淋巴结转移。以颈部淋巴结肿大作为首发症状就诊的患者约占 40%,多为无痛性肿块。
局部晚期患者确诊时可伴发头痛或颅神经损害症状,比如面麻、复视、视力下降、嗅觉下降或消失、眼睑下垂、眼球固定、吞咽活动不便、伸舌偏斜等。
鼻咽癌诊断需通过鼻咽活检获得病理诊断。大部分鼻咽癌,可以通过常规的鼻咽内镜活检获得明确的病理诊断。但对于咽隐窝内病灶、黏膜下病灶,通过常规的活检方法,往往很难获得准确的诊断。
放射治疗是鼻咽癌患者的首要治疗手段。根治性的调强放射治疗已经能使早期鼻咽癌患者的 5 年生存率达到 87%-96%。
对于局部区域晚期的鼻咽癌患者,可以先行诱导化疗然后再进行同步放化疗。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铂类、吉西他滨和紫杉醇类等。
采用标准的治疗方案,鼻咽癌患者可获得较好的生存率,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5年生存率已达85%左右。
患者治疗后的后遗症和长期生活质量同样值得关注。我院长期关注鼻咽癌患者长期毒副反应,特别是在内分泌系统和放射性脑损伤方面,相关成果获得了上海市抗癌协会科技奖。
如何更加个体化治疗,以达到减毒增效的目的?对预后好的患者,降低治疗强度,在不影响疗效的前提下,提高生活质量;而对预后差的患者,联合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有望给这部分患者带来更好疗效。
来源: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