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参松养心胶囊整合调律、安全性好,在房颤射频消融术后长期维持窦律应用被寄予厚望

2021-06-04作者:CMT快讯资讯
心律失常非原创

近年来,心脏电生理技术广泛开展,其中射频消融术已成为目前非药物治疗房颤的主要手段。射频消融术可以有效减少甚至根除房颤,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房颤的发生机制决定了射频消融术会比较复杂,如术后窦律维持率较低等,总体而言,复发的比例仍然较高。因此,减少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率对于维持窦律及远期患者术后健康生活有着重要意义。


在第十七届国际络病学大会心律失常论坛上,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黄鹤教授以《射频消融术后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为主题进行了学术报告,分享了探索减少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率的临床实践方案。会后黄鹤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朱文青教授接受本报采访,就房颤射频消融术后的患者管理进行了经验分享。现整理精粹内容,供读者学习分享。


1.png
黄鹤教授
2.png
朱文青教授






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率高,传统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困境亟待解决



黄鹤教授介绍,临床上对房颤的治疗有两大策略,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即射频消融手术治疗。从总体效果来看,射频消融手术的远期成功率优于传统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但射频消融术后存在复发风险。根据我国《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的建议-2018》,对于阵发性房颤患者术后可使用或不再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但对于持续性房颤患者,建议术后常规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3个月,似有利于逆转心房重构和维持窦性心律。


既往研究发现,房颤患者在射频消融术后短期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虽可降低短期复发率,但不能改善远期预后。而术后长期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虽然可降低远期复发率,但患者停药率高、依从性差。此外,用药安全性问题,也是制约术后长期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主要原因之一。无论是Ⅰ类抗心律失常药,还是目前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Ⅲ类抗心律失常药,在治疗心律失常的同时,还存在“致心律失常的副作用”。除心脏以外,抗心律失常药还对其他器官,如肺、甲状腺等产生影响,在长期用药中出现累积效应。



综合作用、整合调律,参松养心胶囊在心律失常治疗领域具有独特优势



对于传统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朱文青教授也指出,正因为现有西药严重制约其临床应用,我国学者一直在寻找新的药物来解决这一难题。近年来在实践中,临床医生对中药更为青睐,这其中以参松养心胶囊最为广泛推荐。参松养心胶囊对心脏多种离子通道具有明显调节作用,不仅对室性心律失常有很好的疗效,对房性心律失常也同样有效果。朱文青教授介绍,在临床中观察到,老年房颤患者常合并心动过缓,射频消融术后药物治疗存在困境,给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后可提高基础心律,且安全性好。黄鹤教授也认为,参松养心胶囊在心律失常治疗领域具有独特优势,表现出了整合调律、疏解心理的综合作用。


参松养心胶囊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心律失常治疗药物,其在中医络病理论指导下研制而成,全方由人参、麦冬、南五味子、桑寄生、山茱萸、炒酸枣仁、丹参、赤芍、甘松、土鳖虫、黄连、龙骨组成,其组方与房颤气阴两虚、脉络瘀阻的病机相符合,具有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清心安神之功效。机制研究已表明,参松养心胶囊可调节多离子通道、改善心脏传导、改善冠状动脉血供、抑制心室重构、调节植物神经、从而发挥调整心律的综合作用。


在房颤的治疗中,参松养心胶囊也被证实疗效与普罗帕酮相当,且具有更好的安全性。一项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临床研究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杨新春教授牵头,11家医院共同参与,纳入349例18~75岁阵发性房颤患者,按1:1:1的比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参松养心胶囊+普罗帕酮、参松养心胶囊+普罗帕酮模拟剂和普罗帕酮+参松养心胶囊模拟剂治疗。研究结果显示:治疗8周时,参松养心组、普罗帕酮组、参松养心+普罗帕酮组的整体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2.3%、58.6%、58.5%;3组患者在治疗4周、8周时房颤症状发作频率、房颤发作患者例数均有所下降,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与基线相比,3组患者治疗4周、8周时房颤发作持续最长时间均明显缩短;3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均有显著下降,与房颤症状观察和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一致,组间无显著差异;3组患者治疗前后QTc间期均无明显变化。在安全性方面,参松养心组出现2例不良反应,表现为胃胀、恶心。普罗帕酮组和参松养心+普罗帕酮组分别出现9例和6例不良反应。3组患者肝肾功能在治疗前后均未出现与受试药物相关、具有临床意义的异常变化。



基于前期研究和实践中参松养心胶囊对于房颤治疗的良好疗效与安全性,黄鹤教授认为参松养心胶囊也许能在减少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方面大有可为,不仅是提高射频消融手术成功率,提高窦性心律维持率,同时还可以减少既往传统抗心律失常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在这一临床假设的指导下,黄鹤教授参与了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脉络学说营卫理论指导系统干预心血管事件链研究”,并牵头开展子课题项目“参松养心胶囊对经射频消融房颤患者预后影响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重点观察持续性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加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1年,对其术后1年内房颤复发率的影响。黄鹤教授表示对这项研究的结果持乐观态度。


目前,参松养心胶囊在室性早搏、阵发性房颤及缓慢性心律失常等多种类型心律失常中的疗效与安全性已经得到多项临床研究证实。基于坚实的临床循证医学证据,在《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2016共识升级版)》中,参松养心胶囊被推荐用于治疗非器质性室性早搏、器质性室性早搏、窦缓合并室性早搏、心功能不全合并室性早搏,推荐级别IIA类,A级证据。




小结


近几十年来,传统抗心律失常药物未取得突破进展,由于安全性问题,临床选择十分有限。参松养心胶囊在心律失常治疗领域开展的多项基础研究和循证医学研究,均体现出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有效药物,体现了中医药整合调律治疗心律失常的独特优势。


相关研究项目亦得到了业界高度认可,其中“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律失常应用研究”项目获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医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微血管病变防治”项目获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无疑,参松养心胶囊为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开辟了一条中西医结合的崭新之路,是对我国传统中医药文化宝库的传承和创新,也期待其未来在心律失常领域大放光彩。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