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肾病可以逆转吗?这几类肾病可逆转且不留后遗症!

2022-04-01作者:壹声资讯
肾病非原创

作者:天津大学泰达医院 李青


无论是尿检异常比如蛋白尿、血尿等,还是血液检查异常比如血肌酐升高等,或者影像学异常比如肾萎缩、肾脏回声增强、肾皮质变薄等,或者病理学异常,或者肾小球滤过率小于60ml/min,符合其中一点,时间超过3个月就称慢性肾脏病。


一般来说,慢性肾脏病是不可逆的。


但许多急性肾脏病,以及个别慢性肾脏病,经过正规治疗后还是可以逆转或者治愈的。



一、急性肾炎


也称急性肾小球肾炎,多见于2~6岁的儿童,男孩更多。常于上呼吸道感染、猩红热、皮肤感染后发病,病原菌主要是β-溶血性链球菌。


本病起病较急,病情轻重不一。典型的表现是,感染后1~3周突然出现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等,严重者急性肾衰竭,血肌酐升高。


本病治疗以休息及对症治疗为主。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待肉眼血尿消失、水肿消退及血压恢复正常后逐步增加活动量。


低盐(每日3g以下)饮食,肾功能正常者无须限制蛋白质入量,急性肾衰者应优质低蛋白饮食,明显少尿者应限制水及液体入量。


若感染仍存在,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水肿者利尿消肿;高血压者应酌情使用降压药。


本病类似于普通流感,为自限性疾病,大多预后良好,常在数周至数月内临床自愈。不宜应用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免疫抑制剂)。

 


二、急性药物性肾损伤


某女士服用一片利福平后出现无尿;某人输注了一次抗生素后,或者大量使用止痛药联合退烧药后出现少尿、水肿,这都是药物引起的急性肾小管坏死或者急性肾小管间质肾炎,导致急性肾衰竭,目前统称急性肾损伤。


药物引起的急性肾小管坏死或者急性肾小管间质肾炎与肾毒性药物有关,有的因为用量较大,但许多病例所用药量并不大,疾病发生类似于过敏反应。


根据统计:


容易引起急性肾损伤的药物包括一些抗生素,解热止痛药(非甾体类抗炎药)、造影剂一些中药等。


其他物质也可能导致急性肾损伤,比如生吃了一个鱼胆,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一顿小龙虾引起了急性肾衰竭;毒蜂蜇伤引起急性肾小管间质肾炎、急性肾衰竭;心血来潮一次健身,引起了急性肌溶解导致急性肾衰竭等。


严重的急性肾衰竭可引起酸中毒、高血钾、急性心衰等,如果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可导致死亡。


急性肾损伤一般需要对症治疗,符合条件者使用糖皮质激素,严重者透析(血液透析或者腹膜透析)等。如果处理得当,一般尿量恢复后病重缓解,大多可以完全恢复正常。



三、急性梗阻性肾病


肾盂内结石脱落到输尿管引起输尿管堵塞;尿道出血、凝血块堵塞尿路;输尿管肿瘤堵塞输尿管;腹腔肿瘤压闭了输尿管;男性前列腺增生、水肿压闭尿道等,引起尿路梗阻,少尿或无尿,血肌酐明显升高,导致急性肾衰竭。


梗阻性肾病可见于各个年龄,但中老年更常见。


碎石、清理出血块、肿瘤或前列腺切除、输尿管支架等,当梗阻解除,排尿通畅后,肾功能大多完全恢复。



四、急性肾缺血


心搏骤停后肾脏供血一过性停止,肾小管不耐受缺血,大量肾小管坏死,即使心搏骤停复苏成功,肾脏供血恢复,坏死的肾小管也不可能马上恢复,少尿、无尿,血肌酐升高,急性肾衰竭。


或者大量失血、严重脱水等造成血容量减少,肾供血不足,也会发生上述过程。


急性肾缺血多见于中老年人。


一般来说,肾小管坏死是可以完全恢复的,大约2周左右,肾小管上皮细胞恢复或再生,管腔通畅,肾功能也能完全恢复。


其实,上述的急性药物性肾损伤、急性梗阻性肾病、急性肾缺血等三种情况同属于急性肾损伤,三者分别归纳为肾性、肾后性和肾前性急性肾损伤。只是为了方便理解,我将三者分开来介绍。



五、流行性出血热


也叫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出血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出血、蛋白尿,严重者出现急性肾衰竭。


民间将其概括为:“寒热脸红酒醉貌,头痛乏力像感冒;皮肤黏膜出血点,呕吐腹泻蛋白尿”。


流行性出血热的急性肾衰竭是由于急性肾小管坏死以及出血、休克导致的肾前性肾缺血引起的,当适当治疗肾小管恢复、缺血纠正后,急性肾衰竭大多完全恢复,一般不留后遗症。



六、微小病变型肾病


微小病变型肾病是肾小球肾炎的一种类型,患者多出现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严重水肿等肾病综合征表现。


该病好发于儿童,尤其以10岁以下儿童多见,许多儿童肾病综合征大多是微小病变型肾病。中青年也有发生。


该病具有以下特点:


●1、来得快:

起病较快,常在感染或过敏后突然发生。


●2、闹得凶:

尿蛋白很高,血白蛋白很低,水肿很严重,许多患者眼睑水肿甚至睁不开眼睛。但一般不出现血尿、高血压,肾功能一般正常,很少发生肾衰竭。


●3、去得快:

治疗效果很好,绝大多数患者对激素很敏感,激素治疗一个月尿蛋白转阴,各项指标完全恢复,激素维持时间一般6~8个月。


●4、易复发:

常于某次呼吸道感染后复发,重复上述过程。但每次治疗效果都比较好,一般很少发展到慢性肾衰竭。





七、胡桃夹现象


也叫胡桃夹综合征。是指左肾静脉回流入下腔静脉过程中,受到腹主动脉或肠系膜上动脉的压迫,静脉回流受阻,引起血尿、蛋白尿、左腰腹痛和精索静脉曲张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胡桃夹综合征好发于青春期至40岁左右的男性,13~16岁青少年多见。儿童发病的年龄分布在4~7岁。


一般来说,胡桃夹综合征的血尿、蛋白尿等危害不大,大多不需要特殊治疗,而是保守治疗,等待观察,定期复诊。


一般随患者年龄增长,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处脂肪和结缔组织的增加或侧支循环的建立,淤血状态得以改善而症状缓解,通常预后较好,大部分患者经保守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


来源:李青科普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