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您是否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
是,进入观看
否,退出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过去糖尿病常见于中老年人群,近些年越来越向低龄化发展,小糖尿病患者当前也并不少见,因此预防糖尿病要从娃娃抓起。
父母需要注意孩子有没有上面说的糖尿病高度危险因素,如果有,那么在生活中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良好饮食习惯,如少吃快餐食物、少喝含糖饮料等,鼓励孩子多运动,保持理想体重,同时还要定期带孩子去医院内分泌科就诊,定期监测血糖、血脂、血压,做到糖尿病早发现、早治疗。
如果孩子出现以下情况,需要及时就诊:
1. 小便次数多,夜间反复尿床。
2. 口渴,有时夜间也要起来喝水。
3. 饥饿感增强,食量大增。
4. 容易疲倦。
5. 体重减轻较明显。
6. 皮肤和阴部瘙痒。
7. 皮肤的伤口不好愈合。
中年人群总是认为自己年轻力壮,即便身体出现了小问题,也不管不顾,殊不知“小错不纠,必酿大祸”。其实这时的糖尿病“小苗头”只要稍加注意,就可以将其拒之门外。因此,中年人群要充分重视糖尿病预防。
老年人群是糖尿病的高发人群,但老年人有时对糖尿病的预告并不是很敏感,有时可能只是出现无力、口渴、尿多等不舒服的感觉,不容易被觉察到,往往糖尿病比较严重了才会表现出来,所以定期检查对老年人十分重要。
女性朋友有两个阶段比较特殊,容易受到糖尿病的“骚扰”。
如果具有糖尿病高度危险的女性在怀孕前就要向医生咨询,必要时进行血糖、血脂、血压等指标的检查。
此外,所有的孕妈妈都要在怀孕第24~28周进行糖尿病筛查,发现问题及早进行治疗。
这个阶段的女性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加之这个阶段的女性往往活动量减少,致使身体发胖、体重增加,也容易引起血糖升高,患上糖尿病。
糖尿病初期往往是“不痛不痒”,更年期女性很可能意识不到血糖的异常。所以进入更年期的女性,尤其是身体肥胖者和有家族糖尿病病史者,应定期做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检测,以便及时发现隐患并遏制病情发展。
糖尿病不会无缘无故地来,也不会无缘无故地走,只要我们重视身体发出的糖尿病警报,主动出击,定期咨询与检查,就能在糖尿病来“敲门”的时候,将其拒之门外,让糖尿病远离我们和家人。
来源:人卫健康
以上内容节选自《不该只有医生知道:必须说的糖尿病》
主 编:田建卿 张新菊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