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患者,女性,59岁,2017年7月确诊右侧乳腺癌,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术后病理:pT2N2M0,ER(-),PR(-),HER2(-),Ki-67(5%+)。分子分型:三阴型。BRCA(-)。
术后辅助治疗:2017年8月至2018年2月行EC-T治疗(EC×4-T×4),化疗结束后行辅助放疗,照射范围:右胸壁+右锁骨上/下区,累计放疗DT:50 Gy/25 fx。2018年3月开始行卡培他滨辅助强化治疗8周期,随后定期复查。
2023年10月复查胸腹部CT显示右肺上叶新发小结节。行“CT引导下肺结节穿刺活检”,术后病理:低分化癌,免疫组化:ER(-),PR(-),HER2(-),PD-L1:CPS<1。结合病史,诊断为乳腺来源的转移性腺癌。
2023年11月至2024年1月行白蛋白紫杉醇+卡培他滨治疗4周期,复查CT提示病情进展。
2024年1月胸腹部CT显示左肺上叶病灶较前进展。患者再次行肺占位穿刺,穿刺病理:低分化癌,免疫组化:ER(-),PR(-),HER2(-),考虑乳腺来源。分子分型:三阴型。
2024年3月患者入组“SKB264在现有标准治疗难治的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转移性实体瘤患者的Ⅰ-Ⅱ期首次人体实验”临床研究。第2周期后评效部分缓解(PR),后续肿瘤缩小45%,至今治疗16周期,无进展生存(PFS)期达14个月。
图1 患者二线SKB264单药靶病灶变化情况(基线肿瘤长径16.9mm,两周期后长径9.3 mm,整体肿瘤体积减少约45%,且全身无新发病灶,整体评效PR)
患者为中年女性,2017年外院诊断为乳腺癌,行右侧乳房改良根治术,分期pT2N2M0,分子分型:三阴型。后接受术后辅助化疗(EC-T)、放疗、卡培他滨辅助强化治疗。2023年10月出现肺部进展,转移灶分子分型:三阴型。一线行白蛋白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化疗,4周期复查CT提示左肺病灶进展。后就诊于我院,入组TROP2-ADC(芦康沙妥珠单抗)临床研究,二线使用单药芦康沙妥珠单抗治疗16周期,患者第二周期后评效PR,左肺病灶持续退缩,疾病得到了有效控制,患者整体耐受良好,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目前PFS期达14个月,仍在持续治疗中。
根据2023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推荐,对于紫杉类药物辅助治疗结束1年以后复发的晚期乳腺癌患者,考虑为紫杉类治疗敏感,通常优选紫杉类药物为基础的方案,一线治疗可选择单药或者联合方案。基于患者既往治疗情况,一线治疗选择白蛋白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但是在接受治疗4周期后即出现示左肺上叶病灶进展,再次行肺占位穿刺提示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TNBC)。
2024年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指出,对于紫杉类治疗失败的患者,I级推荐包括艾立布林、长春瑞滨、吉西他滨、卡培他滨单药治疗,以及NP、GP、优替德隆+卡培他滨、NX联合治疗;新型TROP2-ADC戈沙妥珠单抗单药作为Ⅱ级推荐,证据级别为2A类。《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4年版)》指出对于既往紫杉类药物治疗失败的患者,目前尚无标准化疗方案,可考虑其他单药或联合方案,化疗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贝伐珠单抗可在疾病缓解及PFS期方面获益,但总生存(OS)期未见延长,不推荐常规使用。此外,TROP2这一靶点在TNBC中有90%左右的中高表达率,TROP2-ADC药物是目前针对TNBC难治人群的研究热点,戈沙妥珠单抗作为全球首个TROP2-ADC药物已经改写了晚期TNBC主要靠化疗改善生存的治疗困境。
芦康沙妥珠单抗是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靶向TROP2蛋白的ADC。“SKB264在现有标准治疗难治的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转移性实体瘤患者的Ⅰ-Ⅱ期首次人体实验(KL264-01)”是一项国际多中心针对后线晚期实体瘤患者(包括局部晚期或转移性TNBC)的Ⅰ/Ⅱ期篮子研究,TNBC队列入组不可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TNBC,经标准治疗失败,或无标准治疗方案。2022年SABCS年会上,首次公布了芦康沙妥珠单抗用于经治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TNBC患者的II期扩展研究的数据,截止2023年5月5日,共入组 59例转移性TNBC患者(4 mg/kg剂量组23例,5 mg/kg剂量组36例),89.8%的患者既往接受过针对转移性疾病3种及以上方案的治疗。研究结果显示,客观缓解率为42.4%,疾病控制率为76.3%;中位PFS期为5.7个月,中位OS期为16.8个月。此外,芦康沙妥珠单抗整体安全性可管可控。
KL264-01研究在江苏省人民医院的开展,再次为该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曙光。该患者于2024年3月入组接受芦康沙妥珠单抗治疗,显示出了优异的治疗效果,期间影像学疗效评估部分缓解并持续至今,PFS期达14个月,且未出现≥3级不良反应事件。
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徐兵河院士和江苏省人民医院殷咏梅教授共同牵头的III期OptiTROP-Breast01研究,评估了芦康沙妥珠单抗与标准化疗(艾立布林、长春瑞滨、吉西他滨和卡培他滨)相比在既往接受过两种或以上治疗方案(包括至少一种针对转移性疾病的治疗)的局部复发或转移性TNBC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研究数据显示,接受化疗的晚期TNBC患者中位PFS期仅为2.5个月,OS期为9.4个月;而芦康沙妥珠单抗治疗可显著延长中位PFS期至6.7个月,约三分之一患者的PFS期超过9个月,超过半数患者的OS期超过1年。基于这一突破性成果,2024年11月,NMPA批准芦康沙妥珠单抗用于治疗既往至少接受过2种系统治疗(其中至少1种治疗针对晚期或转移性阶段)的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TNBC患者,《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2025版)》正式将其纳入紫杉类治疗失败后的转移性TNBC患者(二线及以上)治疗推荐(Ⅱ级,2A类)。
在本例晚期TNBC患者中,芦康沙妥珠单抗展现出显著的临床疗效,患者病灶明显缩小,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生活质量明显提升,充分体现了芦康沙妥珠单抗在TNBC治疗中的实际价值。值得注意的是,TROP2-ADC已进军晚期TNBC的前线治疗,相信随着后续突破性研究数据的公布,会给更多TNBC患者带来新的生存希望。
1.晚期TNBC患者,免疫治疗、ADC药物、化疗等治疗策略如何排兵布阵?
2.对于HR阴性HER2低表达的晚期TNBC患者,抗HER2 ADC和TROP2-ADC如何选择?
学习过程中,将选取本专题的5个优质评论(50字以上具有专业性和真情实感),入选者有机会获得CSCO诊疗指南一本、指夹式血氧仪、冲牙器或中国医学论坛报社笔记本蓝黑笔组合。
南京医科大学 肿瘤学博士研究生
2024年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从事晚期乳腺癌耐药的临床和转化研究
以第一/共同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5篇
肿瘤科 主治医师 肿瘤学博士
长江学术带乳腺联盟(YBCSG)委员
江苏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医药大数据专业委员会委员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等多项课题,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0余篇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科学专委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多学科诊疗专委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长江学术带乳腺联盟委员
江苏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江苏省医学会肿瘤化疗与生物治疗分会青年委员
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学会肿瘤分子靶向专委会秘书长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访问学者
(点击海报回到专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