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科学管理,系统提升,实现药学质控升级

2023-09-06作者:论坛报琪琪资讯
原创

海报51.png

医联体建设案例征集-浅谈医联体建设暨“三位一体”义诊模式(广东三九脑科医院医联中心)2023.5_01.png医院一个医疗人员高度分工与协作、物流与信息高效运转的平台。患者经临床大夫诊断后据此制订药物治疗方案将流向药剂科,药师审核医嘱、调配药品,护士再将这些药品用于患者。病房药房药师眼手配合上千种药品中迅速找出患者所需要的盒药品核对医嘱信息,确认用药剂量,写下注意事项,最后仔细包装传递。类似这样的工作,在30个药学服务单元、205名药师中每天重复进行着。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下称“北医三院”)药剂科每年要处理599万张处方,4.1亿个包装药品。如此庞大的工作量,安全风险无处不在。艾司唑仑(安眠药)、卡马西平(抗癫痫药)、地塞米松(激素)——分不清彼此的小白片,阿糖胞苷(抗肿瘤药)、阿糖腺苷(抗病毒药)——仅有一字之差的药名,这些药品一旦错用,将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作为患者用药安全的“守门人”,在提供高效、优质服务的同时,北医三院药学团队是如何确保“万无一失”呢?

从顶层设计到方案落地


近年,药品领域改革促使医院药学发生了整体性、格局性的深刻变化。质量优先已成为“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重点之一。用药差错是系统性的问题,通过流程和制度的约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差错、降低风险。

北医三院药学团队的质控工作就是从细节出发,根据顶层设计的框架,梳理了所有用药相关的流程与环节,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药学质控指标。包括药学管理制度342个,药学实验室CNAS体系制度278个,医院制剂生产相关制度222个,全科合计842个。如果每天熟悉掌握一份制度,一个药师得花费将近两年半的时间才能掌握全科所有的质量细节。

但是,制度制订出来后能够真正落地吗?为了避免“纸上谈兵”,该团队还设计了一套三级质控体系,通过质控小组定期地检查与督查,形成质控简报。一方面促进制度落实,另一方面也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完善制度,避免“空谈理想”。如此,药学质控贯穿在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真正做到“从顶层设计到方案落地”。

从顶层设计到方案落地


尽管制度与流程可以减少大部分的用药差错,但是每个阶段都存在认知的局限性,而这种认知局限也可能给患者带来伤害。只有通过理念和认知水平的提升,及时发现系统的漏洞,并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它,才能让上一次的错误不再重复。该团队就是将这种“科学管理”的理念逐渐渗透,从管理层到一线药师,从老员工到新员工,让团队中的每一位药师养成发现问题的习惯,培养科学解决问题的能力,营造“安全用药”的文化。

药剂科支部书记杨毅恒举了这样一个例子:病房药房里有一种自动片剂摆药机,这种机器能直接将每一个患者每一顿需要服用的口服药装填在一个包装袋里,既卫生又高效,但前提是药师事先将准备好的大包装药品人工填进摆药机。平均一台机器有300余种药品,每种药品要装填200-2000个药片(胶囊)。这意味着每装填一台摆药机,药师需要接触上万个药片(胶囊)。而在工作间里,有两台这样的摆药机。在装填药品的过程中,有2位药师核对信息,但仍然可能发生错误。“双人核对”并不保险,仍有可能掉进思维惯性的“陷阱”里。于是,病房药房发动每一个组员的力量,运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HFMEA)对补药全程进行追踪,确认了摆药机无法自动识别错误的药片是引起差错的两个关键点之一。为了防患于未然,团队进一步开发了摆药机的“条形码”技术,为差错的发生设置了有效屏障。该项目入选了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药学管理十大价值案例、《BMJ医疗质量与安全前沿》卓越案例以及中国临床药学学术年会优秀案例奖,并已申请国家专利两项,可进一步推广至全国。

如同播下一粒小小的种子“科学管理”理念一旦生根,就会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从顶层设计、系统编织药学质控体系这张”开始到团队中的每一位药师拥有主动发现及时上体系漏洞的能力,北医三院药学团队为守护好患者的用药安全一直在努力地探索、成长

image.png1 “运用医疗实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方法预防分装药品错误发生”获得“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药学管理十大价值案例”

医院介绍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建于195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委管医院,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与健康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甲医院。截至2022年12月,医院平均开放床位数2332张。2021年入选全国首批14家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医院。

image.png

2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全景图

团队介绍


自1958年建院设科以来,药剂科秉承患者满意、临床认可、个人发展、科室和谐的发展理念,科学有效地保障药品供应,在医院运营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以临床药学工作为核心,强化与其他部门的协作,积极实践以患者为中心的团队医疗,为患者和医疗专业人员提供治疗药物监测和循证药学等服务;促进药物使用的安全性,有效性,改善成本效益;对药师进行适应未来药学服务的教育和培训;结合临床开展药学研究项目,促进学科发展。

image.png

图3 药剂科合影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