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重症肝病主要包括各种原因导致的失代偿期肝硬化和肝衰竭。重症肝病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肠道菌群失调,包括真菌在内的机会性感染显著增加。
随着如糖皮质激素、广谱抗菌药物、侵入性操作等诊治手段的应用,重症肝病患者生存期显著延长,但真菌感染也呈增高趋势。
同时,临床医师对于真菌感染认识的提高和检测技术的发展也提高了真菌感染的检出率和诊断率。临床研究报道肝衰竭合并真菌感染发生率为2%~15%,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在于各研究采用的诊断标准不尽相同。细菌/真菌培养阳性的肝硬化患者中,IFI占3%~7%,且多为院内感染。
重症肝病合并IFI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被疾病本身及其他并发症所覆盖而延误早期诊断。因此,在重症肝病诊治过程中,对于基础肝病治疗恢复不佳或出现反复,伴发热或其他感染症状、体征,规范的抗细菌治疗无效的患者,要高度警惕IFI。
重症肝病合并肺部IFI报道较多,侵袭性肺曲霉病(IPA)最常见,也可见肺隐球菌病、肺毛霉病、肺孢子菌病等,原发性念珠菌肺炎少见。IPA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咳白色黏痰或痰中带血,少数咯血,伴有气促、胸痛、精神症状等。肺孢子菌肺炎常表现为气促及低热,进行性呼吸困难,症状重而体征轻,肺部听诊与临床表现不对称,罕见胸痛。
肺真菌病肺部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伴或不伴晕征的结节病灶(>1cm)或楔形坏死病灶、空气新月征、空洞是IPA的典型表现,曲霉侵袭气道、累及肺泡和细支气管壁可表现为支气管周围实变影、支气管扩张征、小叶中心型微小结节影、树芽征和毛玻璃样改变等。肺毛霉病除上述影像学改变外,还可见反晕征。需注意重症肝病患者肺部影像表现常不典型,有时仅有非特异性浸润。肺孢子菌病的胸部CT表现为双侧磨玻璃样变、实变、小结节或单侧浸润、大叶浸润、伴或不伴空洞的结节性浸润、多灶性浸润、粟粒样变等。
念珠菌血症是侵袭性念珠菌感染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可有畏寒、寒战、高热、弛张热或稽留热等,全身症状进行性加重,黄疸加深,皮肤黏膜可见瘀点、瘀斑,部分患者可出现低血压,肢端湿冷等休克表现。导管是念珠菌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和侵入门户,静脉导管念珠菌生物膜的形成是持续感染的重要因素。泌尿系统真菌感染多为念珠菌所致,临床可表现为念珠菌膀胱炎,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征,尿道口有水样或白色分泌物,部分患者可出现耻骨上疼痛和血尿;念珠菌肾盂肾炎为上尿路感染,可出现发热、肋脊角触痛、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升高;肾脏念珠菌病常可导致肾脏受累引起肾功能下降。肠道念珠菌感染较常见,多为顽固性腹泻,大便呈泡沫样、黏液样或“豆渣”样。腹腔真菌感染,常合并细菌感染,临床症状与细菌性腹膜炎相似,但腹膜刺激征不典型,可有淡红色血性腹腔积液,临床上对于抗细菌治疗效果不佳的腹膜炎患者,要警惕并排查真菌感染,必要时给予经验性抗真菌治疗。
重症肝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染,主要报道为隐球菌性脑膜炎,偶见其他真菌播散性感染累及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染常见的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发热、头痛,头痛剧烈者伴有恶心、呕吐,部分患者出现视力下降、复视、精神异常等。脑脊液真菌微生物学检查可确诊。影像学检查可见颅内局灶性病变,MRI或CT显示脑膜强化。播散性念珠菌病,腹部影像可见肝和脾牛眼征,眼科检查提示进展性视网膜渗出、眼内炎。
本文转发自《重症肝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