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随着气温的上升,健康北京发现身边得手足口病的小朋友也渐渐增多。
每年4-7月都是我国手足口病的高发期,部分省份9-11月还会出现一个次高峰。由于手足口隔年高发的特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测2018年手足口病流行强度可能高于2017年。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的2018年4月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数据显示,2018年4月全国手足口病报告病例已激增至11万例,约是3月上报手足口病例数的4倍,其中死亡病例4例。进入5月后,多省手足口病患儿的就诊数量明显增多。
据北京疾控中心公布的最新疫情,北京市2018年第19周(5月7日-5月13日)手足口病较前一周上升了12.66%,与去年同期情况基本持平。
2008年以来,手足口病发病人数一直位列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的首位,每年平均报告病例数约200万例,死亡人数居丙类传染病首位。
近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编写的《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8年版)》正式发布,认识手足口的正确姿势,这里都有!快跟着健康北京一起来看看吧!
2018版指南强调重症早期识别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处长王毅表示,目前我国的《手足口病诊疗指南》是2010年印发的。经过7年多,手足口病原构成有所变化,不同病原所致的临床表现也有差异。
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手足口病的临床管理,降低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国内感染、疾控、儿科、院感等相关领域的专家,查阅、分析了大量最新国内外文献,充分结合临床研究和实践,经过反复讨论和修订,历时九个多月终于完成《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8年版)》的制定工作。“此次新版指南旨在规范手足口病临床诊治,预防识别不到位和过度诊疗,”北京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钱素云。
北京地坛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中心主任医师李兴旺介绍,相比2010版,2018版指南增加临床表现内容,根据手足口病发生发展过程,完善了分期分型,增加血乳酸值升高为重症早期识别指标。另外,新版指南强调了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救治过程中要注意丙种球蛋白和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时机。
家长如何及早识别重症?
李兴旺表示,大多数手足口病患儿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臀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个别患儿可无皮疹或仅表现为疱疹性咽颊炎,呈自限性,7-10天可痊愈。
极少数患者可出现脑炎、脑干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肺水肿、肺出血、循环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目前手足口病以支持治疗和对症治疗为主,肠道病毒属于RNA病毒,目前尚无特效抗肠道病毒药物。
早期识别重症手足口并是成功救治的关键,对于3岁以下、发病在3天内和肠道病毒71型(EV-A71)感染的患者需要特别关注,包括是否出现持续高热、精神萎靡、易惊、抽搐、面色苍白、皮肤发花、四肢冰凉,还要注意孩子的呼吸和心率是否明显加快或减慢,一旦出现上述情况,要立即到医院就诊。
焦点关注
EV-A71疫苗是预防重症关键
有家长反应,孩子打了手足口病疫苗(EV-A71疫苗)后仍得了手足口病,是不是这疫苗没用?
对此,北京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钱素云表示,手足口病病毒有20多种,相互之间没有交叉保护,因此同一儿童可能因感染不同肠道病毒血清型而多次发生手足口病。
这些病毒中以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16型(CA16)、柯萨奇病毒A6型(CA6)和柯萨奇病毒A10型(CA10)较为常见。
其中,重症和死亡病例多由肠道病毒71型(EV71)引起,目前我国自主研发上市的EV-A71型灭活疫苗可有效预防EV-A71引起的重症手足口病,建议尽早接种,适龄接种儿童为6月龄-5岁,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2剂次接种程序。
手足口传播渠道广,勤洗手很重要
李兴旺表示,手足口病的传播渠道非常复杂,主要通过接触患儿的鼻咽分泌物、唾液、疱疹液、粪便以及接触被污染的玩具、奶瓶、餐饮具等物品进行传播。因此,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环境卫生的综合治理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孩子和家长都要勤洗手。
有些成人虽不发病,但身上可能携带手足口病毒,因此回到家后应先洗手、换衣服再跟孩子亲密接触,千万不要一回家就亲吻孩子的嘴巴和手。
据了解,随着新版指南的发布,全国手足口病规范防治宣贯项目也将随之启动。
首先,专家将在全国开展手足口病规范诊疗系列培训活动,尤其在手足口病高发省份增加培训频次;同时,录制手足口病规范诊治相关线上培训课程,采取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培训方式,争取覆盖更多基层医务工作者以帮助其提高手足口病的诊疗水平,2018年计划培训医务人员不少于3万人次。
另一方面,制作手足口病防治科普海报,发放到社区、幼教机构、医院等,结合医院或幼教机构举办的疾病科普讲堂,开展社会公众教育,普及和强化大家对手足口病规范防治的认知。
转自 健康北京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