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服药时间有讲究!药物什么时候服用都不是随便安排的,而是要结合人体的生物节律和药物的作用机制。生物节律有许多种,而昼夜节律对药物治疗的影响是最显著的。人们平时所说的“生物钟”,就是“人体昼夜节律”的一种体现。
那药物在人体里面的“生物钟”又是怎么样的呢?
1天服用1次的降压药(包括控缓释制剂,如氨氯地平、依那普利)多在7:00~8:00给药,能够有效控制杓型血压。
1天服用2次的降压药,以早晨7:00和下午14:00两次服药为宜,使药物作用达峰时间正好与血压自然波动的两个高峰期吻合。
而继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夜间血压也较高,呈“非杓型”血压,提倡晚上给药或每天早晚两次给药(或服用长效制剂)。
(图片来源:《时辰药理学:服药十二时辰》-“一个医学生的日常”微信公众号)
氢氯噻嗪以早晨7:00服药排钾量最少,较其他时间服药的副作用要小。
呋塞米于上午10:00服用较其他时间给药的排尿量大,利尿作用最强。
人体合成胆固醇的酶在夜间活性最强,胆固醇在午夜和清晨之间合成最旺盛,在睡前服用他汀类调脂药可以最大限度地抑制该酶,从而达到最好的效果。所以,他汀类药物宜在傍晚或睡前服用。
辛伐他汀、洛伐他汀、氟伐他汀和普伐他汀半衰期短,夜间服用药效更佳。
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半衰期长,于全天任何时间服用都可以发挥药效。
过敏症状多于早晨起床时最严重,如鼻塞、流涕、头晕等。
哮喘患者在夜间症状会明显恶化。多数哮喘患者的呼吸道通气能力从下午开始逐渐下降,在午夜至清晨间达到最低值。哮喘发作诱发70%的猝死和80%的窒息是发生在睡眠期间的。因此平喘药应在睡前使用。
沙丁胺醇和特布他林是常用的哮喘治疗药物。硫酸特布他林在早晨8:00口服的达峰时间相对较短,血药浓度也相对较高。将传统的硫酸特布他林片给药方案改变为8:00给予5mg,20:00给予10mg,可有效控制哮喘发作;硫酸沙丁胺醇缓释片每次1片,每日2次方案改变为晚间睡前服用2片,也能获得较好的疗效。
氨茶碱也是哮喘的治疗药物之一。茶碱有效血药浓度安全范围很窄,常易引起不良反应,甚至毒性反应。氨茶碱是茶碱与乙二胺的复盐制剂,易于溶解和吸收。氨茶碱片的服用方法多为每次100mg,每天3次。如果按时辰疗法,每天8:00服用100mg,20:00服用200mg,临床疗效较好而不良反应轻。
人体胃酸分泌呈一定的规律性,从中午开始缓慢上升,至20:00左右急剧升高,22:00达到高峰。胃酸的分泌呈现昼少夜多,夜间胃酸分泌对形成胃溃疡的影响远大于白天。
H2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在午饭前1~2小时服用,以便中和胃酸;由于夜间胃酸分泌有一个高峰,在睡前给药效果更佳。
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等)应该在早晨服药。因为早晨服用兰索拉唑和奥美拉唑抑制胃酸分泌的效果更明显。用于根除幽门螺杆菌时,应在晚餐前半小时加服一次,以增强抗菌药物对幽门螺杆菌的杀菌活性。
胃黏膜保护剂(硫糖铝、胶体果胶铋、磷酸铝凝胶)空腹服用可使药物充分作用于胃黏膜。这类药物需在酸性条件下才能与胃黏膜表面的黏蛋白络合形成一层保护膜,需要注意:与抗酸药合用时,应间隔1小时。
治疗便秘的温和泻药(比沙可啶、酚酞、液体石蜡等),服药后8~10小时才能见效,均需在睡前给药,次日早晨排便,更符合人的生理习惯。
降糖药物要根据糖尿病的生物节律选择用药,从而调整因疾病导致的节律紊乱,让机体恢复到正常的生理节律状态。人体在进食后1小时左右体内血糖浓度可达高峰,3小时后血糖浓度逐渐趋于正常。
促胰岛素分泌剂常规饭前半小时服用,能合理控制血糖水平。格列美脲因为半衰期长,只需要一天一次服用,与进餐时间无关,多于早餐前服用。
阿卡波糖要求严格,应随第1~2口饭嚼服,才能达到最大的降糖效果。
对于铁剂,在下午15:00服用要比上午7:00服用吸收率增加1倍,而铁盐对胃肠道有刺激,且必须在胃酸作用下才易吸收。因此,以晚饭后半小时1次口服铁剂0.3~0.6g为宜。
来源:PSM药盾公益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