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脂肪肝是一种以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性为病理特征的异质性疾病,已成为中国第一大慢性肝病,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其中,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是妊娠期特有的一种疾病,多发生于妊娠晚期,多以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为首发症状,因其起病急、发展快,常迅速发展为肝、肾、脑等多脏器衰竭的状态,进而产生母儿死亡的后果。
研究报道,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母儿病死率曾一度达到75%~85%。虽然近年来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早期诊断率已有明显提高,但相关研究报道孕产妇死亡率仍高达15%,围生儿死亡率高达12.5%。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终止妊娠等,是改善母婴预后的关键。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临床管理指南(2022)》介绍了关于AFLP的门诊筛查、诊断、术前风险评估、分娩方式选择、预后的评估及治疗期间如何监测等热点问题,并给出了管理策略。推荐所参考的证据质量从高到低依次为A-D,推荐强度从高到低为强(1)、弱(2)、良好实践声明(GPS)。我们将结合该指南对AFLP的诊治进行具体介绍,以飨读者。
为什么会发生AFLP?
AFLP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有研究显示,AFLP可能与胎儿体内脂肪酸的增加有关,母胎相互作用可能在AFLP的发生机制中起到一定的作用。胎儿体内脂肪酸的增加与g1528c、e474q基因突变具有相关性。
其次,AFLP的发生可能与妊娠期激素水平的变化有关。妊娠晚期孕妇体内雌激素、孕激素水平升高,肝糖原水平下降,从而促进孕妇的脂肪代谢,体内游离脂肪酸增多,继而导致肝功能损害。
出现哪些症状要警惕?
AFLP起病隐匿,临床上多以妊娠晚期消化道症状为首发症状,随后出现黄疸、肝功能受损、胎儿窘迫等,严重者可致孕产妇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危及母儿安全。
对于妊娠晚期出现恶心、呕吐、厌食、腹泻、上腹不适、皮肤瘙痒等症状时,应警惕AFLP发生的可能性,严密监测肝功能、血糖及凝血功能的动态改变,及早发现异常。
AFLP的临床表现还包括持续性低血糖、血压轻度升高、凝血功能障碍等。
AFLP有哪些并发症?
AFLP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包括急性肾功能不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同时,凝血酶原活动度、国际标准化值或总胆红素的严重异常可能增加AFLP并发症的发生率。
如何确定AFLP孕妇门诊筛查的时机及指标?
建议将妊娠35周~37周作为高危孕妇门诊筛查的时机(GRADE分级:1C)。
推荐将血常规、肝功能和凝血功能检查作为门诊筛查的一线指标(GRADE分级:1C)。
对门诊首次筛查可疑的孕妇宜尽快再次进行上述指标的复查,尽早识别AFLP(GRADE分级:GPS)。
虽然该指南中推荐患者门诊筛查的时机是妊娠35周~37周,但AFLP的发病时间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对于妊娠期任何孕周出现明显乏力、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的患者,应立即进行门诊筛查。
如何诊断AFLP?
推荐临床医师使用Swansea标准进行诊断(GRADE分级:1C)。
对不能满足Swansea诊断标准的疑似AFLP孕妇,推荐尽快复查肝功能及凝血功能(GRADE分级:1C)。
AFLP的诊断以临床诊断为主,肝组织活检不作为必需的诊断依据(GRADE分级:2D)。
肝活检结合病理检查为国际上诊断AFLP的“金标准”,但由于穿刺的有创性,所以临床中很少使用。Swansea诊断标准有14项临床特征,孕妇在排除其他病因所致以上临床特征的情况下,有≥6项符合可诊断为AFLP,此标准可替代肝活检来进行AFLP的临床诊断。
▲AFLP的Swansea诊断标准
AFLP治疗原则
一旦确诊或者高度怀疑AFLP,立即在纠正凝血功能障碍后尽快终止妊娠状态。少数患者评估宫颈条件成熟,胎儿不大,已临产,估计短期内可经阴道分娩,可经阴道试产。绝大多数患者宫颈条件差,短期内不能经阴道分娩,首选剖宫产结束妊娠状态。
分娩后应积极采取多学科支持治疗:术中及术后出现出血情况应积极纠正凝血障碍,保肝降酶治疗,积极抗感染治疗,给予纠正低蛋白,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治疗,预防肝性脑病发生。
如何评估AFLP孕妇的术前风险?
建议将血清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或国际标准化比值、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计数、血清乳酸、血清肌酐水平及病程长短作为术前风险评估的指标(GRADE分级:2C)。
建议将产前凝血酶原活动度<40%(或国际标准化比值>1.5)、血清总胆红素>171 μmol/L、血小板计数≤50×109/L、血清肌酐≥133 μmol/L、血清乳酸≥5 mmol/L和病程超过1周,作为评估术前是否纳入极高危风险管理人群的指标(GRADE分级:2C)。
AFLP作为一种产科危急重症,对全身多个系统存在严重损害,多指标的联合观察可有效评估AFLP孕妇预后。
如何确定AFLP孕妇终止妊娠的方式和时机?
对短期内不能阴道分娩者或子宫条件不佳者,推荐优先选择剖宫产术终止妊娠(GRADE分级:1B)。
若阴道分娩不可避免,建议在积极改善凝血功能、预防产后出血的条件下尽快结束阴道分娩过程(GRADE分级:2D)。
推荐AFLP孕妇尽早终止妊娠(GRADE分级:1C)。
AFLP作为一种妊娠特有的疾病,尽快终止妊娠是改善母儿结局的唯一手段。因此,一旦确诊AFLP,应采取最快的分娩方式终止妊娠。
如何评估AFLP孕妇的预后?
建议将术后凝血酶原活动度、血清总胆红素、血小板计数、血清肌酐作为AFLP孕妇预后的评估指标(GRADE分级:2D)。
推荐将术后上述指标持续异常或终止妊娠1周后仍无恢复趋势的AFLP孕妇纳入预后不良的重点人群,进行多学科团队(MDT)共同评估,条件适合者可进行肝移植治疗(GRADE分级:1D)。
部分AFLP孕妇终止妊娠后病情进一步加重,导致不良临床结局的出现。因此,对AFLP孕妇疾病进展及转归的提前预测是实现AFLP孕妇个体化针对性管理的必备环节。
如何对AFLP孕妇治疗期间进行监测?
建议治疗期间常规监测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GRADE分级:2D)。
轻症者建议分娩后3天至4天复查上述指标(GRADE分级:2D);产后病情仍在进展或出现严重并发症的产妇,建议按重症进行监测(GRADE分级:2D)。
重症者建议至多间隔12小时至24小时监测上述指标,若出现病情变化则随时调整监测频次(GRADE分级:2D)。
总结
综上,AFLP多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症状,但仍有部分孕妇表现为乏力、皮肤瘙痒等,甚至少数孕妇临床表现不明显,但鉴于该病的严重性,临床上对于妊娠晚期出现消化道症状,或腹泻、瘙痒、乏力等不适的孕妇应加以重视,警惕AFLP的发生,及时行肝肾功能及凝血相关检查。一旦诊断AFLP,应尽早终止妊娠,首选剖宫产术终止妊娠,同时,积极纠正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必要时多学科协作诊治,以改善母儿预后。
▲证据质量与推荐强度的GRADE分级表
来源:医学新视点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