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研究速递】邻近肝脏大血管的结直肠癌肝转移切除策略

2021-10-06作者:cmt佳玲资讯
支持护理和治疗的相关问题非原创

作者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包全

引言


对于邻近或贴近大血管的肝脏肿瘤切除手术,最佳的切除方式是将血管连同肿瘤整块切除以达到根治效果。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肝脏手术需要保留足够的残余肝体积满足机体功能,联合血管切除势必损失更多的肝实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这部分患者手术的实施;此外,随着对于结直肠癌肝转移外科切缘认识的发展,目前认为1 mm的切缘已经能够满足要求,对于一些紧贴大血管的肿瘤,将肿瘤从血管上剥离也是临床上目前常见的做法。这种方法在保证了手术的安全性的同时,局部可能存在一定的复发风险。肝内的大血管主要分为门静脉和肝静脉,两种类型血管与切缘的关系是否影响局部复发风险和预后呢?近期,日本学者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微信图片_20210928135135.jpg


研究详情

这是一项回顾性研究,总纳入116个患者242个病灶,根据切缘及血管的关系分为三组,A组(n=201)病灶远离血管;B组(n=27)病灶贴近肝静脉,C组(n=25)病灶贴近门静脉。比较分析不同组的局部复发率。


微信图片_20210928135255.png


研究结果显示,肝转移术后总的肝内复发率为11.6%,其中,A组复发率10.4%;B组复发率7.4%;C组复发率20%。在A组中,R1切缘的术后复发率明显高于R0切缘组(27.6% 对 7.6%,P=0.001);在B组中,肝静脉保留组与切除组的术后局部复发率无显著差异;在C组中,Glisson系统管道保留组的术后复发率显著高于Glisson系统管道切除组(66.7% 对 5.3%,P=0.001)。肝转移术后局部复发组的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无复发组(25% 对 83%,P<0.001)。



研究讨论

肝脏内的血管分布主要分为肝静脉和门静脉系统,肿瘤与大血管的关系是评价手术切除性的关键环节。


肿瘤贴近大的血管,为了保留足够的肝实质,可以将肿瘤完整切除的同时保留血管,也就是R1切除。根据现有的研究,肝转移的切缘宽度1 mm以上就被认为是安全的。而对于R1切缘虽然也被普遍接受,但仍有学者认为存在一定的复发风险。


本研究结果表明,尤其对于邻近Glisson系统管道行R1切除组的术后复发率显著高于邻近Glisson系统管道切除组肝转移切除时不同类型的血管保留其术后局部复发风险有不同,保留门静脉组的复发风险明显升高,而保留肝静脉组的复发风险与切除组比较并不增加。


根据以往病理的研究,肝脏肿瘤对门静脉的侵袭较肝静脉更常见,这是肝转移术后局部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另一方面,肝转移手术切除后,一般会使用电凝凝固肝创面止血,可以达到深度5 mm的肝实质损毁,灭活可能残留的微小病灶。


而对于Glisson系统管道往往由于害怕胆瘘或胆管狭窄放弃电凝,对于可能出现的肿瘤的微小残留无法灭活,从而增加了复发的风险。


基于上述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对于肝转移贴近Glisson系统管道的肝转移,在残余肝体积足够的前提下,可以联合血管切除;而对于邻近肝静脉的肝转移手术,如果残余肝体积不足,可以考虑保留肝静脉将病灶R1切除而不增加复发风险。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肝胆外一   平台发布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