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传承与创新:解码中医药科学发展轨迹》报告解读与展望——访香港浸会大学副校长吕爱平博士及校务研究及策划总监牟婧雯博士

2025-08-14作者:CMT快讯资讯
近日,《传承与创新:解码中医药科学发展轨迹》报告由处于全球领先水平的科学信息分析公司爱思唯尔与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发布,引发了广泛关注。该报告通过文献计量分析,深入剖析了2014至2023年中医药领域的发展趋势,揭示了中医药科研的现状、挑战与未来机遇。本报记者特邀香港浸会大学副校长(研究与拓展)暨研究院院长吕爱平博士以及校务研究及策划总监牟婧雯博士,对报告内容进行了深入解读。

图1.jpg

 

中医药科研成果显著增长

影响力持续扩大

报告指出,2014至2023年间,中医药领域的科研产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0.6%,远高于全球同期医学领域3.5%的增长率。全球年产出自2022年起已超过3万篇,且中医药领域的研究论文中有14.2%为高被引论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这一数据表明,中医药科研在全球医学领域中的影响力正在逐步提升。


从国际合作的角度来看,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等地区表现尤为突出。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地区虽然作者数量相对较少,但人均科研产出和高被引文献产出量却很高,显示出强大的科研生产力。同时,这些地区的国际合作率也较高,其科研产出的归一化引文影响力(FWCI)值高于中国内地,而中国内地的科研产出FWCI值也达到了1.55,高于领域平均水平。

图3.png 

1 2014—2023年全球中医药研究产出概览


研究主题不断更新

跨学科趋势愈发明显

报告对中医药领域的研究主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对比了2014至2018年和2019至2023年两个时间段内的研究主题变化。结果显示,虽然耳穴疗法、人参相关研究、太极等主题在前五年产出较多,但在后五年排名有所下降,而草本制药、网络药理学等新兴主题逐渐崛起,尤其是新冠相关研究成为热门主题。这表明中医药领域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涌现出新的研究热点。


从学科分布来看,中医药领域的研究已不再局限于补充和替代医学,而是越来越多地与肿瘤学、免疫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交叉融合。这种跨学科的研究趋势不仅为中医药领域带来了新的活力,也使其对其他学科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数据显示,中医药领域的文献被医学、生化,遗传和分子生物学、药理学、化学等多个学科引用,且这些引用文献的引文影响力往往高于被引的中医药文献本身,显示出中医药研究的多学科影响力。



国际影响力逐渐增强

科技与文化双轮驱动破局认知差异

报告还指出,中医药领域的研究成果不仅在学术圈内产生了广泛影响,还在国际社会层面引起了关注。数据显示,11.1%的中医药领域文献在国际社交媒体平台上被提及,5.6%的文章被国际专利引用,部分研究还被临床指南和国际政策文献引用。这一现象表明,中医药的国际社会影响力正在逐步扩大,其研究成果不仅受到科研人员的关注,也引起了公众、政策制定者和企业的重视。


尽管中医药的国际影响力正在逐步扩大,但跨文化认知差异仍然是其国际化的主要障碍之一。吕爱平博士认为,提升中医药的国际接受度需要从科技和文化两个层面入手。一方面,要加强中医药的科学研究,提高其科技含量和临床疗效;另一方面,要积极推广中医药文化,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通过科技与文化的结合,以科学证据为根基,以文化共识为桥梁,可以更好地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图4.png 

2 2014—2023 年间发文量最多的国家/地区的国际与区域合作表现



AI是创新的催化剂

中医药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也备受期待。吕爱平博士指出,人工智能可以在多个维度推动中医药研究的发展。首先,人工智能可以“加速模仿”,即通过技术手段加速中医药研究的进程,例如通过模拟望闻问切等中医诊断方法,提高诊断效率。其次,人工智能还可以“创新发现”,即通过整合中医理论、西医研究和生命科学数据,从而突破传统认知边界,帮助研究人员发现新的健康分类、治疗方案和药物研发模式。吕博士总结道:“人工智能不仅是效率工具,更是医学创新的催化剂。”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更好地挖掘中医药的潜力,推动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


在采访中,吕爱平博士指出,中医药研究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医学发展瓶颈的推动以及政策环境的支持。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的优势互补成为可能,而中医药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正逐渐被更多人认可。同时,现代生命科学、数据科学的快速发展也为中医药研究提供了新的机遇,使其能够与现代医学更好地结合,推动未来医学的发展。


然而,中医药科研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吕爱平博士认为,高质量临床研究的缺乏是当前中医药研究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为了使中医药疗法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应用,需要更多的高质量临床研究来验证其疗效。此外,中医药的标准化、质量控制以及作用机制研究等方面也亟待加强。牟婧雯博士则从高等教育数据的角度指出,跨学科研究的激励机制和学科评估体系的改革也是推动中医药研究发展的重要因素。


结语

《传承与创新:解码中医药科学发展轨迹》报告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中医药科研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的窗口,通过深入分析中医药领域的科研产出、研究主题、学科分布和社会影响力等方面的数据,揭示了中医药科研的快速发展以及其在国际医学领域中的重要地位。面对未来,中医药科研既面临着诸多机遇,也面临着不少挑战。我们期待在科研人员、政策制定者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中医药能够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前行,为全球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