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点击进入专题:
作者: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 血管组 颜庭梦 柳叶
血管内治疗作为宽颈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手段之一,具有损伤小、疗效好、恢复快等优势。相较于单纯弹簧圈栓塞,近年来出现的瘤内扰流装置(如WovenEndoBridge,WEB) 能够干扰动脉瘤瘤颈部的血流进入瘤内,并可加强瘤壁强度,克服了传统血流导向装置的缺点,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WEB装置中微导管直径的大小也从0.033英寸逐渐缩小至0.017英寸(即WEB 17),用于治疗更小的动脉瘤。作为一项前瞻性、观察性、欧洲多中心的单纯病例研究,CLEVER研究旨在探讨WEB 17装置在治疗单个(破裂/未破裂)的颅内分叉动脉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该研究的纳入标准:
1.未接受过治疗的颅内分叉处囊状动脉瘤患者(破裂/未破裂);
2.对于破裂的动脉瘤患者,另需满足:Hunt-Hess 评分≤3分,且治疗前6小时检查未发现再出血的条件。
主要研究终点分为安全性终点及有效性终点:
安全终点:
1.术后三十天内的任何死亡或卒中事件;
2.术后一月至一年内的同侧卒中事件或神经系统相关的死亡。
有效性终点:
动脉瘤栓塞术后1年的有效闭塞(adequate occlusion)比例(注:有效闭塞包括完全闭塞complete occlusion和颈部残留neck remnant)。
CLEVER研究最后在欧洲17个中心纳入160位受试者,包括100位未破裂的动脉瘤患者,60位破裂的动脉瘤患者。治疗的动脉瘤颈宽大小平均为3.5 mm,瘤囊大小平均为5.0 mm。大部分动脉瘤位于前交通动脉和大脑中动脉分叉处(70%)。
安全性终点显示有与WEB相关的卒中事件发生率0.6%(1/163),没有WEB相关的死亡事件发生。一年随访出血性事件方面,有2例出血相关事件发生,但未产生临床影响。有效性终点显示约83%的病人达到了有效闭塞,62.9%的患者在首次治疗后达到完全闭塞。对于破裂动脉瘤亚组的病人也达到了86.6%的有效闭塞以及73.1%的完全闭塞率。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