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氨甲蝶呤可致类卒中样神经毒性——“横看成岭侧成峰”,毒性卒中分不清

2021-09-25作者:论坛报沐雨经验
脑血管病非原创

作者:湖南省脑科医院  王艳

肿瘤科病人可能出现或特鲁索综合征或非特鲁索综合征的卒中,当然也可能会出现类似卒中样表现的假性卒中。


氨甲蝶呤可以引起神经毒性,且通常具有卒中样表现,与真正的卒中鉴别困难。真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毒性卒中分不清!


下图为四例氨甲蝶呤所致神经毒性的磁共振表现:

微信图片_20210909163625.jpg


下图为其中一例患者(第4例)发病后3小时和发病后24小时的磁共振表现(发病后3小时,DWI高信号、相应部位ADC低信号;发病后24小时,症状加重):

微信图片_20210909163628.jpg

此文献认为氨甲蝶呤诱导的神经毒性具有以下特点:

1.不会在首次给药后立即出现。

2.于给药后1~2周后出现。

3.症状常具有波动性、最终完全消失。


目前尚无实验室检查鉴别氨甲蝶呤诱导的卒中样神经毒性与真正的卒中。因此这给正确诊治带来一定难度。


氨甲蝶呤诱导的卒中样神经毒性出现后,是否继续使用需要仔细权衡。


随着医学的进步,医生们认知域不断在拓宽。相信有一天,我们在遇到类似问题时能够“不为浮云遮望眼”、只缘知识在扩充!


来源:神经科记录本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