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西院区综合内科,有一位备受尊敬的医者——李慧教授。她以深厚的医学知识,中西医互补的治疗理念,为无数患者带去了健康和希望,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信任。
中国医学论坛报特邀李慧教授设立「慧声心语」专栏,分享高血压、心力衰竭合并胸腔积液、高脂血症、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诊疗的宝贵经验,以及中西医结合的智慧。专栏不仅涵盖实用的健康小贴士,还涉及前沿的医学新知,旨在为广大读者提供权威、专业的心血管健康知识,帮助大家提升健康意识,照亮通往健康的道路。
高脂血症是因多种原因导致脂质代谢紊乱的一种病理状态,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疾病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现代医学中通常以使用药物降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酯(TG)为主要治疗方法。目前,以他汀类药物为首的降脂药物存在作用途径单一、胃肠道不良反应及肝肾功能损伤等不足,而中医药用于治疗高脂血症的历史悠久,通过辨证论治、整体调节,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脂异常状况。
本期李慧教授将从中医治疗高脂血症的优势、常用中药与疗法、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分享,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一、中医治疗高脂血症的独特优势
中医治疗高脂血症具有独特优势:一是标本兼治,通过健脾化痰、疏肝理气、温补肾阳等治法,整体调节脏腑功能,改善脂质代谢及伴随症状;二是多靶点干预,中药复方成分协同作用,通过多种途径调节血脂,副作用小,适合长期调理;三是个体化精准治疗,根据证型“一人一方”,精准改善患者体质;四是外治疗法丰富,针灸、艾灸等非药物疗法可调节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为患者提供多样选择。
中医调脂的"武器库":代茶饮与特色疗法
中医对血脂的调理除了辨证论治给与中药治疗以外,还可以辅以代茶饮,徐徐调之,同时中医的外治法也很有特色。
1.中药代茶饮
山楂丹参饮:
山楂:10克(去核后)
丹参:6克
冰糖:适量(糖尿病患者可省略)
步骤:
1、将丹参提前浸泡2~4小时,以便更好地发挥其活血化瘀药效。山楂去核备用。
2、把山楂和丹参放入养生壶或茶壶中。
3、加入适量的水。
4、开火煮沸后,转小火煮约15~20分钟。
5、关火后滤去汤渣,加入适量的冰糖(糖尿病患者省去)调味。
功效:
山楂消食化积、活血化瘀,能够降低血脂、改善血液循环;丹参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止痛的作用,对心脑血管疾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两者结合使用,可以发挥协同作用,对高脂血症患者具有一定的益处。
山楂荷叶茶:
山楂:10~15克
荷叶:10克
步骤:
1、将山楂和荷叶清洗干净,山楂去核。
2、把山楂和荷叶放入养生壶或茶壶中。
3、加入适量的清水。
4、开火煮沸后,转小火煮约10~15分钟。
5、关火后,静置片刻,让茶叶充分浸泡,然后倒出饮用。
功效:
山楂消食化积、活血化瘀,能够降低血脂、改善血液循环。荷叶清暑、利湿、降浊、降血脂,荷叶中的生物碱、黄酮、有机酸等成分则有助于促进体内脂肪的代谢,起到化脂的作用。二者合用利于降脂活血、消食化积,适合想要减肥、调节血脂、健脾消食的人群饮用。
决明子菊花茶:
炒决明子:10克
菊花:10克
步骤:
炒决明子、菊花放入茶壶,倒入开水,盖茶壶盖,焖15分钟左右,待茶温适宜,即可饮用。
功效:
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降血压,降血脂;菊花清热解毒,清肝明目。二者合用共奏清肝降压、降脂通便功效。
2.针灸特色治疗
针刺
选穴:中脘、足三里、丰隆、内关等。
原理:通过刺激脾胃经穴位(如足三里)增强脾运化功能,促进脂质代谢;丰隆穴属胃经络穴,可化痰降浊。现代研究显示,针刺可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抑制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释放,改善胰岛素抵抗。
电针
原理:在传统针刺基础上叠加脉冲电流,增强对穴位的持续刺激。电针可激活迷走神经,调节自主神经功能,促进脂肪分解酶活性,同时抑制肝脏脂质合成相关基因表达。
艾灸
选穴:神阙、关元、脾俞、肾俞等。
