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在肿瘤治疗之路上,患者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为了帮助一线临床医生以更加科学、高效的方式向患者传递疾病知识,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壹生资讯-肿瘤频道”特开设“临床三件套之患教跟我学”专栏。本专栏汇集丰富多样的肿瘤科普文章以及易于患者理解的教育内容,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实用的患者教育资源库,促进医患之间的有效沟通,携手患者共赴健康之旅。
本期带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整理的伴侣不幸得了癌症,你应该这样去陪伴→期待与大家一同学习!
伴侣支持
《复见余生》纪录片中一位30岁女性患者面临着相当复杂的情境——结直肠癌肝转移,需要做分期手术才有可能搏得一线生机。然而,分期手术对她的身心都将是极大的挑战。结直肠癌全球每年新发病例193万,其中肝转移病例96.5万。10年前,确诊肠癌肝转移对患者来说相当于被判“死刑”。这是一场与癌症的“拉锯战”,整个过程她几乎随时处于“备战状态”。面对癌症她会恐惧,不能孝顺父母她会内疚,不能陪伴子女她充满了不安与遗憾。
与此同时,她的丈夫作为伴侣和照护者,也面临着家庭剧变的压力。这份压力中有目睹妻子忍受病痛的不忍、照顾妻子精神和体力的透支、独自承担医疗费用和家庭经济压力的重担。即便如此,在整个抗癌过程中他还是给予了患者无微不至的照顾和精神支持。
拍摄结束时,他们与肿瘤斗争的生活仍在继续。
(1)需要充满同情而不是多愁善感
(2)需要切实可行而不是铁面无情
(3)需要在看似一片漆黑时传递希望
(4)需要愿意倾听
(5)需要知道什么时候应该保持沉默、什么时候应该寻求帮助
(1)学会接纳
患者在面临检查、手术、化疗等抗癌过程中会感到痛苦,情绪和行为往往波动较大,作为伴侣要学会接纳。
(2)学会鼓励
要避免责备式的鼓励,如:“你不要太担心,要想开一点啊”和“我知道很痛苦,你坚强一点”,这些看似鼓励的话语往往会传递给患者否定的信息。可以尝试正向的鼓励,如:“不要担心,我会一直陪着你”、“我知道你很难受,可以和我说说吗?”以及“你要是想哭,就在我怀里痛痛快快哭出来吧,我就在你身边”等等。
(3)学会非语言类安慰
通过适当的肢体安慰,如:拍拍后背、拥抱一下、握住对方的手。通过恰当的表情安慰:如:一个微笑、深情的注视。
(4)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癌症患者伴侣的压力并不比患者本人少,因此除了要照顾和陪伴患者之外,也需要学习调节自己的情绪,尽量避免在患者面前表现出慌乱和紧张,与患者更平和地相处,帮助患者平静下来。
(1)坚持陪伴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陪伴在患者身边,与他/她聊天,细心地照顾他/她,让他/她感受到你的爱。癌症是慢性病,要有长期作战的准备,要把抗癌生活常态化,家庭氛围轻松一点,避免事事关联疾病,时时提及疾病。
(2)坚持学习
由于对医学知识了解不够,许多人常常“谈癌色变”,对疾病治疗的信息也比较匮乏。因此患者和伴侣都要通过正确途径去了解和学习疾病知识,对自身疾病有一个科学的认识,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疗。
(3)坚持行动
伴侣需要鼓励患者行动起来。对一些患者来说,最难的不是渡过手术、渡过化疗,而是在阶段性治疗完成之后重新振作起来。伴侣要帮助患者重拾兴趣爱好,可以加入一些互助团体,做一些力所能及帮助他人的事情等等。其实疗愈别人的同时也会疗愈自己。
给患者一个释放情绪的出口。让患者能把情绪和想法说出来、表现出来。倾听患者,给他/她们更多关怀。如果患者的不良情绪始终无法缓解,请陪伴他/她寻求专业医务人员的帮助。
给自己一个释放情绪的出口。作为患者的爱人和照护者,会面临心身压力和经济压力。容易产生抑郁、焦虑、失眠等不良情绪和心理问题。就像一个深陷泥潭的人,是无法把另一个深陷其中的人救出来的。因此伴侣也需要一个缓解不良情绪和压力的出口。
“没事的,放宽心。”“乐观点,一切会变好的。”
癌症患者的伴侣,很容易有这样的表达,但这些话语可能恰恰帮助不大。焦虑、抑郁甚至绝望,都是癌症患者会经历的情绪困境。理解,是指理解他/她在抗癌过程中的想法。想要安慰,首先要了解和理解患者是恐惧死亡,还是害怕未知的治疗;是担心给家人带来经济和护理的压力,还是担心会被“抛弃”。作为伴侣理解患者所思所想,才能更好地给予支持。
目前,已有许多先进的医疗技术应用于癌症临床治疗中,精准放疗、靶向治疗等方法为癌症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根据国家癌症中心统计数据,随着我国医疗质量和诊疗能力的提升,恶性肿瘤五年生存率已从十年前的30.9%提升到40.5%,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恶性肿瘤五年生存率达到了71.3%。正是医疗水平的提升,片中的患者即便病情反复,也没有放弃对生命的坚守。
“用真实化解恐惧,用理性开解迷茫,用人性安抚绝望”。在他/她们的故事里我们看到医学进步,为患者的生命带来一线希望;看到抗癌过程中,患者与家人相依相守的人性光辉。正如导演秦博所说“中国人的感情是内敛的,而在医院这个特定的场所中,中国家庭中复杂而浓烈的情感会穿透出来”。
愿这人性之光,
穿破头顶的阴霾,
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来源: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