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患者说丨医者仁心,陪我共筑抗癌温暖之路——我与天肿的不解之缘

2025-07-12作者:论坛报岳岳资讯
原创

乳腺癌,对于我而言,是熟悉又陌生的词汇。熟悉,是因为上学时师母确诊过;陌生,是未曾想自己也会罹患。幸运的是,我遇到许多好大夫,好护士。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与天肿结下的这段“不解之缘”,希望能给同样在抗癌路上奋斗的朋友们一些鼓励和温暖。

讲述人 
天津医科大学乳腺肿瘤三科患者李女士


2024年,我被确诊为乳腺癌。从最初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发现端倪,到乳腺外科确诊,再到后续的日间病房新辅助化疗、住院手术、放疗门诊放疗、康复医学科进行乳腺癌术后康复,我顺利走完了253天的治疗历程。在这段艰难时光里,来自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众多医术精湛、仁心仁德的医护人员,让我真切感受到“医者仁心”,也让我真正理解了医护人员总说起的“德高医粹尚新至善”的院训精神。


体检筛查:
专业触诊及时发现,温暖宽慰点亮希望之光


(健康管理中心医生李利娟正在问诊中)


最初,我是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发现了身体的异样。当时我身体并没有任何不舒服,也没有发现任何症状,以为只是一次常规查体。但是没想到,预防体检中心医生李利娟用她那双敏锐而温暖的手,为我触诊出了乳房中的可疑肿块。突然得知有肿块的那一刻,我内心充满了恐惧和不安,但李医生用她那温柔而坚定的话语安慰我:“不用担心,咱们发现得不晚,积极治疗,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这句话,就像一束光,照亮了我心中的黑暗,也让我有了面对疾病的勇气。


确诊治疗:
大医精诚,托起生命之重


确诊为乳腺癌后,我深知这条抗癌路将充满艰辛。但幸运的是,我遇到了乳腺肿瘤三科的只向成主任。他就像是我生命中的守护神,用精湛的医术和仁厚的医德,为我筑起了一道坚实的生命防线。从初次面诊到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从新辅助化疗到手术,再到放疗,每一步都凝聚着只主任和他团队的心血和汗水。他们的专业素养和系统性思维,让我在治疗过程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安心和信任。


初次面诊,只主任触诊迅捷笃定,马上就告诉我需要做哪些关键检查。检查结果出来后,我被确诊为患有浸润性导管癌。他为我制定了个性化治疗方案。两次新辅助化疗后效果显著,B超显示肿块缩小过半。只主任的精准判断源于多年深耕乳腺领域的深厚积淀,医院团队的专业素养已升华为诊疗全周期的系统性思维,帮我提前考虑到了后期需要的所有治疗关键和康复所需,从方案制定到用药调整,从疗效评估到检查安排,每一步都井然有序。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眼看着医生护士们每天忙得脚不沾地,最开始也担心自己可能和只主任见不上面沟通不了病情,但是没想肿瘤医院通过在线咨询、工作微信、互联网医院搭建起了全天候守护桥梁,哪怕是在只主任固定全天手术忙碌的周四,他都会坚持当日回复我的留言信息,不但及时化解了我的焦虑,又给了我绝对的信任感。天肿的医生们将患者心理抚慰纳入诊疗环节,以患者为中心的沟通机制,重塑了医疗服务的温度标准。随着乳房肿块逐渐缩小,我心头的死亡阴霾也逐渐消散。只主任团队的“线上+线下”立体关怀模式,用持续性的温暖陪伴增强了我的抗癌信心,让我在抗癌路上不再孤单。


住院手术和化疗的那段日子,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时光之一。面对手术和化疗,我内心充满了忐忑和不安。但在天肿,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细致关怀。从入院手续到化疗全程,医护人员都为我安排得井井有条。乳腺肿瘤三科的病房温馨舒适。术前,乳腺肿瘤三科朱瞳医生与我进行了严谨细致的沟通,让我吃了定心丸;术中,只主任和团队默契协作,为我扫清了健康障碍;术后,金雪护士用她的专业判断和温柔安抚化解了我的焦虑。术后的那句“别担心,一切正常”成了我术后最暖心的记忆。出院时,大家还逐项叮嘱我注意事项,那份细心和耐心,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术后第82天,放疗结束后,我与只向成主任和朱瞳医生合影)


后续的五次化疗顺利转到了日间病房,我的就医时间缩短了。在这里,我遇见了“守护天使”王相华护士,她的温柔细致,让后面的化疗像赴“一场老友之约”。


康复:
专业融合,助力康复之路


乳腺肿瘤三科医护人员跟我说,腋网综合征和腋下筋膜疼痛是腋窝清扫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术后早期锻炼至关重要,要持续进行患肢功能锻炼,并强调要终身预防淋巴水肿。术后十五天我不幸出现了上述并发症,咨询了只向成主任,他建议我回肿瘤医院做专业康复治疗。康复之路漫长而艰辛,但在天肿医护团队的帮助下,我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康复医学科王琮主任为我制定了详细的康复规划,刘鑫鑫、林玲、李文津、武佩佩等护士团队用她们的专业和热情,陪伴我度过了康复的每一天。她们将传统导引术与现代康复医学相结合,让我在康复过程中感受到了身心的双重治愈,疼痛感减轻了,上肢活动较为自如了,焦躁情绪也得以缓解,帮助我顺利回归日常生活!


(在刘鑫鑫护士指导下,我正在进行康复治疗)


回顾这段抗癌之路,我深感幸运和感激。是天肿的医护人员用他们的医术和爱心,为我点亮了希望之光,让我在逆境中依然能够勇敢前行。他们不仅是白衣执甲的战士,更是暗夜中执灯的天使。在此,我想对天肿的每一位医护人员说一声:谢谢你们!是你们让我重新找回了生命的尊严和希望!


通讯员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党委宣传处 杨阳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