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李新立教授:HFpEF患者最新药物治疗的加法与减法|“心”闻周刊

2021-10-25作者:论坛报前沿资讯
非原创 心闻周刊
心闻周刊.png

“心”每周看

图片

微信图片_20211025144510.jpg




“国际心研究”主要内容



  • α亚麻酸的高摄入量与死亡风险降低有关  10月14日,BMJ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显示,大量摄入α亚麻酸与心血管疾病等各种原因导致的死亡风险降低有关。研究纳入了1991~2021年发表的41项前瞻性队列研究,覆盖近120万名年龄在18~98岁的参与者。分析发现,与低摄入量相比,α亚麻酸摄入量与全因死亡风险降低、心血管死亡风险降低以及冠心病死亡风险降低均有关,但同时也与癌症死亡风险轻度增加相关。在剂量反应分析中,α亚麻酸摄入量每增加1 g/d,全以及心血管死亡风险均可降低5%。同时,研究者也认为α亚麻酸的摄入量仍应该谨慎推荐,因为其可能略微增加癌症死亡风险,上述结果也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加以确认。


  • Omecamtiv Mecarbil治疗重度心衰患者具有一定潜力  GALACTIC-HF试验是心肌肌球蛋白激活剂OM(omecamtiv mecarbil)用于HFrEF患者的Ⅲ期临床试验。10月13日,JAMA:Cardiology发表GALACTIC-HF事后分析,支持OM在治疗重度心衰患者中的潜在作用。分析纳入GALACTIC-HF试验中8232名心衰患者,均为NYHA Ⅱ~Ⅳ级、左室射血分数≤35%。其中2258名患者符合重度心衰定义:NYHA Ⅲ~Ⅳ级、左室射血分数≤30%。主要终点为首次发生心衰事件或者心血管死亡的时间。结果显示,对重度心衰患者,接受OM治疗在主要终点方面显示出明显治疗获益,但在心血管死亡上没有表现出显著获益。重度心衰患者对OM耐受性良好,血压、肾功能、血钾水平无显著变化。


  • 根据ASCVD危险因素确定CAC筛查年龄  目前,临床上缺少对年轻人群进行冠状动脉钙化(CAC)扫描检查的共识建议。JACC发表研究,根据合并ASCVD风险因素的情况确定首次 CAC 扫描的理想年龄。研究纳入超过2.2万名接受非对比计算机断层扫描评估CAC的参与者,平均年龄为43.5岁,25%为女性,34%的参与者CAC>0。结果显示,与没有危险因素的个体相比,糖尿病患者CAC平均早发6.4年,而合并吸烟、高血压、血脂异常以及有冠心病家族史的个体发生CAC也会提早3.3~4.3年。进一步分析显示,男性和女性糖尿病患者首次CAC筛查的最佳年龄分别为36.8岁和50.3岁,而无ASCVD风险因素的男性和女性CAC筛查的最佳年龄则分别为42.3岁和57.6岁。


  • 糖尿病性心肌病患者发生心衰风险较高  糖尿病与心脏重构异常相关,是心衰发生的危险因素。JACC发表研究,分析糖尿病性心肌病的患病率和预后影响因素。研究纳入3项队列研究中2900名糖尿病病人。在应用最低标准、中等标准以及最高标准定义时,糖尿病性心肌病患病率分别为67%、20%和11.7%。空腹血糖、体重指数、年龄、eGFR值与糖尿病性心肌病发生率相关。糖尿病性心肌病患者5年心衰累积发生率为8.4%~12.8%。


  • 关注抗癌药物引发的室性心律失常  近日,European Heart Journal发表了一项观察性研究,评估了抗癌药物引起室性心律失常的情况。研究基于WHO的全球VigiBase数据库,在663种抗癌药物中,发现有40种抗癌药物与药物诱导的长QT综合征有显著关联,9种药物与非QT综合征的室性心律失常有关。这49种抗癌药物中,约半数与猝死相关。从药物种类来看,这些导致室性心律失常的药物约41%是激酶抑制剂,24%是细胞毒性药物,其他还包括激素疗法、免疫疗法等。分析对比1967~1983年和2014~2018年两个时间段,所有药物导致的QT综合征、尖端扭转型室速或室性心律失常中,抗癌药物相关的比例从0.9%增加到了14%。


  • 一站式杂交手术可有效治疗持续性房颤  近日,Europace杂志发表一项前瞻队列研究,评估一站式杂交消融作为持续性和长程持续性房颤一线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杂交消融为胸腔镜外科手术联合经导管心内消融。研究纳入49名患者,平均年龄57岁,65%为持续性房颤,35%为长程持续性房颤,既往没有接受过心内消融治疗。CHA2DS2-VASc评分中位数为1分,平均左心房容积指数为43.7 mL/m2。2年随访时,单次手术后窦性心律维持率为67%。16名复发房性心律失常患者中,10名进行了重复消融,其中7名恢复窦性心律。所有患者中有2名出现严重并发症。


“行业心动态”主要内容



  • 近日,美国心脏协会(AHA)发布了一则药物依从性和血压控制的科学声明。该科学声明旨在总结药物依从性差对血压控制的不良影响,通过评估降压药物依从性差的风险因素,进而制定改善药物依从性的策略。


  • 近日,《中华医学杂志》发布《心肌肌钙蛋白实验室检测与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介绍适合不同敏感度肌钙蛋白检测方法的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鉴别诊断流程,以及不同临床应用场景下肌钙蛋白结果的解读。


  • 近期,由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蒋红利教授团队领衔编写的《中国透析患者慢性心力衰竭管理指南》正式发布。内容覆盖了透析患者心衰管理的各个方面,是国内该领域的首个实践规范。


  • 近日,美国FDA批准首个光子计数CT扫描仪——Naeotom Alpha。该设备使用新兴光子计数探测器,测量穿过患者身体的每个单独X射线光子。与传统CT相比,光子计数CT能够以更低的辐射剂量提供更丰富的图像内容,具有更高的对比噪声比和分辨率,并能修正射线硬化等伪影。


  • 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三次全国心血管年会暨第十二届海峡心血管病高峰论坛将于11月11日至11月14日在厦门举行。


  • 10月15日,由国家药监局指导,国家药监局综合司主办的2021年“全国安全用药月”启动仪式暨第六届中国药品安全论坛在京举办。今年“全国安全用药月”主题为:安全用药、坚守初心,各级药品监管部门将组织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普及安全用药相关理念和知识,增进公众对药品监管工作的了解。




“每周评论”内容概要

    

评析新观点,论说新动向。心力衰竭的治疗在近年来发展迅速,ESC也发布了2021版心衰指南。针对一直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的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pEF,ESC 2021大会上发布的EMPEROR-Preserved研究为其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期我们特邀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新立教授HFpEF患者药物治疗进行深入探讨。精彩访谈,不容错过!


来源:心血管远程平台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