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微创又美观的肠内营养方式——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 | 今日技能

2021-05-18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内镜非原创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消化道早癌都可以经胃肠镜进行微创切除。那如果得了头颈部恶性肿瘤需要放化疗,治疗期间有几个月不能经口进食怎么办?


我们就有这么一位患者,中年男性,因患“右下牙龈癌”打算行重离子放射治疗,疗程将近要2个多月,其间口腔不能进食咀嚼。多方打听后,来我们科做了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


患者牙龈癌治好后就可以经口进食了,就来我们医院做胃镜下胃造瘘管取出术,目前营养状况良好。

111.png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是一种新型的微创技术,适用于不能经口进食,而胃肠功能正常的患者,是一种可逆性的辅助治疗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民以食为天,营养支持是生病期间无法绕开的话题。对于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及短期内需要补充营养元素的患者,我们往往采取肠外营养支持,即补液治疗。


我们平时经口摄入饮食或补充营养物质,医学上可被称为肠内营养,是最符合人体生理的营养补充方式。即使患者暂时或长时间无法经口吃饭,只要胃肠道具有一定的功能,我们往往尽量创造条件进行肠内营养。


医学上的肠内营养方式主要分为鼻饲和造瘘。鼻饲是近乎无创的操作方式,但由于鼻饲管经鼻孔固定于面部,对患者的形象造成影响,同时它经过咽部时可能会引起咽部异物感等,部分患者难以忍受,常自行拔管。造瘘就是经腹壁在胃或空肠上打个洞,食糜从固定于腹部的营养管注入消化道,待治疗结束时就可以拔除造瘘管。


传统的造瘘方式以外科手术为主,而经皮内镜下胃造瘘已广泛应用于欧美国家,被认为是一种可替代外科胃造瘘的微创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的特点。与鼻饲相比,PEG后反流性食管炎及吸入性肺炎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管径粗,管腔不容易发生食物堵塞,有利于长期肠内营养支持。


肠内营养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尤其对于因原发疾病或因诊疗需要无法经口进食,而胃肠道具有一定功能的患者而言。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的创面隐蔽,在提供营养支持的同时又能满足患者美观的需求,是头颈部肿瘤等疾病治疗期间的良好选择。


作者: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李钦芳

文章首发自东方内镜(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公众号)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