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由于严重肝功能障碍时患者的出凝血系统发生了“再平衡”,因此需要临床医生全面细致地评估此类患者的出凝血功能,以便更好地指导精准治疗,避免出血及血栓事件的发生。在评估出凝血功能方面,常用的指标包括标准凝血实验室检测(standard laboratory tests,SLT)、血小板计数、全血黏弹性检测等。
SLT
SLT主要包括PT、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纤维蛋白原水平等。SLT仅能反映体内促凝物质的活性以及凝血酶生成的初始阶段,不能反映体内生理性抗凝物质的活性以及凝血因子、血小板和内皮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不能反映凝血块的硬度和稳定性,因此不能全面准确地评估肝功能障碍时的出凝血改变。PT延长及INR增高在严重肝功能障碍时非常常见,但其与患者发生出血风险之间的相关性尚不明确。
纤维蛋白原水平和血小板计数被越来越多地认为是预测严重肝功能障碍患者发生出血风险更为准确的指标,其预测效能优于INR。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监测并未受到临床医生的普遍关注,同时其预测严重肝功能障碍患者出血风险的阈值尚需要进一步明确。
血小板计数
严重肝功能障碍常见血小板计数降低,其原因可能与脾功能亢进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加、肝脏合成血小板生成素降低、骨髓反应不良等因素有关。血小板降低的严重程度与肝功能障碍及门脉高压的程度直接相关。但是,血小板在预测严重肝功能障碍患者出血方面的阈值尚未完全明确,在对该类患者进行侵入性操作之前预防性输注血小板的临床价值尚需要验证。常规凝血功能检测并不能准确地反映血小板的功能状态,尤其是在合并脓毒症等情况下,血小板通常是被活化的,其聚集并形成微血栓的能力尚无法进行准确评估。因此,临床医生不能仅依靠血小板计数的降低为严重肝功能障碍患者进行输注血小板的替代治疗。
VET
全血黏弹性检测(viscoelastictesting,VET)包括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y,TEG)和旋转血栓弹性测定仪(rotational thromboelastometry,ROTEM),能够全面分析全血的出凝血状态,包括凝血块形成的动态过程(反映促凝与抗凝因子的动态平衡)、凝血块的强度(反映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的计数与功能)和凝血块的稳定性(反映纤溶的过程),有助于准确评估严重肝功能障碍患者的出凝血功能变化情况。研究显示,随着肝功能障碍程度的加重,ROTEM提示凝血块形成的速率降低,凝血块形成的时间延长,凝血块的最大强度降低。
目前TEG已经被广泛用于肝移植手术的凝血管理,指导血制品和凝血因子的输注及抗纤溶治疗。虽然TEG在评估严重肝功能障碍患者出凝血系统状态方面的证据尚有限,但其仍具有很大的潜力,需要进一步临床研究加以验证。
内容节选自《严重肝功能障碍的出凝血问题:低凝出血还是高凝血栓形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