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2024 ELCC 对话研究者|全新治疗方案效果显著!张力教授报告非小细胞肺癌BECOME研究最新成果

2024-03-26作者:论坛报岳岳资讯
原创

banner3-1.png

2024年3月20日-23日,2024欧洲肺癌大会(ELCC)在捷克布拉格会议中心正式召开。ELCC由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与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联合举办,致力于促进科学发展、传播教育和提高全世界肺癌专家的临床实践,是肺癌领域的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之一。


当地时间3月20日下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力教授于大会现场进行了题为“Ⅱ期BECOME 研究:becotarug(JMT101)联合奥希替尼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20外显子插入突变(ex20ins)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Phase II study of becotarug (JMT101) combined with osimertinib in patients (p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or metastatic NSCLC harboring EGFR exon 20 insertion (ex20ins) mutations (BECOME study) ”的简短口头报告。


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肿瘤特别邀请张力教授进行专访,对研究展开了深入解读。现将研究详情和访谈内容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专家简介

image.png

张力教授在ELCC现场作报告及讨论


对话研究者
Question 1
请阐述该研究入选 ELCC 口头报告的原因或引发国际领域学者关注的理由有哪些?




EGFR突变基因是亚洲NSCLC患者最常见的驱动基因。亚裔人群和我国的NSCLC患者EGFR基因突变阳性率为40%~50%。EGFR基因突变中常见的突变类型为19号外显子缺失(19del)和21号外显子点突变(L858R)这两种敏感突变。中国NSCLC患者中,EGFR ex20ins发病率约占2%~3%,众所周知,相对于EGFR敏感突变,EGFR ex20ins NSCLC患者的生存预后更差,且病情恶性程度更高,5年生存率仅为8%。既往针对这一人群,临床主要依赖化疗,缺乏有效的靶向治疗方案。为晚期EGFR ex20ins NSCLC患者寻找更有效的诊疗,一直是众多肺癌领域专家学者关注的重点课题。BECOME研究在这一患者人群中,提出了一种全新作用机制的治疗方案,作为一项Ⅱ期关键性研究,其采用了严谨的研究设计,合理的结果分析等,确保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研究结果提示JMT101联合奥希替尼治疗携带EGFR ex20ins的NSCLC具有疗效获益,且安全性临床可接受,可能对肺癌领域的临床实践、政策制定或未来研究方向产生深远影响,甚至可能改变现有的肺癌治疗策略,同时,也为这一患者人群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


Question 2
通过该研究解决了哪些临床诊疗的问题,您认为会为对患者诊疗策略和生存获益方面带来哪些影响?




BECOME研究是一项单臂,开放标签、多中心的Ⅱ期研究,旨在评价JMT101联合奥希替尼治疗携带EGFR ex20ins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该研究不仅深入探索了新型药物组合对于EGFR特定突变类型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还为优化患者诊疗策略和生存获益提供了重要依据。该研究纳入年龄≥18岁,既往含铂化疗治疗失败的IIIB-IV期EGFR ex20ins NSCLC患者。主要研究终点使用IRC评估的确认的客观缓解率(ORR)。次要研究终点包括研究者评估的确认的ORR、缓解持续时间(DoR)、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PFS)期,总生存(OS)期以及安全性等。


wps_doc_0.png

试验设计示意图


研究结果提示,JMT101作为一款人源化抗EGFR单克隆抗体,与奥希替尼的联合使用,展现出了显著的治疗效果:截至2023年12月21日,基于意向治疗人群(ITT,N=112),IRC评估的经确认的ORR为50.0%,DCR为79.5%;中位DoR为6.4个月;中位PFS期为6.9个月,6个月PFS率为57.7%,12个月PFS率为31.0%;中位OS期为17.2个月,生存数据尚未成熟,在JMT101联合奥希替尼的Ⅰb期研究中,在前线经过含铂化疗治疗失败的受试者中,中位PFS期达到9.2个月,中位DOR达到13.3个月,至该数据披露截止时间生存数据尚未成熟。


在本研究中心实验室确认的组织样本EGFR 20ins 阳性的患者经IRC确认的ORR为52.9%,mPFS期已经达到8.8个月,且尚未成熟,预期患者在生存获益上更高。在本研究中,基于ITT(N=112),有37.5%的受试者基线期存在脑转移,亚组分析结果提示,有脑转移受试者的确认的ORR为42.9%,脑转移为晚期NSCLC常见转移部位,合并脑转移患者预后差,JMT101联合奥希替尼有望为脑转移患者提供新的有效的治疗选择。


安全性方面,JMT101联合奥希替尼的主要AE为皮疹、腹泻、口腔黏膜炎、食欲减退、体重降低、指甲毒性、皮肤干燥等,仅有4.8%(6例)患者因联合方案相关的AE导致停药,因发生与任一研究药物相关的导致任一研究药物永久停药的TEAE 6例(4.8%),提示JMT101联合奥希替尼的安全性可预测,临临床上可通过预防和处理措施进行管理。


wps_doc_1.png

基于IRC评估的受试者靶病灶相对基线最佳变化率瀑布图


wps_doc_2.png

基于IRC评估的无进展生存期(尚未成熟)


wps_doc_5.png

基于IRC评估的不同突变亚型受试者靶病灶相对基线最佳变化率瀑布图


JMT101联合奥希替尼期研究中展现出了良好的治疗效果,JMT101联合奥希替尼治疗EGFR ex20insNSCLC期确证性研究正在开展中,JMT101联合奥希替有望为中国临床医生提供新的治疗策略,改善EGFR ex20ins NSCLC患者的生存时间和预后。


Question 3
研究开展过程中您和团队有哪些收获与感受?




