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导致我国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心源性猝死发生率也在逐年增加。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死于心源性猝死的人数达55万,且70%~80%的猝死发生于院外,导致复苏的成功率极低。
其中,恶性心律失常是导致猝死的首要原因,因此尽早识别心电图中的“高危预警值”,对抢救患者具有重要意义。【更多实用资讯,文末可阅读专题】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邱惠 李虹伟
冠脉管腔的狭窄程度(固定狭窄)、粥样斑块的不稳定性(易损斑块)和局部血管痉挛(动力性狭窄)是心肌缺血严重程度的重要影响因素。
急性冠脉供血不足多有心肌缺血症状和持续时间较短的动态心电图表现,ST段的动态改变是急性冠脉供血不足的特征性表现。
此种类型的心电图,往往会引起医生的高度重视,会及时处理。
而当心肌急性缺血,心电图却没有发生典型ST段的动态演变时,反而是临床上更容易被忽略的紧急情况。
当基础心电图存在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判断患者是否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时,诊断的困难较多。
由于左束支阻滞时,心室起始除极向量已发生变化,左心室各部如有心肌坏死,也不会在相应导联上出现Q波。
而右侧胸前导联在左束支阻滞时也可出现QS波,并有ST段上升、T波直立,酷似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表现,给诊断造成很多困扰。
LBBB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时,特征性ST段抬高出现在与梗死部位有关的导联,而与QRS主波方向无关。
如发生在LBBB引起继发性ST段抬高的导联(V1、V2),则ST抬高程度更明显,形态变为凸向上或弓背型。
1996年斯加博萨(Sgarbossa)等在GUSTO-Ⅰ研究中对131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LBBB患者进行了分析,提出了3个独立的心电图诊断标准:
①ST段抬高≥0.1mV与QRS主波方向一致(5分);②V1~V3导联中任一个导联ST段压低≥0.1mV(3分);③ST段抬高≥0.5mV,且与QRS波主波方向相反(2分)。
总分≥3分诊断LBBB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特异性达90%,敏感性达30%~42%。
2009年美国专家共识提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LBBB心电图诊断的新标准,包括ST段同向性改变,即在以R波为主导联ST段抬高0.1 mV,或在以S波为主导联ST段压低0.1 mV;非同向性改变即在以S波为主导联,ST段抬高0.5 mV。
同向性改变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特异性高,敏感性低;而非同向性改变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都较低。
应用非同向性ST段抬高≥0.5 mV诊断LBBB合并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特异性低于同向性ST段抬高或ST段压低的诊断标准。因此,新出现的LBBB或LBBB合并同向性ST段位移强烈提示合并急性心肌梗死。
中国医学论坛报版权所有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图片查看
李虹伟主任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1952年开展心血管内科临床诊疗工作。目前实施两院(西城院区+通州院区)一科的同质化管理模式。
心血管中心由心内科、心外科、血管外科三个专业组成,床位总数209张。其中心内科共设有4个病区、3个CCU、2个导管室及多个辅助检查科室,床位总数141张。在李虹伟主任的领导下,近年来心内科蓬勃发展,年门诊量18.4万人次,年住院患者4800余例,年冠心病介入诊疗总数近3000例,器械植入加导管消融介入总数700余例。CCU每年收治千余例急性心肌梗死等危重症患者,在国内率先建立“急性心肌梗死绿色通道”365天×24小时开放。成功开展了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治疗主动脉瓣狭窄;经导管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如房间隔缺损、卵圆孔未闭相关性脑卒中或偏头痛、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瓣狭窄球囊扩张术等;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经导管消融术;以及针对卒中高风险且出血高风险或抗凝禁忌的房颤患者开展了左心耳封堵术。
心内科具有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7名,培养毕业博士、硕士研究生250多人。承担国自然、北自然、省部级、215人才培养等多项科研项目。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