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蔡广研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丁小强
日前,世界卫生组织(WHO)第78届世界卫生大会在日内瓦召开。在2025年5月23日的大会上通过了题为“通过促进肾脏健康和加强肾脏病预防与控制来减轻全球非传染病疾病负担”的决议,将肾脏疾病列为优先关注的疾病防治领域,敦促各国将肾脏病预防、早期发现和管理纳入国家卫生政策,切实采取行动加强肾脏病防治。
这意味着肾脏疾病继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和慢性呼吸道疾病之后,成为第五个优先关注的重大疾病。这是肾脏疾病防治的历史性时刻,对全球抗击肾脏疾病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实际上从疾病负担的角度看,肾脏疾病早就超过糖尿病,且患者年龄较其他四大慢病年轻10~20岁,因此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更大。
肾脏病已经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造成沉重社会经济负担。肾脏病对生命健康带来四大危害:
患病人数多
2017年全球慢性肾脏病患者人数已接近7亿,占全球人口的9%,超过糖尿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已经列入世界卫生组织及我国防控优先领域的疾病患病人数。
疾病负担增长快
肾脏病是近30年来全球疾病负担上升速度最快、幅度最大的疾病,慢性肾脏病不仅可进展为尿毒症,需要透析或肾移植治疗,而且是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和糖尿病的重要促发因素。
并发症多
慢性肾脏病可使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增加8~10倍,80%慢性肾脏病患者在进入透析前死于这些疾病。研究预测至2040年,慢性肾脏病将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和慢性阻塞性肺病之后第四大死因,且慢性肾脏病疾病负担上升速度和幅度远超上述疾病。
发病年龄轻
更为严峻的是,肾脏疾病的发病年龄比其他四大慢病低10~20岁,儿童、青壮年和育龄期妇女是肾脏疾病的高发人群,严重威胁我国主要劳动力,甚至可能加剧出生缺陷风险,影响人口长期健康发展。
中国慢性肾脏病的疾病负担更为严重,防控形势更为严峻。除高血压、糖尿病和高尿酸血症相关的欧美国家常见的肾脏病,我国免疫相关肾病尤其是IgA肾病等也非常常见。根据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GBD)数据,自1990年至2021年间,我国慢性肾脏病患病率从5.73%上升至8.32%,慢性肾脏病死亡率从8.73/10万上升至14.35/10万,预计到2031年我国慢性肾脏病死亡率将快速增至17.01/10万。
目前肾脏病防治领域面临三大困境:
医疗和科研资源投入严重不足
我国未将慢性肾脏病纳入重大慢病防治优先领域,科研和医疗资源投入严重不足。
诊疗现状亟待改善
缺乏成熟的、同质化、一体化慢性肾脏病分级诊疗管理和质控制度,不同地区和医院的慢性肾脏病防治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疾病诊断延误率甚至超过95%。
诊治技术严重匮乏
肾脏病种类繁多,病因机制复杂,诊断技术和治疗药物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需求,亟待加快创新药物和诊疗技术的研发与快速转化。
为此,我们呼吁:将肾脏病纳入我国重点疾病防治的优先领域,并给予相关政策和技术支持,以改进、强化和优化肾脏病防治与管理。包括:
健全和优化肾脏病医疗服务质量的监测与评估系统,以持续提高肾脏病医疗质量及可及性;
加强肾脏病非传染性致病因素和高危因素的管理和控制,并将全面肾脏保健整合至全民健康覆盖的医疗福利中;
支持并加强肾脏病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包括开展社区的肾脏病普查,明确肾脏病相关危险因素、患病率、死亡率、肾病医疗服务可及性、未满足的医疗需求等信息的采集,并为肾脏病防治相关卫生政策及规划制定提供依据,指导科学研究并推动肾脏病登记系统的建立与维护;
进一步推动肾脏病“防诊治康”知识、最佳实践、临床指南、预防和管理措施的普及,促进优秀临床实践的经验分享;支持加强肾脏疾病医疗从业人员的教育与培训以及优秀人才的引育;
制定并推广肾脏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的可持续资助指南,确保在突发卫生事件期间维持肾病患者的不间断治疗。
肾脏病防治任重而道远。相信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多部门协作和全生命周期管理,能有效遏制肾脏病的快速增长趋势,助力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目标。
END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