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 马小丹 夏万泓 张英魁
来源:马小丹, 夏万泓, 张英魁. 磁敏感加权成像核心技术解读与其在缺血性卒中中的相关应用[J]. 中国卒中杂志, 2022, 17(7): 786-790.
引 言
临床工作中,SWI是常用的MRI序列,其最早由Reichenbach和Haacke提出,原理是利用脱氧血红蛋白作为内源性示踪剂来进行静脉成像。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其应用远远超过了静脉成像的范畴。目前,临床上普遍用到的磁共振序列是自旋回波与梯路回波序列。由于梯路回波序列不消除磁场不均匀对于信号的干扰,因此更有利于突出病变导致的磁场的磁化率的变化。SWI是梯度回波序列中一个重要序列,通过不同的回波时间(TE)来达到信号抵消最大化,从而突出结构或病变。
在《中国卒中杂志》2022年第17卷第7期“卒中影像专栏”中,《磁敏感加权成像核心技术解读与其在缺血性卒中中的相关应用》一文对SWI基本原理及其在缺血性卒中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和介绍。
1 磁敏感加权成像的序列基础及实施方案
1.1
经典磁敏感加权成像
SWI的核心技术是通过将扫描出的幅值图与处理后的相位蒙片相乘,突出不同磁化率组织之间的磁化率对比。包括幅值图、相位图、SWI图和最小密度投影。
1.2
其他方式的磁敏感加权成像
由于专利限制,不同的厂商各自开发了基于不同成像原理的SWI技术,其对应的商品序列名称也不同。例如多回波融合重T2* 成像(SWAN)与基于施加微弱扩散梯度实现黑血成像的流动敏感黑血成像(FSBB)。
1.3
经典磁敏感加权成像
SWI的核心技术是通过将扫描出的幅值图与处理后的相位蒙片相乘,突出不同磁化率组织之间的磁化率对比。包括幅值图、相位图、SWI图和最小密度投影。
1.4
磁敏感加权成像不同图像的综合判读
以经典SWI为例,虽然幅值图的磁敏感差异相比于SWI图更弱,但其对病变具体形态轮廓的显示更有优势;虽然SWI经过相位蒙片相乘后更能突出磁敏感对比,但其对于病灶的显示也具有夸大的效果,从而难以判断病灶的具体形态轮廓;最小密度投影(minIP)图能够更宏观地显示病变的全貌,但其不利于显示病变的细节。
2 磁敏感加权成像在缺血性卒中中的应用
2.1
卒中预防与基础血管病变评估
在进行卒中预防过程中准确地评估慢性疾病所导致的基础血管病变对于正确选择预防措施极为重要。SWI可以敏感地显示微出血病变,因此更适用于基础血管病变评估(图1)。
图1 SWI评估基础血管病变的图像对比
2.2
大血管狭窄后代偿评估
发生大血管狭窄后,当机体不能建立起足够的侧支循环时,相应供血流域就会处于相对缺血的状态。机体为了满足自身对氧的需求量,相应供血流域组织就会提高对该区域血液中氧的摄取能力,致使该区域回流的静脉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浓度升高。此时进行SWI,可见静脉显示明显增多(图2)。
图2 SWI评估大血管狭窄后侧支循环代偿水平的图像对比
2.3
更准确地反映大血管闭塞后缺血范围
大血管闭塞后相应供血流域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缺血改变,此时可以通过SWI中静脉显示增多(提示代偿不良)的范围来判断缺血范围。
2.4
敏感评估出血转化
缺血性卒中一旦发生出血转化,其致死率、致残率都会明显增加,早期的出血转化可能仅表现为局部的渗血,脑实质内还未形成明显片状出血灶,此时CT及普通MRI序列不能敏感地发现出血灶,SWI则对这类渗出性出血改变非常敏感,可以及早发现出血转化的存在(图3),从而指导下一步的诊疗策略。
图3 SWI显示梗死灶内出血转化及血管内血栓形成的图像对比
JAMA N:长期强化降压(<120mmHg)增加脑灌注,而不
【直播回看】周东教授答疑:癫痫患者在减药停药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