在BECOME研究的开展过程中,我们的研究团队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深刻的感受。


首先,我们深入了解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特别是那些携带EGFR ex20ins的患者群体的治疗需求和挑战。EGFR ex20ins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突变类型,传统治疗方法往往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寻找新的、更为有效的治疗策略显得尤为重要。JMT101作为一款靶向EGFR的人源化IgG1单克隆抗体,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治疗思路。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与多家医院合作,共同开展这项临床研究。通过与肺癌领域同仁的深入交流与合作,我们不仅提高了研究效率,还获得了宝贵的临床数据和经验。同时,我们也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受试者随访管理中,建立高效有序的管理机制,根据研究需求及时更新研究方案等,与各机构各研究中心共同努力克服研究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


此外,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接触到了许多NSCLC患者,对于既往无有效靶向手段治疗的EGFR ex20ins人群,我们深刻感受到了患者对于新治疗方法的渴望和期待,这让我们更加坚定了探索新治疗策略的决心和信心。


总的来说,BECOME研究不仅让我们在EGFR ex20ins NSCLC治疗上取得了重要进展,更让我们在团队合作、患者沟通等方面获得了深刻的体会和感受。我们期待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拓展,在未来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更多的治疗选择和希望。


Question 4
请您谈谈近几年我国学者在肺癌领域做出的努力与主要收获以及您对领域未来发展的展望。




近几年,我国医疗专家学者在肺癌领域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取得了显著的收获,这些进步不仅体现在对肺癌发病机制的深入理解,还包括在诊疗技术和药物研发等方面的创新。


我国学者持续投入大量精力进行肺癌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在基础研究方面,进一步深入探讨了肺癌的发病机制,如基因突变、信号通路异常、肿瘤免疫微环境的改变等,为后续的诊疗技术创新和药物研发提供了理论基础。临床研究方面,学者们积极开展临床试验,评估各种治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为更多患者提供更加精准、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我们也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在诊疗技术方面,成功研发了多种新的肺癌诊断方法,如基于液体活检的肿瘤标志物检测、基因测序等,提高了肺癌的早期诊断率。同时,医学学者还不断优化手术、放疗和化疗等传统治疗手段,提高了治疗效果并降低了不良反应。在药物研发方面,我国学者成功开发了一系列针对肺癌的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药物,如EGFR抑制剂、ALK抑制剂和PD-1抑制剂等,这些药物为肺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显著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


对于未来,我国学者和研究者们正积极探索,期望能取得更多的突破。一方面,随着对肺癌发病机制的深入理解,将继续研发更加精准、有效的诊疗技术和药物。例如,可能会进一步探索肺癌的基因突变谱、发病和致病机制、免疫微环境等,以发现新的治疗靶点;同时,也将持续关注和探索肺癌的耐药机制,以期开发出能够克服耐药性的新药或新疗法。


另一方面,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跨学科合作的加强,我国肺癌领域的治疗模式将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例如,精准医疗和个体化治疗将成为未来肺癌治疗的重要方向;此外,免疫治疗、基因治疗等新型治疗手段也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总之,我国学者在肺癌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并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科研的不断深入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将为更多的患者带来希望和福音。


摘要详情


研究标题:Ⅱ期BECOME研究:becotarug(JMT101)联合奥希替尼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20外显子插入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


讲者: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张力


报告时间2024年3月20日




研究背景

EGFR ex20ins 阳性NSCLC患者的治疗选择有限,预后不佳。JMT101是一种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人源化IgG1单克隆抗体。在我们之前的Ⅰb期研究中,JMT101与奥希替尼联合用药已显示出令人鼓舞的疗效。在此,我们报告了JMT101联合奥希替尼在这种情况下的Ⅱ期研究结果。



研究方法

这是一项多中心开放标签Ⅱ期研究。入组患者均为携带EGFR ex20ins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既往铂类化疗失败。符合条件的患者接受JMT101(6 mg/kg Q2W)联合奥希替尼(160 mg QD)治疗,直至IRC评估的疾病进展、毒性不耐受或停药(以先到者为准)。首要目标是确定JMT101联合奥希替尼的疗效。次要目标包括安全性、药代动力学和免疫原性。



研究结果

2021年11月26日至2023年6月21日,126例患者入组,中位年龄为59岁(34~82岁)。在纳入ITT的112例患者中(定义为经中心实验室证实有EGFR ex20ins的患者),89%的患者(n=100)在IRC评估中出现肿瘤缩小。根据IRC确认的ORR为50%(95%CI,40%~60%),DCR为80%(95%CI,71%~87%)。值得注意的是,脑转移患者的ORR 为 43%(18/42,95%CI,28%~59%)。125例患者(99%)报告了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其中99例(79%)报告了≥3级TRAEs。最常见的TRAE为皮疹(80%)、腹泻(68%)、食欲下降(64%)、口腔黏膜炎(65%)和体重下降(59%),但大多级别较低,相应的≥3级率分别为32%、10%、4%、11%和2%。大多数TRAE是EGFR靶点相关毒性,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只有5%的患者因TRAE而永久停药。



研究结论

JMT101与奥希替尼联合治疗EGFR ex20ins突变的NSCLC患者显示出可控的安全性和令人信服的抗肿瘤活性。


审阅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张力
整理|中国医学论坛报 胡岳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