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时隔6年:偏头痛诊治指南中国2022版导读

2023-01-30作者:论坛报沐雨观点
非原创
点击进入专题

微信图片_20221129131621.jpg


偏头痛是位列第二的常见神经系统失能性疾病,但国内仍存在诊断正确率低、治疗不规范等问题。近年来随着偏头痛机制的深入研究,其分类、诊断及治疗方法均有所更新。本指南由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头痛与感觉障碍专业委员会组织编写制订,在2011 年、2016 年第一、二版《中国偏头痛诊治指南》基础上,时隔6年通过更新与评估偏头痛高质量文献并综合国内相关领域专家意见,针对偏头痛的定义、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分类及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进行详细阐述,以进一步提高疾病诊治效率及临床管理质量。

image.png


偏头痛(migraine)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临床特征为反复发作性的、多为单侧的中重度搏动性头痛,常同时伴恶心、呕吐、畏光和畏声等症状,我国1/7的偏头痛病人可有先兆症状。根据2016年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s,GBD)研究,偏头痛是第二大常见的神经系统失能性疾病,与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存在共病关系,部分研究亦发现其可能增加催患认知功能障碍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我国既往数据显示偏头痛的诊断和治疗仍然存在较大不足,病人就诊率仅为52.9%,医师正确诊断率仅为13.8%,且普遍存在预防性治疗不足、镇痛药物使用过度等情况。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偏头痛相关研究进展,特别是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等新型治疗靶点的发现,偏头痛的治疗手段日益更新。因此,制订偏头痛规范化临床诊治流程,更新诊疗理念,对疾病的正确诊断、评估及有效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偏头痛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有部分证据支持偏头痛起源于外周三叉神经传入纤维的激活和敏化,而更多证据表明偏头痛发作可能源于中枢神经系统如下丘脑或脑干在前驱期的激活。目前较公认的观点是,皮层扩散性抑制(cortical spreading depression,CSD)参与偏头痛的先兆发生,并可能进一步激活三叉神经血管系统,从而将痛觉信号传递至脑干、丘脑和大脑皮层等高级中枢,并促进多种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共同参与偏头痛发作。偏头痛发作的脑网络可塑性变化包括不同脑区结构或功能连接改变,涉及疼痛感知、处理与情绪调控等多种环路。

image.png


偏头痛的临床治疗推荐采取分级诊疗,基层或初级医疗机构的内科或全科医师负责偏头痛病人治疗的启动和维持,对于诊断和治疗困难的偏头痛病人,可转诊至头痛门诊(中心)由头痛专科医师进一步诊治。根据治疗手段,可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根据应用时机和目的,可分为急性期治疗与预防性治疗。近年基于偏头痛机制的新型特异性药物亦极大地丰富了偏头痛的治疗手段。

原则上,建议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或对乙酞氨基酚治疗轻-中度的发作;对于中重度发作或对非体抗炎药治疗效果不佳者,可选用含咖啡因的复方制剂(如阿司匹林+对乙酞氨基酚+咖啡因)或偏头痛特异性药物(如曲普坦类)等。

image.png


有效的预防性治疗需要持续至少6个月,评估疗效后决定是否缓慢减量或停药。若再次出现发作频繁,可重新使用既往有效的药物。然而,对已确诊且病程较长的慢性偏头痛病人,或前期多次预防治疗失败的病人,减量或停药需谨慎,过早的停药可能导致病情反复,且在重新启用既往有效治疗药物时可能疗效欠佳。因此慢性偏头痛病人的预防用药减量或停药需咨询头痛专科医师。

image.png

来源:神经科学论坛、中国偏头痛诊治指南(2022版).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22,28(12):881-898.


相关链接


脊髓的解剖和定位诊断

肌阵挛、肌纤维颤动,抽搐,都什么区别?

关于反复发作的偏头痛,走出这些认识误区

12对脑神经记忆口诀及图谱

不同部位脑出血的表现

哪些部位的脑梗死会导致舞蹈症?

卒中后疼痛,如何处理?

神经综述:恶性高热研究进展

卒中后抑郁如何诊断治疗?

倾倒综合征(dumping syndrome)是什么疾病?怎么诊断和治疗?

眼睑下垂、全身无力……重症肌无力的诊断及治疗一文总结

颈内动脉可能的变异有哪些?

扣带回癫痫(cingulate epilepsy,CE)是什么疾病?

海绵窦段有哪些形态?

王拥军教授 | 2022年神经病学10大研究进展,深入解读不容错过!

受个轻伤就手麻无力,不是矫情,是这个问题?

为什么格林巴利患者,症状上腓肠神经不受累?

关于MRI扩散成像您选对了吗?

对于颅内肿瘤,动脉内给药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Neurology:他汀与抗HMG-CoA还原酶相关肌病

Neurology:取栓后CT发现造影剂渗出者更应该强化降压治疗?

儿童取栓,用哪些器械?

NEJM:垂体卒中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