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脖子和腿上出现这些改变,可能是糖尿病病情加重

2025-02-26作者:论坛报苌田田资讯
原创


皮肤是反映全身健康的一面镜子。事实上,皮肤改变往往是糖尿病较早出现的常见表现之一,即使是“良性表现”,也不容忽视!

糖尿病在皮肤上的10大“警报信号”:黑棘皮病、皮肤干燥、皮肤瘙痒、皮肤感染、手指硬化、糖尿病性皮肤病(胫前斑)、糖尿病性硬肿病、类脂质渐进性坏死、发疹性黄瘤、软纤维瘤。


高血糖会造成皮肤血液循环障碍、皮肤神经系统病变,从而导致蚁行感、瘙痒难耐、色素沉积等一系列问题出现。皮肤出现以下表现,可能是血糖控制不佳的预警信号。


· 肥胖和糖尿病前期人群常见的信号 ·


皮肤褶皱处变黑

image.png

发病原理

这种病在医学上叫“黑棘皮病”。出现这种变化,可能意味着血液中胰岛素过多,往往是糖尿病前期的征兆,而且可能是糖尿病的第一个预警信号。


典型症状

外观为边界不清的灰色或黑色色素沉着斑块,有类似天鹅绒的质感。常见部位为颈后、腋下、手肘、乳房下皱襞、脐周、腹股沟处。

特别是肥胖人群,当脖子后面出现黑棘皮病的表现时,一定要去医院查一查有没有血糖升高的情况。





· 高危信号 ·


小腿前面长斑(胫前斑)

image.png

发病原理

血糖升高后,渗透压随之变高,导致皮肤局部血管和神经出现病变,皮肤供血不足或发生炎症反应,从而出现继发性的色素沉着。


典型症状

不规则圆形、卵圆形的暗红色丘疹,1~2周内逐渐演变为边界清晰的棕色斑疹,数目不等,双侧不对称,无自觉症状。好发于胫前、胫外侧或大腿。




· 老年人常见的异常皮肤信号 ·


皮肤干燥、瘙痒和感染

image.png

发病原理

血糖高会损害自主神经,使皮肤因出汗减少,还会造成皮肤快速老化和角质层病变,从而导致皮肤异常干燥。

皮肤瘙痒和皮肤感染是糖尿病常见的皮肤并发症。血糖升高刺激皮肤末梢神经,就会引发皮肤发痒。

一方面,皮肤瘙痒难以忍受,抓挠破损后很容易导致感染,严重时可出现皮肤破溃;另一方面,高血糖可抑制白细胞的黏附、吞噬,进而降低机体抵抗力,高血糖还有利于细菌繁殖,这些都会导致皮肤感染,尤其是老年人。


典型症状

糖尿病性皮肤干燥常见于足部,肢体其他部位亦可见。皮肤感染后通常会出现红肿或皮疹,有时还有小水疱、干燥鳞屑,或是产生看着像干酪一样的白色分泌物;严重感染时可能出现久治不愈的开放性伤口,即“糖尿病性溃疡”,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截肢。





· 女性中多见的异常信号 ·


聚集成片的蜡状皮肤改变

image.png

发病原理

学名为“类脂质渐进性坏死”,可由下脂肪和胶原蛋白病变引起。这个信号往往出现在糖尿病的中后期,特别是血糖控制不佳时,女性患者容易出现皮肤组织坏死。


典型症状

椭圆形斑块,具有黄褐色萎缩中心和毛细血管扩张。好发于小腿前,可发痒或疼痛,必要时需要采取外用皮质激素治疗。






突然爆发一大串“小疙瘩”

1740400485012.png

发病原理

学名为“发疹性黄瘤”,可由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过高引起


典型症状

这些肿块看起来就像丘疹,但与丘疹不同,它们很快会变成淡黄色,可以长在任何部位,但一般出现在臀部、大腿、肘弯处或膝盖后部,软软的,会发痒。随着血糖得到控制,这些“小疙瘩”会自动消退。






单独或成群出现的皮赘

image.png

发病原理

学名为“软纤维瘤”。在高血糖和胰岛素的刺激下,角质细胞过度增生,会形成皮赘。


典型症状

大小不一,可单独或成群出现。常出现在颈部、腋窝、眼睑等部位,皮赘上长出细细的“蒂”,上面挂着个“肉球”,大部分无不适。






脖子和背部皮肤变硬变厚


发病原理

学名为“糖尿病性硬肿病”,可能与胶原蛋白的非酶糖基化、胶原蛋白成纤维细胞生成增加或胶原蛋白分解减少有关。


典型症状

颈背部皮肤变硬、变厚,常为双侧对称,增厚的皮肤往往有“橘皮样”质感。






手指硬化,难以移动


典型症状

无法将双手掌心齐平地按在一起,形成类似“祈祷手势”的外观。手背上的皮肤可能会变得绷、有蜡质感,手指会变得僵硬、难以移动。如果已罹患糖尿病多年、血糖没有得到良好控制,患者可能会感觉指尖像“有石子”一样。


治疗

这种病变一般发生在出现糖尿病并发症的人群中。除了治疗糖尿病外,可能还需要物理治疗,帮助患者保持弯曲和伸直关节的能力。




糖尿病可能还会引起其他的皮肤问题。大多数皮肤问题是无害的,但即使是轻微的皮肤问题,也可能对糖尿病患者造成影响。

遇到上面的情况,如果从来没查出过糖尿病,建议去医院进行糖尿病检查;如果已经患有糖尿病,建议在主治医生指导下,更好地控制病情。


END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内分泌综编自健康榨知机、生命时报、医学美图和北京卫视养生堂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