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每日新闻丨地舒单抗重磅登场,在肿瘤骨转移领域高歌猛进

2020-09-23作者:Medical Editor-G资讯

图片9.png


百济神州骨健康论坛

暨2020 CSCO首届骨健康卫星会撷粹


骨骼是晚期恶性肿瘤常见的转移部位,骨转移导致的骨相关事件(SRE)不仅会导致患者的身体功能、生活质量降低,而且会导致死亡风险升高。鉴于此,如何优化恶性肿瘤骨转移的管理、缓解骨转移导致的疼痛,成为目前肿瘤领域关注的热点。9月20日,在本届CSCO年会上,百济神州骨健康论坛暨2020 CSCO首届骨健康卫星会成功召开。会议特邀请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江泽飞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洁教授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叶定伟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多位专家详细讲解RANKL抑制剂及其在多种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进展,令大家对肿瘤骨转移及其管理策略有更加客观及深刻的了解。


图片1.png

江泽飞 教授

图片2.jpg

王洁 教授

图片6.png

叶定伟 教授



RANKL抑制剂:精准强效,对抗肿瘤骨转移


图片4.jpg


骨骼的生长、发育和代谢维持是一个高度调控的过程,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之间保持动态稳定。两种细胞受到多种激素、炎症因子和生长因子的影响,其功能的失衡会导致骨骼异常。北京积水潭医院牛晓辉教授介绍,RANKL与其在破骨细胞前体上的受体RANK结合是破骨细胞增殖、成熟、活化和存活的必要条件。骨保护素是RANK的一种可溶形式,可以干扰RANK/RANKL的结合。OPG/RANKL-RANK骨调节轴是影响骨形成和骨吸收动态平衡的重要途径。在肿瘤溶骨性骨转移的过程中,RANKL表达量增加,从而导致过度骨吸收。地舒单抗特异性靶向RANKL,阻止RANKL活化破骨细胞表面的RANK,抑制破骨细胞活化与发展,减少骨吸收。


基于一系列临床研究的探索,地舒单抗先后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获批用于骨质疏松、实体瘤骨转移、骨巨细胞瘤、恶性肿瘤高钙血症等领域。2019年5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有条件批准地舒单抗用于不可手术切除或者手术切除可能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成人和骨骼发育成熟的青少年骨巨细胞瘤患者。


地舒单抗守护晚期乳腺癌骨转移患者


图片5.jpg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剑教授介绍,在晚期乳腺癌患者中, 骨转移的发生率高达65%~75%。地舒单抗作为骨改良药物在晚期乳腺癌骨转移中的疗效在临床研究中得以证实。


136研究是一项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共纳入2046例晚期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对比了地舒单抗与唑来膦酸的疗效。研究结果显示,地舒单抗组较唑来膦酸组至研究期间首次SRE的时间显著延长(未达到对26.4个月),研究期间多次SRE风险降低23%。在对疼痛的延缓方面,地舒单抗组也显著优于唑来膦酸组,中重度疼痛的出现显著推迟3.9个月。对生活质量的改善同样是地舒单抗组更胜一筹,HRQoL改善的患者比例较唑来膦酸组高10%。


地舒单抗治疗肺癌骨转移获多部指南权威认可


图片7.jpg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赵军教授详细讲解了晚期肺癌骨转移治疗中地舒单抗的疗效。骨骼是晚期肺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骨转移发生率达30~40%。肺癌骨转移多为溶骨型,SRE风险更高,35%以上患者会在骨转移诊断后1~2个月出现SRE。


一项地舒单抗对比唑来膦酸治疗晚期实体瘤及多发性骨髓瘤的Ⅲ期研究中,纳入了1597例患者,其中包含了811例肺癌骨转移患者。在肺癌亚组中,地舒单抗较唑来膦酸显著延长生存期1.2个月(8.9个月对7.7个月),死亡风险降低20%。在整体肺癌患者中,NSCLC尤其是鳞癌患者生存获益最为显著,死亡风险降低32%。此外,在基线无疼痛或轻度疼痛的实体瘤患者中,地舒单抗较唑来膦酸可显著延缓疼痛加重的中位时间(8.2个月对4.8个月)。


目前,地舒单抗在肺癌骨转移中的地位已获得多部指南或专家共识的肯定,推荐其用于延迟SRE的发生。


地舒单抗在前列腺癌骨转移疗效明确


图片8.png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史艳侠教授对地舒单抗在晚期前列腺癌骨转移中应用的探索进行了介绍。她指出,骨骼是前列腺癌最主要的转移部位,高达3/4的前列腺癌患者会出现骨转移。前列腺癌骨转移以成骨性病灶为主,但成骨性改变和溶骨性改变可同时存在。


