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同济神经重症临床干货⑦】脑出血患者影像特点及案例剖析

2024-03-25作者:李稳资讯
原创

作者: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许峰 王芙蓉


脑出血一般指的是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主要发生在基底节区、脑叶、脑室、丘脑等部位。脑出血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血肿体积越大,预后越差。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脑出血和评估患者预后的重要方法。常见的检查手段包括头部CT和MRI。


CT表现


01

急性期(包括超急性期与急性期)


脑内圆形、类圆形、肾形或不规则形的高密度灶,CT值在50~80 Hu之间。血肿可破入脑室或蛛网膜下腔,破入脑室可形成脑室铸型。灶周水肿轻,血肿大者可有占位效应。


02

亚急性期


血肿密度逐渐降低,呈等密度。可出现下列征象:


(1)溶冰征象:血肿周边吸收,中心仍为高密度区;


(2)占位效应、灶周水肿:逐步明显,而后逐渐减轻;


(3)部分患者出现脑积水;


(4)增强扫描,病灶呈现环形或梭形强化,如中央部分出血未吸收时,可呈“靶征”。


03

慢性期


病灶呈圆形、类圆形或裂隙状低密度。


MRI表现


MRI在显示出血、判断出血时间和原因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01

超急性期



血肿在T1上呈等信号或高信号,在T2上呈等信号、不均信号或高信号。


02

急性期



血肿在T1上略低或等信号,在T2上呈低信号。灶周出现血管源性水肿,占位效应明显。


01

亚急性期


(1)亚急性早期:血肿中心在T1上仍呈等信号,外周呈高信号,且高信号逐渐向中心扩展;在T2上呈低信号。


(2)亚急性晚期:血肿在T1和T2上均呈高信号,灶周水肿,占位效应逐渐减轻。


01

慢性期


(1)慢性期早期:血肿在T1和T2均呈高信号。水肿和占位效应消失。


(2)慢性期晚期:典型者形成类似囊肿的T1低信号,T2高信号灶,但周围仍可见低信号的含铁血黄素环。


总之,MRI表现与血肿期龄关系密切。重症脑出血患者不易配合或耐受MRI检查,因此头部CT在临床实践中更为常用



案例剖析


患者男,60岁。

突发左侧肢体乏力1天。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入院查体:血压165/105 mmHg,嗜睡,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 mm,光反射存在,左侧肢体肌力0级,左下肢巴氏征阳性。


图片 1.png


发病第一天,头CT提示患者右侧基底节区类似椭圆形血肿,中线结构移位。    


发病第14天,患者意识障碍加重,查体:血压150/100 mmHg,昏睡-浅昏迷,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 mm,光反射迟钝,痛刺激左侧肢体活动少,左下肢巴氏征阳性。


图片 2.png



发病第14天复查CT,亚急性期,血肿灶周水肿明显,出现溶冰现象,中线结构移位较前明显加重。


发病第28天,患者意识障碍较前好转。查体:血压140/90 mmHg,神志清醒,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 mm,光反射存在,左下肢肌力1级,左下肢巴氏征阳性。


图片 3.png



发病第21天复查CT,为亚急性期,血肿明显吸收,血肿周围仍有溶冰现象,灶周水肿明显消退。中线结构移位明显减轻。



许峰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许峰1.png

世界卒中协会会员,日本神经科学协会会员,中国卒中学会重症脑血管病分会委员,湖北省脑损伤评价质控中心办公室主任,湖北省脑血管病防治委员会神经重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一直致力于神经重症的临床基础研究和诊疗工作。



王芙蓉

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同济医院神经科ICU行政负责人

图片1.png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重症协作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重症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卒中学会神经重症分会常委兼秘书长,中国卒中学会理事,中国抗癫痫协会理事,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神经重症协作组常委,湖北省脑损伤质控评价中心主任,湖北省病理生理协会神经重症专委会主任委员,武汉市癫痫学组组长。


原创内容,转载须授权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