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2024ASN·中国之声 | 逸仙肾内科团队亮相美国肾脏病学会年会,展示最新研究成果

2024-11-27作者:壹声资讯
非原创

2024年10月23—27日,第57届美国肾脏病学会年会暨肾脏周(2024 ASN Kidney Week)在美国圣地亚哥顺利召开。美国肾脏病学会学术年会是国际上规模最大、学术水平最高的肾脏病学术盛会,会议由美国肾脏病学会(ASN)主办,汇集了全球肾病领域的专家学者,有来自世界各地的13000余名专业人士参与。今年,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肾内科杨琼琼教授团队有4项研究成果以壁报形式进行大会交流,下面让我们回顾这场学术盛宴,感受孙逸仙肾内科团队的“逸仙之声


图片


研究成果展示






01




图片

IgA肾病(IgAN)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在我国IgAN患病率占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比例达53.4%。且几乎所有的IgAN患者在其预期寿命中都会进展为终末期肾脏病。在IgAN发病机制的“四重打击学说”中,B细胞及半乳糖缺乏的IgA1(Gd-IgA1)产生增多在IgAN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然而其机制尚不清楚。


甘言刚博士后通过活性DNA调节元件的染色质转座酶可及性测序(ATAC-seq)和RNA测序(RNA-seq)发现,IgAN患者外周血B细胞中的关键转录因子KLF4较健康对照者显著升高。体外实验表明,调控DAKIKI细胞系及EBV永生化B细胞KLF4可以影响B细胞产生Gd-IgA1。体内实验进一步验证发现,敲低IgAN小鼠B细胞中KLF4可减轻肾脏IgA沉积及肾损伤。本研究阐述了关键转录因子KLF4在IgAN中介导B细胞产生Gd-IgA1的重要作用,提示KLF4有望成为治疗IgAN的潜在靶点。





02




图片

2型糖尿病(T2D)是慢性肾脏病(CKD)的主要病因之一。糖尿病肾病在不同个体中存在异质性,并具有家族遗传性的特点,而且在不同种族的人群中,其进展和严重程度也存在显著差异。然而,目前缺乏T2D相关的遗传因素是否导致CKD的研究证据,阻碍了揭示其遗传机制。 


曾玮聪博士基于全基因组的遗传学数据和相关统计分析方法,探讨了在东亚人群和欧洲人群中T2D与CKD之间的遗传因果关系,比较其在不同人群中是否存在差异,并进一步寻找相关风险因素。研究通过连锁不平衡回归分析和孟德尔随机化等方法,发现了在东亚人群及欧洲人群中,均存在T2D和CKD之间的遗传相关性以及T2D对于CKD的正向遗传因果效应,且东亚人群的遗传因果效应显著高于欧洲人群,提示东亚人群的T2D患者相较欧洲人群更易发生CKD。进一步研究发现,空腹血糖对于CKD存在正向遗传因果效应,胰岛素敏感性对于尿白蛋白肌酐比存在负向遗传因果效应,表明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肾病的潜在危险因素。本研究从遗传学角度揭示了东亚与欧洲人群之间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差异,为糖尿病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线索。





03




图片

全球每年约1300万人发生急性肾损伤(AKI),超过1/4的AKI患者会发展为慢性肾脏病(CKD),导致患者不良预后。研究发现,肾小管上皮细胞在急性损伤后发生多倍体化是导致肾脏不良修复和肾纤维化的关键因素,但其调控机制尚不明确。 


黎文超博士探讨了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在肾小管多倍体化过程中的作用。通过构建AKI-CKD转化的小鼠模型,分析NETs与多倍体小管的变化关系,并验证了清除NETs对多倍体小管数量变化的影响。此外,在体外直接使用NETs刺激小管细胞,利用Fucci探针结合流式细胞术验证细胞倍性变化。结果提示NETs的数量变化与多倍体小管数量存在相关性,清除NETs显著减少了多倍体小管细胞的比例,减轻了肾纤维化,且体外NETs刺激可导致多倍体小管细胞比例显著增加。研究提示免疫炎症参与介导肾小管多倍体化的过程,为干预AKI-CKD转化提出了新的治疗靶点。





04




图片

心血管疾病(CVD)是慢性肾脏病(CKD)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左心室重构(LVR)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结构异常,见于多种心血管疾病,也同样存在于CKD患者中。不予干预的LVR将使原有心脏疾病加重,促进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目前认为LVR主要与高血压、心肌梗死相关,CKD患者是否存在独立于血压之外危险因素尚不明确。 


于皓博士后、李籽针医生报道了一项临床研究成果,揭示了血同型半胱氨酸(Hcy)与IgA肾病(IgAN)患者LVR相关。IgAN作为一种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慢性肾脏病(CKD)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患者群体特征包括发病年龄较低以及高血压患病率相对较低。该研究通过单中心回顾性数据筛选出符合纳排标准的257例病例,根据患者是否合并左心室重构分为两组,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发现同型半胱氨酸(Hcy)在IgAN患者中独立于血压、年龄、肾功能等因素与LVR相关。肾脏是清除血浆Hcy的主要部位,血清Hcy升高是CKD患者的常见表现,且随着肾功能的恶化而逐渐升高。然而,我们既往研究发现肾功能正常的IgAN患者也会伴有血清Hcy水平升高,因此早期监测、干预IgAN患者血清Hcy水平,对于改善IgAN患者心脏预后可能是有益的。


来源:逸仙肾内科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