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肝小静脉闭塞病如何治疗?| 专家笔谈

2021-06-28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非原创 肝小静脉闭塞病

今天主要向大家介绍土三七导致的肝小静脉闭塞病的治疗原则。根据我们的经验,土三七引起的肝小静脉闭塞病的治疗,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保肝、抗凝治疗为主,若效果不错,则继续保守治疗;若效果不佳,则进入第二个阶段,即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支架分流术TIPS)手术治疗。


一旦确诊药物(不仅仅是土三七,还有其他一些含吡咯生物碱的中草药)导致的肝小静脉闭塞,尽早给予抗凝、保肝治疗,是目前促使肝小静脉闭塞恢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去纤苷(defibrotide)是治疗和预防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关肝小静脉闭塞(HSCT-HSOS)的有效药物,但国内并未上市,且在吡咯生物碱-肝窦阻塞综合征(PA-HSOS)中的疗效如何尚未有研究。保肝药物的治疗属于基础治疗,可供选择的药物有多种,这里不一一叙述。各种保肝药物间的疗效是否有差异,尚不明确。下面重点介绍抗凝药物的应用。


在2017年PA-HSOS诊治的南京共识中,推荐的抗凝药物是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一般而言,低分子肝素每天2次皮下注射。部分病人单用低分子肝素就可缓解症状,使得病情改善。若单用低分子肝素,通常不需要监测凝血功能。部分病人需要联合口服华法林治疗,华法林以每天半片或者1/4片的剂量开始口服,而后根据凝血功能调整剂量。服用华法林期间,维持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在2~3之间是比较理想的剂量。但华法林的疗效受多种药物和食物的影响,很难稳定维持INR在2~3之间。有些病人,华法林达到每天2片(5mg)的剂量,INR仍达不到2;而另外一些病人,每天半片华法林,INR可以达到4以上,还可出现皮肤瘀斑、牙龈出血、膀胱出血、阴道出血的症状,我们甚至遇到过脑出血的病人。

如何既保持足够的抗凝药剂量,又避免出现抗凝的不良反应,是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目前,我们倾向结合病人的临床表现和检验指标,来调整华法林的剂量。如果病人出现明显的出血倾向(如皮肤瘀斑、牙龈出血、膀胱出血、阴道出血),即使INR不达标,也不再增加华法林剂量;如果病人没有任何临床出血倾向,但华法林已经达到5mg/d的剂量,也不再增加华法林剂量。

判断抗凝治疗是否有效的标准,包括病人的自我主观感觉、临床指标和血流动力学监测。病人的主观感觉每天评估,临床指标和血流动力学每周监测一次,如病情严重,监测周期可能缩短。在抗凝治疗的过程中,若病人的腹胀、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症状得到改善,说明抗凝治疗有效。除了病人的自我感觉外,临床指标的改善也很重要。临床指标包括病人的尿量、肝肾功能、腹围等。血流动力学监测主要是肝静脉和门静脉系统各血管的血流速度。这三个方面观察指标的改善往往不同步,有些病人在治疗过程中,腹胀、恶心呕吐可能改善,而黄疸却加重;有些病人的腹胀加重,而黄疸和血流速度却在改善。通常情况下,以临床指标和血流动力学为主要观察指标,毕竟这些是客观指标,更可靠;病人的主观感觉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观察抗凝治疗是否有效的治疗周期目前尚无共识,我们中心通常以2周为标准。通过2周的保守治疗,若病人的主观感觉、临床指标和血流动力学监测均得到改善,则病人可带药回家,继续保肝抗凝治疗,而后每2周门诊复查随访。

如果通过2周的保守治疗,病人的上述三项观察指标均无改善,特别是临床指标和血流动力学参数均恶化,则提示保守治疗效果不好,通常我们建议考虑TIPS手术治疗。当然,部分病人通过2周的保守治疗,病情无改善也无恶化,则可继续保守治疗;也有部分病人,在不到2周的时间内,病情急剧恶化(如黄疸快速升高、肾功能恶化、门静脉系统出现血栓、门静脉血流反向等),则不能继续等到2周后再评估,需要提前考虑TIPS手术治疗。

以我们的经验,60%~70%的肝小静脉闭塞病,可通过保守治疗得到改善。保守治疗不能改善的病人,通过TIPS手术,又有80%~90%的病人,病情得到缓解。总体而言,通过保守治疗—TIPS阶梯联合治疗的策略,可使得90%左右的病人得到治愈。

最后有2种特殊情况需要单独聊聊。第一种情况是,只要诊断肝小静脉闭塞就做TIPS手术;第二种情况是,始终坚持保肝、抗凝治疗,坚决不做TIPS手术。大家可以看到,这是两种极端的情况,出现这两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2021年春节前夕,我曾在门诊接诊过一位病人家属,病人所在的当地医院建议TIPS手术治疗。家属当时给我看的检验指标,肝肾功能基本正常,尚未进行抗凝治疗,我给家属的建议是先保守治疗2周再进一步评估。结果春节后第一周病人家属再次来到我门诊,说在春节的最后一天,病人还是做了TIPS手术。做手术的原因是,病人在抗凝治疗的过程中,出现肝功能衰竭,只能急诊做了TIPS手术。我仔细看了病人的相关检查结果,诊断肝功能衰竭的依据是凝血功能恶化。其实,抗凝治疗的过程中,凝血功能变差,是抗凝治疗的结果,不是肝功能恶化的结果。

笔者负责的另外一个病人,在外院抗凝治疗3个月,最后转到我院的时候,门静脉系统全是血栓,黄疸100多,凝血功能也很差,可以诊断肝功能衰竭了。问及病人家属,当地医院为什么不早点做TIPS,家属说当地医院医生认为,凝血功能太差,不能做TIPS。上面两个病人,不论是做TIPS手术,还是不做TIPS手术,都是和凝血功能有关。凝血功能变差既是TIPS的理由,也是不做TIPS的原因,真的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最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抗凝治疗,特别是用了华法林的病人,不能简单地以凝血功能来评判是否发生肝功能衰竭,还要结合病人的黄疸水平以及变化情况来综合分析。机械套用肝功能衰竭的指标,而不考虑使用华法林这一重要的干预因素,很容易得出有失偏颇的结论。


作者:南京鼓楼医院  张明

文章首发自消化科医生张明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