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导语:
人体如何与微生物和平相处?
微生物在人体内或皮肤表面完成了许多重要任务,包括在食物降解到在宿主免疫中发挥关键作用。已知这些微生物主要通过其次级代谢产物与人体相互作用,这些代谢产物包括类激素分子、短链脂肪酸(肠道细菌发酵的最终产物)和血清素前体等。人类微生物群落的失衡与许多疾病有关,包括癌症、代谢紊乱、炎症性肠病、抑郁症和许多其他疾病。因此,微生物群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体健康状况,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就连情绪、人格形成都与其密切相关,因此说人类被微生物时刻挟持也不为过。
微生物影响人格
微生物群肠脑轴假说深受欢迎,该理论有大量的研究证据支持。有人将这个生物学轴心尝试带到了心理学领域,认为微生物会通过肠脑轴影响人的情绪,甚至人格。
在一周前,我们发布了一篇题为“肠道菌群或影响饮食偏好和情绪”的文章,指出肠道菌群处于选择性的压力时,会通过改变味觉受体表达、劫持神经系统、产生毒素、刺激免疫系统产生细胞因子等途径,操纵宿主的进食行为,并影响人的情绪。
人格不同于情绪,更具稳定性。2018年,来自韩国的研究人员调查了672名23-69岁成年人的肠道微生物群状况,来观察是否与人格特征有关联。
这些参与者没有使用抗生素或益生菌,精神健康。在控制了可能的混杂因素,如年龄、性别、BMI和饮食摄入量后,他们发现:
高神经质(神经质:敏感/紧张vs.安全/自信)与高丰度的Gammaproteobacteria、Pateurellaceae和Haemophilus菌属相关。
低责任心(尽职尽责:高效/有条理vs.随遇而安/粗心大意)与高丰度的蛋白菌相关。高责任心与普遍产丁酸盐菌Lachnospiraceae的高丰度相关。
高认同感(认同感:友好/富有同情心vs.挑战性/疏离性)与肠道细菌的α多样性稍高相关。
因此微生物多样性和人格特征之间可能存在某种联系。目前尚不清楚该关联背后的确切机制是什么。但随着肠脑轴研究的愈发深入,我们可以猜测其背后机制可能正如前文所述,肠道微生物群落失衡, "坏"细菌压倒"好"细菌,便造成了系统性炎症,可能会影响到大脑和迷走神经,在肠道微生物群达到再平衡时,人格特征便显现出来。而这反过来也可能会影响饮食习惯或生活方式等行为,从而对肠道微生物群产生反馈作用。
肠道菌群、人格特征与健康之间的关联性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但尝试改善肠道微生物群组,一定会改善肠道健康。这或许有助于改善人的情绪,创造好心情。没准儿也会改变人格。
研究告诉我们,通过体育锻炼就可以做到。
首先,运动可以直接调节肠道相关淋巴组织(GALT)——人体70%的免疫细胞都驻扎在这里。运动可以解决GALT系统的炎症和氧化反应,使其能够更好地遏制从肠道屏障中漏出的微生物。其次,运动可以提高核心体温,将血液从肠道中分流出来。虽然这暂时增加了肠道的渗漏,但伴随着热震蛋白的激活,维护了紧密连接的肠道屏障的完整性。最后,运动能刺激胆汁酸分泌到肠道。胆汁酸是塑造肠道微生物群的已知因素之一,它具有抑制肠道有害微生物的抗菌特性。
关于运动如何改变肠道微生物群和肠道上皮的拟议模型
Exercise and the Gut Microbiome: A Review of the Evidence, Potential Mechanisms, and Implications for Human Health.
体育锻炼在改善肠道微生物群状况方面与饮食或体脂质量等其他因素无关。研究显示,年龄在18-40岁的女性,每周至少运动3小时,都可以增加有益菌群数量。
微生物影响嗅觉
嗅觉功能是人类福祉和健康的关键,嗅觉丧失会严重影响人们享受食物、发现有害食物及气体,影响工作和生活。
而鼻腔微生物组失调是引起嗅觉丧失的重要原因。我们在每立方米的空气中会吸入大约10000000个细菌。这些细菌加上大气中的化学物质,塑造了我们鼻腔、鼻窦、鼻咽和口咽部的微生物组。通常的共生组合包括双歧杆菌、棒状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Dolosigranulum和莫拉氏菌属。
很多原因会导致鼻腔微生物组失调。例如,在慢性鼻窦炎中,会出现厌氧菌、棒状杆菌、丙酸杆菌和葡萄球菌等菌群的消耗,而这些细菌都是对鼻腔健康有益的菌种。再比如吸烟,无论主动还是被动吸入,都会剥夺鼻腔微生物群中许多友好微生物所需的氧气,损害鼻腔免疫系统。同时,使用抗生素也会在杀死坏菌种时,对好菌种形成无差别攻击,造成误伤。
2018年发表在《自然》(Nature)上的一项研究为嗅觉功能与嗅觉上皮微生物组组成之间的潜在关联提供了初步见解。发现在健康人群中,嗅觉功能低下与鼻腔微生物群落组成有关,尤其是产生丁酸的微生物,如卟啉单胞菌,可能会导致嗅觉功能受损,从而影响食欲。
与嗅觉功能相关的菌属
针对鼻腔微生物组失调,目前还没有特定的治疗方法,而其导致的嗅觉丧失可能是永久性的。
2017年的一项随机对照试验曾尝试使用鼻腔益生菌(乳酸菌+双歧杆菌)喷雾剂治疗成人和老年人的慢性鼻窦炎,可惜失败了。但对于有呼吸道疾病的儿童,口服益生菌则有帮助。例如,粪肠球菌曾多次治疗急性鼻窦炎。也有报道称,一些乳酸菌和双歧杆菌对改善儿童哮喘有效。但为什么采用口服有效,而鼻腔种植无效,至今仍令科学家们感到困惑。
如今,鼻腔冲洗或灌洗已成为预防甚至治疗儿童和成人慢性鼻窦炎、上呼吸道感染和过敏性鼻炎的流行方法。鼻腔冲洗剂对于呼吸系统健康的人来说也是安全的,它不会破坏人们的嗅觉。
这可能与鼻腔冲洗液可以清除白三烯、前列腺素、抗原等亲炎性化学物质和其他损害嗅觉黏膜的污染物,为微生物群恢复到共生状态提供机会有关。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为此出台了正确操作指南。
相信鼻腔微生物得到了改善,部分人群的嗅觉也一定会得到改善,从而增加生活幸福感。
总之,微生物群与人体属于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微生物群具有反映健康状况和功能的能力,有可能作为诊断、治疗工具,也可能通过选择压力“让人类伤害自己”。人类如何利用这种关系寻求对自己的有利状态,还有值得深入探索。
来源:梅斯医学综合报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