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咳嗽是一种保护性反射活动,可将呼吸道内的黏痰和异物排出。可按持续时间分为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咳嗽。急性咳嗽<3周,亚急性咳嗽为3~8周,慢性咳嗽>8周。
急性咳嗽主要为普通感冒与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亚急性咳嗽最常见的病因为感染后咳嗽,慢性咳嗽病因较多,如肺炎、肺结核、支气管炎等,或以咳嗽为主要或唯一症状者。
咳嗽按性质又可分为干咳与湿咳。
是否需要治疗,取决于其是无痰干咳还是排痰性湿咳。干咳主要见于非感染性咳嗽,湿咳则以感染性咳嗽多见,特别是痰量较多、咳脓性痰者,应首先考虑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痰是呼吸道炎症产物,可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咳嗽,并可加重感染。
祛痰药可稀释痰液或液化黏痰,使之易咳出。祛痰治疗可提高咳嗽对气道分泌物的清除效率。
祛痰药的作用机制包括:
使痰液溶解、黏度降低而使痰易咳出;
增强纤毛的清除功能,促进痰液排出。
咳嗽可由多种原因所致,治疗的关键在于病因治疗,镇咳药物只能起到短暂缓解症状的作用,不能根除病因。对剧烈干咳者可适当应用镇咳剂,有痰而不易咳出者使用祛痰剂。轻度咳嗽不需要进行镇咳治疗。当痰量多需要选用祛痰药时应避免与强效镇咳药(例如可卡因,右美沙芬,苯丙哌林等)合用。
基于祛痰药的作用机制,刺激性祛痰可通过咳嗽将痰液排出,镇咳会降低祛痰效果;黏痰溶解剂祛痰可使痰液黏度降低并通过咳嗽将痰液排出,镇咳会使稀化的痰液堵塞气道,引起窒息的危险。
中枢镇咳药可抑制呼吸道腺体分泌和纤毛运动,对有少量痰液的剧烈咳嗽,可与祛痰药并用。
总之,无论是镇咳还是祛痰,用药前应明确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切莫长期对症治疗而延误病情。
本文首发于岭南药学 作者张丽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