原理:艾灸的温热效应可温补脾肾阳气,增强代谢能力。研究表明,艾灸能升高血清HDL-C水平,并通过调节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通路改善脂质代谢。
穴位埋线
原理:将可吸收线埋入穴位(如天枢、丰隆),产生长效刺激。线体降解过程中持续激活局部免疫反应,促进脂肪分解和代谢,同时调节肠道菌群平衡。
耳穴压豆
选穴:肝、脾、肾、内分泌等耳部反射区。
原理:通过刺激耳部迷走神经分支,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对脂代谢的调控,抑制食欲,减少脂质吸收。临床研究显示可降低血清瘦素(Leptin)水平,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1.辨证施治是核心
切忌盲目跟风网红方剂,需经专业中医师四诊合参。如误将脾肾阳虚者用清热方,可能加重腹泻;气滞血瘀者错服滋补剂,易致胸闷加重。
2.生活方式筑基
治疗期间需配合"三低一高"饮食(低脂、低糖、低盐、高纤维),每日保证30分钟快走或八段锦练习。案例显示,单纯中药治疗配合运动可使降脂效果提升40%。
3.中西医协同增效
对于TC>7.2mmol/L的高危患者,建议他汀类药物联合中药,既可减少西药使用量,又能改善胰岛素抵抗。但需注意:避免同时联用含有不同他汀药物;服用抗凝药物者,慎用活血类中药;治疗期间每3个月复查肝肾功能。
4.疗程管理
血脂调节需要3-6个月周期,症状缓解后仍需巩固治疗。临床数据显示,高脂血症患者通过中药调理3个月后,严格忌口者的临床治愈率达79.2%;若3个月后继续服药并忌口,1年复发率仅为6.0%,而未继续服药或未忌口者,1年复发率显著更高。
5.特殊人群关注
孕妇禁用破血逐瘀类中药;老年人慎用峻下逐水剂;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需控制药液含糖量。
中医对血脂的调理除了辨证论治给与中药治疗以外,还可以辅以代茶饮,徐徐调之,同时中医的外治法也很有特色。
中医调脂不是简单的"草药替代",而是通过多维度干预重建代谢平衡。随着现代研究揭示出"肠道菌群-胆汁酸代谢"等新机制,古老智慧正焕发全新活力。建议患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调理方案,让血脂管理真正实现"治标更治本"。
李 慧 教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西院区综合内科主任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先后师从金章安教授、鲁卫星教授
首届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
首都国医名师冯建春教授
现任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常务理事
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双心医学研究分会副秘书长
北京国际医药促进会会员
擅长调肝理脾法治疗各种内科疾病
特别是中青年高血压以及难治性高血压
心力衰竭合并胸腔积液、冠心病
高脂血症、心律失常、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久咳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西院区综合内科集心血管、内分泌、呼吸、风湿免疫等专业为一体,中西医结合治疗相关疾病,对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糖尿病、肺炎等疾病有比较成熟的诊疗方案。尤其是中青年高血压,难治性高血压,心力衰竭合并胸腔积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久咳等疾病,充分发挥中医特色,疗效突出。综合内科人才培养以专业为基础,以学科交叉为特色,以整体观为导向,培养“以疾病为突破口,以患者为中心”的综合型人才,患者满意度较高。西院区综合内科为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在高血压诊疗方面,除原发性高血压规范诊疗外,还可进行继发性高血压筛查,对初期中青年高血压采用中医治疗方法,针对一些难治性高血压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有较为成熟的经验。 针对糖尿病,对糖尿病前期,初期糖尿病患者采用中药治疗,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均取得了不错的疗效。 综合内科在李慧主任带领下,中西融通,发挥中西医各自优势,以“疾病为突破口, 以患者为中心”,发挥整体治疗观,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医学编辑:中国医学论坛报 梅文秀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