103研究对比了地舒单抗与唑来膦酸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骨转移的疗效。研究结果显示,地舒单抗组较唑来膦酸组至研究期间首次SRE的时间显著延长(20.7个月对17.1个月),研究期间多次SRE风险降低18%。与此同时,地舒单抗还可同时改善成骨与溶骨骨转换指标,显著抑制mCRPC骨转移。


小结

综上所述,骨骼是多种实体瘤共有且最常见的转移部位,如何处理肿瘤骨转移带来的骨相关事件(SRE)是十分关键的话题。大会主席江泽飞教授指出,目前,RANKL抑制剂地舒单抗在多种肿瘤的骨转移中有了最新进展,期望其能够早日获批多发性骨髓瘤和实体瘤骨转移的适应证,令更多的骨转移肿瘤患者带来获益。


关注肿瘤骨转移

中华骨健康学院扬帆起航


为促进广大溶骨性疾病领域医疗工作者的学习和交流,分享国内外最前沿的肿瘤骨转移相关进展,提高对疾病的认知,提升肿瘤骨转移诊疗水平,中华骨健康学院应运而生。2020年9月19日,中华骨健康学院成立大会于2020CSCO开幕式当天在北京隆重召开,领域内多位专家学者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中华骨健康学院院长、特邀专家团及讲师团代表在会上进行了隆重的受骋仪式。


专家致辞及寄语


微信图片_20200922134806.jpg

大会主席王洁教授:骨转移作为多种肿瘤的并发症,更需要多学科互相交流学习,实现各个瘤种中骨转移的全程管理。也期待有更多的新药应用于骨健康的全程管理,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有力武器。


微信图片_20200922134801.jpg

大会主席江泽飞教授:在孙燕教授的带领下,多位专家多年来不懈努力,共同推动乳腺癌骨转移诊疗的规范化发展。期望未来大家继续探索,造福于乳腺癌骨转移患者。


微信图片_20200922144503.jpg

中华骨健康学院名誉院长、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马军教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指出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需要提高15%,减少肿瘤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中华骨健康学院的成立将会为骨转移的管理提供更多指导。


微信图片_20200922144600.jpg

中华骨健康学院名誉院长李进教授:骨健康对于肿瘤患者至关重要,中华骨健康学院的成立意味着在抗击肿瘤的长征途中,又多了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我们也将继续前行,直至攻克肿瘤


微信图片_20200922134819.jpg

中华骨健康学院院长牛晓辉教授:中华骨健康学院的成立,将在多个学科的共同努力下,以教育和科研为抓手,进一步规范和推动肿瘤患者骨转移的管理,为其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图片1.png

中华骨健康学院院长叶定伟教授:骨转移在泌尿肿瘤十分常见,如何处理SRE十分关键。中华骨健康学院成立后期待与各位专家一起携手共同应对实体瘤骨转移,使患者活得更好、更长。


微信图片_20200922183947.jpg

中华骨健康学院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沈志祥教授:为了在基层医生中更好地普及指南,中华骨健康学院成立,相信未来在学院专家的共同努力下,临床医生的诊疗水平会越来越高。


多维论道,专家共话骨转移患者规范化管理


微信图片_20200922171510.jpg  微信图片_20200922171500.jpg

刘强教授(左)、殷咏梅教授(右)


在大会的“规范先行,未来所向”环节,《乳腺癌骨转移中国专家共识(2020)》正式发布。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刘强教授向大家介绍了《共识》的发展历程,而江苏省人民医院殷咏梅教授则为大家解读《共识》的更新要点。本次共识对乳腺癌骨转移全身治疗与局部治疗的时机和选择进行了更详细的介绍,其中,骨改良药物在《共识》中的地位不断提升,认为需早期用药并贯穿全程,RANKL抑制剂地舒单抗基于研究的显著结果,在2020《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中作为Ⅱ级推荐。


在大会的“多维论道,为规范加Bone”篇章,江泽飞教授还引领多位专家就恶性肿瘤骨转移规范诊疗热点话题进行热烈讨论。多位专家畅所欲言,分享恶性肿瘤骨转移诊疗MDT开展的情况与经验,交流SRE的临床研究价值与临床实践意义,并对新型骨改良药物地舒单抗的临床应用经验和体会展开深入探讨,使与会者受益匪浅。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