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毕业前夕患癌!这个命运多舛的姑娘……

2025-05-19作者:论坛报晶资讯
非原创

一封手写的感谢信

一副解剖模型

前段时间

浙大二院胸外科

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



“虽然已近十年,你们的名字仍刻在我的心里,每次回忆起来都让我无比感动——你们不仅救治我的身体,也在疗愈我的心。”信件的落款是“已愈患者崔洁”(化名),时隔多年,浙大二院胸外科的柴㼆主任医师依然对这个名字印象深刻。


即将毕业却被诊断出恶性肿瘤

她一度对生活失去希望


柴㼆主任医师第一次见到崔女士,还是在2015年。


那时崔洁27岁,还在杭州一所知名大学读研究生。回老家过暑假时,突然有一天,她感觉手抬不起来,接连几天都没法自己穿衣服、扎头发,到当地医院检查后,医生建议她住院观察。


“那时候还年轻,不觉得自己会得什么大毛病,也没太在意,就提前结束假期回了杭州。”没想到,回杭州后,崔洁又陆续出现吞咽不舒服、眼皮抬不起来等症状,人也总是觉得困倦,她去了校医院的耳鼻喉科、眼科检查,眼科医生告诉她,这很有可能是肌无力导致的,建议她到大医院去看看。


崔洁先到了浙大二院的神经内科,在等待检查结果的那一周时间里,她的症状快速加重。“眼皮好像越来越沉,吃东西也费力,越轻的东西越拿不起来,连宿舍上铺的床都爬不上去了。我那时候才意识到,事情可能比我想的要严重。”


检查结果犹如晴天霹雳——医生告诉她,她得了胸腺肿瘤,给她写了一张小纸条,让她去胸外科找柴㼆主任医师。


“当时我拿着那张纸条呆坐了很久,觉得心灰意冷,完了,看不到生活的希望了。”崔洁说,那是她人生的最低谷。


“你还年轻”

在这里她感受到了温暖和爱


在同学的陪伴下,崔洁还是来到了柴㼆主任医师的诊室。


她还记得,柴主任仔细翻阅病历后,看着她说了一句“你还年轻,要努力活下去”,语气中有关爱也有惋惜,这让她心里五味杂陈。


柴主任说,崔女士的病情确实很严重,属于疑难杂症,恶性肿瘤体积大,而且位置刁钻,就在胸骨后面和心脏大血管的前方,且诱发了全身肌无力,手术可能会加重病情,但不手术又无路可走。


在被多家医院拒收的情况下,崔洁“绝处逢生”,终于住进了柴㼆主任管理的病房。


但手术依然困难重重——胸腺肿瘤已经影响到了她的呼吸吞咽,即使有药物维持,手术中依然有出现重症肌无力危象的风险,稍有不慎,可能连手术床都下不了,甚至危及生命。


等待手术的日子,对崔洁来说是非常难熬的。“有一次我躺在病床上,看向四楼的窗外,想起失败的感情、毕业的压力,还有雪上加霜的疾病,甚至一闪而过轻生的念头。”


但医护人员的关爱给了她坚持下去的勇气。崔洁还记得,自己失眠时,护士会陪着她聊天开导她;看到她无力撕开早餐袋子时,第一时间上前帮忙;发现她流鼻血,医生立即去找耳鼻咽喉科会诊……


“他们不仅救治我的身体,也在疗愈我的心,我不能辜负他们的温暖和爱。”


手术当天,柴㼆主任医师主刀,过程艰难但顺利。术后,崔女士被转到了ICU病房。


虽然肿瘤切除得很彻底,但肌无力的恢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之后三年,崔洁又经历了几次住院、放疗,药物治疗,身体也在休养中慢慢恢复。


毕业时匆忙留影

十年情谊从未淡忘


2019年的一个周一,崔洁戴着博士帽、穿着学士服,敲响了柴㼆主任医师诊室的门。


“如果没有你们,我怎么能走到今天?”那天,崔洁和柴主任匆忙合影留念,但对她而言,这还远远无法表达内心的感恩之情。


崔洁和柴㼆主任医师合影留念


虽然这些年求职辗转,对柴㼆主任医师和医护团队的这份情谊始终留存在崔洁的心里,直到最近,生活状态逐渐稳定,她下定决心,要认认真真地手写一封感谢信,向柴主任和团队表达谢意,完成这十年的夙愿。


“看到曾经的患者这么努力,能够更好地回归生活,就是我们最大的宽慰。”收到感谢信,柴㼆主任医师内心也十分感慨。作为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浙大二院胸外科首任科主任,他说自从2009年科室成立至今,医生团队从最初的5个人不断发展壮大,现在已经拥有4个普通病区和一个重症监护病区,年手术量近一万例。重症肌无力的手术治疗方面,更是全国领先。


“医生不能局限于教科书,每位患者的情况都不同,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发现,努力实现精准的治疗,不仅要练好‘内功’,还要积极学习新技术,任何医疗技术的提高都是对患者的造福,别忘了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全心全意为患者的爱心。”


一封书信,浓缩跨越十年的医患情谊


科室简介


浙大二院 胸外科


浙大二院胸外科于1947组建,是浙江省最早创建的胸外科之一。胸外科现有4个普通病区及一个重症监护病区共120余张床位,年手术量近一万例,其中微创手术占比达95%以上,肺癌手术7000例。手术数量稳居全国前列。现有医生47名,其中主任医师7名,副主任医师11名,博导4名和硕导1名,每年招收来自全国各医学院校的博士生/硕士生和各地医院的进修人员,是首批通过国家认证的胸外科临床专科医师培训基地。


来源:浙大二院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