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韩宝惠教授团队研究见刊《柳叶刀·呼吸病学》,派安普利单抗为患者带来长生存希望丨肿瘤研究展播

2025-03-20作者:论坛报岳岳资讯
原创


成果名称:First-line penpulimab combined with paclitaxel and carboplatin for metastatic squamous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in China (AK105-302): a multicentre, randomis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3 clinical trial

普那布林联合多西他赛多西他赛单药治疗铂类药物耐药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项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

发表期刊:《柳叶刀·呼吸病学》[The 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IF=38.7)]

通讯作者:韩宝惠

第一作者:钟华

主要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


推荐理由


韩宝惠教授、钟华教授领衔,联合全国74家研究中心共同进行的“派安普利单抗联合紫杉醇加卡铂对比安慰剂联合紫杉醇加卡铂一线治疗转移性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随机、双盲、多中心 III 期临床研究(AK105-302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在国际知名医学期刊《柳叶刀·呼吸病学》在线发表,研究显示,派安普利单抗联合化疗的治疗模式,为肺癌患者带来了更加显著的生存获益。


研究解读


在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位居前列。其中,鳞状非小细胞肺癌因驱动基因突变比例较低,靶向治疗机会较少,预后不佳,十分需要为患者探索新的治疗手段。派安普利单抗是我国自主创新研发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激活患者自身免疫功能攻击肿瘤细胞。为进一步验证该药与化疗联合在鳞癌患者中的疗效,由韩宝惠教授、钟华教授牵头,联合全国多中心和单位共同开展了此项AK105-302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派安普利单抗联合化疗可以将患者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60%。尤其在PD-L1表达阳性的患者中,联合派安普利单抗可进一步将患者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63%,且安全性良好,为晚期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和更好的预后生存质量。基于这一研究数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评审中心已经批准该药的上市申请。


作者简介


韩宝惠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学科带头人

中国药科大学附属上海高博肿瘤医院名誉副院长

亚太医学生物免疫学会肿瘤分会主任委员、中华肺癌学院执行主席

国家药监局(NMPA)审评专家

CSCO肿瘤血管靶向专委会前任主委

CSCO肿瘤非小细胞肺癌专委会副主委

中国初保基金肿瘤精准诊疗专委会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中华医师学会呼吸分会常委

中国医师学会肿瘤分会常委

上海市医学会肿瘤靶分子学会主委

上海市抗癌协会第八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钟华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

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卫生健康领军人才

中华医学会生物免疫学会理事会理事 

CSCO非小细胞肺癌委员 

上海市抗癌协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 

上海市抗癌协会胸部肿瘤专委会常委 

上海市医学会肿瘤靶向分子专科分会委员兼秘书 

中国临床肿瘤协会会员 

美国肿瘤临床协会会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以美国匹兹堡大学访问学者身份从事肺癌免疫治疗的基础研究和转化研究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上海市科委课题4项,科技部重点专项子课题1项,市级医院新兴前沿技术联合攻关项目1项 

多次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上海市抗癌科技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研究型医师奖”


每一项临床研究都倾注着研究团队的心血结晶。学习过后,您是否有所收获?或有疑问想与主创团队分享?请在评论区留言,期待与您交流!


END

中国医学论坛报胡岳整理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