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内镜“超级细菌”爆发,预防感染我们能做些什么?

2021-04-25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内镜非原创

近年来,内镜相关感染事件频发,特别是ERCP术后CRE(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感染暴发,引起业内高度关注,而导致感染的主要原因是内镜清洗、消毒失败。美国急救医学研究所(ECRI)发布的《2018年十大医疗技术危害》第二危险因素即是“内镜再处理失败给病人带来感染风险”,再一次使公众将目光聚焦到软式内镜再处理方面,不得不说,内镜再处理面临着严峻挑战!那么,影响内镜再处理的影响因素到底有哪些?面对不同的影响因素,我们又该如何预防?


影响内镜再处理因素有哪些?


内镜结构复杂,腔道长且狭窄,有大幅度的拐角, 尤其是十二指肠镜的抬钳器或“抬钳器区域”,是公认的十二指肠镜最难清洁、最常见污染部位。在清洗、消毒、干燥、保存中,任何一个环节做不到位,都可能导致清洗消毒失败。研究显示,引起内镜清洗消毒失败的主要因素包括:

①镜体损伤,导致腔面不光滑;

②清洗消毒程序不规范;难以去除的去泡剂[a]或润滑剂;

③自动清洗消毒机不规范使用;

④进行漂洗的水被污染;

⑤内镜干燥不彻底;

⑥人工清洗不到位,预处理不及时;

⑦清洗设备不规范使用或故障未及时维护,如清洗刷重复使用;

⑧消毒剂选择和使用不当;

......

微信图片_20210423161714.jpg



“内镜之伤”


针对不同的原因我们应采取具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今天,我们主要谈谈“内镜损伤”这一因素发生的原因和预防方法。


“内镜损伤”包括正常损耗、非正常损坏。


正常损耗:内镜在使用中会发生正常损耗,即使正常使用情况下,随着时间的推移、清洗消毒频次的增加,内镜也会处于“亚健康”状态。如清洗过程中清洗刷反复摩擦管壁、前端部与清洗槽底部摩擦导致的慢性磨损;操作过程中附件与管壁的摩擦;打角度[b]引起弯曲部橡皮老化;消毒液腐蚀内镜导致的老化等…


非正常损坏:治疗中病人的不配合;治疗时操作不规范;清洗消毒时不规范操作;转运、储存中触碰到硬质物体;侧漏未按照规定进行但继续使用,导致内镜受损加重等......



微信截图_20210423161757.png


建  议


内镜出现严重损耗或破损后,腔面光滑度下降,会加大清洗难度,如果预处理不及时,清洗消毒不彻底,那么这些破损部位和残留的有机物将为细菌隐匿和繁殖提供有利条件,甚至形成生物膜。一旦形成生物膜,内镜清洗消毒失败的风险将大大增加。实践中,我们如何预防因内镜损伤而引起的清洗消毒失败呢?


1、重视测漏:每次清洗前进行测漏是早期发现内镜破损的有效办法,对测漏的忽视是导致内镜寿命降低的重要因素,也是导致消毒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根据《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WS507-2016)要求,宜每次清洗前测漏,如条件不允许,应至少每天测漏一次;


2、如有条件,内镜中心可配置10-20倍放大镜、检查钳子管道内壁的特殊内镜及生化检测。每天通过内镜点检及放大镜检查内镜的外观各部位的状态,通过细小内镜检查每条钳子管道内壁状态及干燥程度。严格进行床侧预清洗、标准化测漏、全灌流清洗内镜管路,另外每天对送水送气管、副送水管、抬钳器管道清洗后行生化检测。


3、定期对消毒后内镜进行细菌学监测;


4、定期维护保养,必要时更换插入管、钳子管、水气管、副送水管、抬钳器管等。


5、损耗严重的内镜,根据使用说明及时报废。


内镜厂家一般在该产品停产8年内还有零件提供维修,超过8年的产品按国际标准建议报废。国家对医疗设备在年限上没有规定,基本上是医院或行业自己制定,一般是按功能或性质划分使用年限。报废可考虑设定为:①技术性能落后不能满足临床诊疗、教学、科研的最低要求。②长期使用,主要部件已磨损老化购不到配件。③因事故或其他原因造成损坏不能修复或无修复价值。


以上关于内镜损伤的原因和预防措施,算是抛砖引玉,仅供参考。


最后不得不说,减少和及时发现内镜损伤,延长内镜寿命,保证内镜清洗消毒质量,需要内镜诊疗人员、医院设备部门、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内镜生产厂家共同努力。希望通过各方携手合作,使内镜再处理面临的挑战能有所缓解!


注:

 [a]胃镜去泡剂:二甲硅油;肠镜:硅油、润滑剂。这些不溶于水及乙醇且有黏性易吸附在钳子管道内所以比较难清除。

[b] 根据人体不同器官不同的角度要求(如:胃镜上角度210度,下角度90度,左右角度各100度;如肠镜上下角度180度,左右角度160度)



作者:谢海

文章首发自SIFIC感染科普笔记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