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北京天坛普华医院 卢旺盛
金先生,49岁,火热的夏季,凌晨一点还在加班干活。公司给的考核任务,上个季度没有完成,这个季度又提高了20%的指标,如果还是完成不了,金先生的经理职务就会不保。凌晨3点,金先生做完PPT,改好计划书,准备上个厕所睡一会,解手的时候突然摔倒,昏迷不醒。120赶到后测量血压190/110 mmHg,将金先生从到医院,做完脑CT确诊大面积脑梗死,住进了监护室。
这是一个典型的压力造成卒中的例子,是一个悲剧。悲剧发生的背后是什么?
金先生从来不抽烟不喝酒,平时饮食也比较清淡,也不胖,去年查体就是有点高血压,现在金先生的压力太大加上熬夜,加上没有吃降压药,这些就是导致金先生卒中的主要原因。
这一点已得到大量权威论文证实,压力大是卒中的十大原因之一。INTERSTROKE是2016年一项覆盖全球32个国家、评估首次中风患者的病例对照研究,覆盖13462例急性中风患者,归因分析出十大卒中危险因素,压力大(包括抑郁)被纳入其中,在中风发作前1小时内,9.2%的患者有过生气或心烦,高压力发生风险比达2.2。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工作压力大、工作紧张的人容易发生缺血性中风,比一般人要高出24%,而工作压力大的女士发生卒中的可能性比压力较低的女士高33%。
压力大不仅容易引发脑卒中,它对身体的危害几乎是“全方位”的,堪比吸二手烟,人体60%~90%的疾病与压力有关。美国哈佛商学院和斯坦福大学共同研究发现,工作要求高使员工被诊断出疾病的风险增加50%,工作与家庭有冲突使健康出问题的风险增加90%,加班导致死亡风险增加20%。研究人员比较发现,压力大导致的健康风险和吸二手烟极为相似。其伤害包括:损伤记忆、胃肠变弱、免疫力降低、容易痴呆、精子质量差、阳痿、严重脱发和各种皮肤疾病。
高血压患者,如果压力大,
其卒中风险大增。
压力也是某些疾病发作的最后一根稻草。对于高血压患者,如果压力大,脑中风风险更高;一项2万例的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接受标准治疗后,其心理应激与首次中风确实存在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压力越大,脑中风越容易发生,心理压力水平较高的患者首次脑梗死的风险会增加45%。背后原因是压力释放儿茶酚胺,抑制纤溶活性,增加促凝因子的产生,并会增加白细胞的生成和释放,促进炎症和斑块进展,增加高血压与糖尿病等疾病本身风险,导致脑梗死风险。
1、压力是每一个人必须面对的。人生存就需要面对一定的压力。适当的压力是解决问题的动力,也是人进步的阶梯。应对压力本质上是一种认知。只有放下它,跳出原来的圈子去审视它,发现自己可以换个角度,换个认知方式,只有认知迭代了,压力才会自然地消解。
2、化解压力的方法。人们总结了很多的方法,包括:听轻音乐、休息、唱歌、深呼吸、多和其他人沟通、增加运动,锻炼身体,正念练习,冥想。这本质上是创造一种条件来改变生活方式,通过方式的改变来改变认知。有其他办法吗?
最好的办法是:充足的睡眠。
面临社会压力,大脑其实会格外想睡觉,以便迅速、高效地缓解压力,减轻焦虑,是这样吗?睡眠真的能降低压力吗?中国董海龙教授课题组和英国课题组合作的课题就从动物实验水平证明了这个猜想,发表于2022年顶尖学术期刊《科学》杂志。研究人员通过动物实验在小鼠的大脑中发现了一组特定的神经细胞,它们会在小鼠遭遇社会压力后被激活,由此增强睡意,而这种恢复性睡眠看起来也确实可以帮助小鼠降低焦虑水平。回到自己“家”里后,受到压力应激刺激的小鼠很快睡着,一睡睡了5个小时,更易进入快速眼动睡眠期(REM)。尽管NREM期变短,但睡眠总时间延长。这意味着,这样深沉的一觉将改善急性社交挫败应激诱发的焦虑。果然,等小鼠睡醒后,研究人员通过行为实验证实,它已经不那么焦虑,血液中的应激激素也安然下降。相反,如果这些小鼠没能好好睡上一觉,比如实验中研究人员反复刺激它们造成睡眠剥夺,那么它们会变得更焦虑,应激激素的水平仍然很高。其中中脑的腹侧被盖区(Ventral Tegmental Area,VTA)——这个脑区在睡眠-觉醒调控中具有重要作用。
我们可以推测:当遭遇急性社会压力,作为一种自我保护,大脑会激活恢复性睡眠,从而应对应激激素水平的飙升,并缓解压力导致的焦虑。这意味着这条神经环路对于促进睡眠和缓解焦虑非常有帮助,也许人们在遭受挫败后通过一场深沉的睡眠来帮助自己恢复身心健康。
压力无疑是造成疾病(如卒中)或亚健康的一个关键因素,自然我们要努力减压,每个人均有自己独特的解压方式,不要让它持续积压,大到不可收拾。因此如果睡眠能够保障的话,压力自然不在话下,不会积压到不可收拾的程度。问题转换成:如何保障良好、足够的睡眠呢?
来源:神介资讯
脑出血发病机制的诊断评估丨2022 AHA/ASA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管理指南
指南共识 | 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临床管理中国指南(2022)
ISC 2022|续写新篇章 —— “替奈普酶”精彩继续……
【视频】肿瘤性病变导致的脑出血,影像鉴别要点解析丨天坛影像病例5
中国卒中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暨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2022第二轮会议通知
ISC 2022前沿速递|应用西洛他唑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卒中二级预防影响的性别差异
二级预防及一级预防推荐丨2022 AHA/ASA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管理指南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