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2023年12月26日,抗PD-1单抗药物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围手术期治疗,继之特瑞普利单抗单药作为辅助治疗,用于可切除ⅢA-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成人患者新适应证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再次丰富NSCLC临床治疗武器库。值此重要之际,中国医学论坛报社特邀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接受访谈,畅谈NEOTORCH研究临床意义及NSCLC前沿进展等问题。现整理访谈精粹,以飨读者。
专家简介
吴一龙 教授
肿瘤学教授,博士生导师,IASLC杰出科学奖获得者
广东省医师协会(GDMDA)会长
广东省人民医院(GDPH)首席专家
广东省肺癌研究所(GLCI)名誉所长
中国胸部肿瘤研究协作组(CTONG)主席
2018-2023年临床医学领域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2020年世界肺癌大会(WCLC )主席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前任理事长,现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医者利器 患者福音
NEOTORCH创新之火,点燃患者生存之光
NEOTORCH研究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Ⅲ期临床试验,评估了围术期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后特瑞普利单抗巩固治疗,对比围术期单纯化疗治疗可手术 NSCLC 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创新性的采用“3+1+13”围术期免疫治疗新模式,即术前 3 周期的特瑞普利单抗+化疗进行新辅助治疗,术后继续采用 1 周期特瑞普利单抗+化疗进行辅助治疗,以及 13 周期特瑞普利单抗巩固治疗,打通了围术期免疫治疗的前后通道,实现了可手术NSCLC患者术前新辅助治疗和术后辅助治疗的全面覆盖,为中国NSCLC围术期免疫治疗带来新的选择。
于临床医生而言,特瑞普利单抗新适应证的获批为NSCLC围术期免疫治疗带来新的有利武器,也启发了临床医生对于免疫治疗在NSCLC领域持续探索更多的治疗模式和治疗方案。
于患者而言,每一个全新的治疗选择都象征着新的生存希望。NEOTORCH研究作为首个纳入全部中国人群,也是目前纳入中国最大样本Ⅲ期NSCLC患者的围术期前瞻性Ⅲ期临床研究,其中期分析结果令人瞩目。结果显示,接受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围术期治疗的患者,疾病复发、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高达60%,同时主要病理缓解(MPR)比单纯化疗提升近6倍,病理完全缓解(pCR)提升25倍。这一创新模式,为我国Ⅲ期NSCLC患者更好的生存获益和更多的治愈可能,点燃了生命之光。
NEOTORCH研究成功打响了围术期免疫治疗“三明治”模式的第一枪,其获批适应证不仅仅体现了对国产原研药品的高度肯定,更是对中国药企在创新研发领域不懈努力的积极回应。相信未来,中国创新药企将以更高品质创造出更加贴合中国患者临床和用药心声的良心好药,不断丰富临床医生手中的治疗武器,实现患者更好的生存获益。
机遇来临 挑战仍存
NSCLC围术期免疫治疗诸多困难亟待攻克
外科手术切除辅以围手术期综合治疗是早中期NSCLC的主要治疗手段。近年来,免疫治疗在NSCLC围手术期广泛应用,显著提高了患者生存率,但仍存在诸多尚未解决的临床问题。
首先,NSCLC围术期治疗中减量治疗理念的关键意义值得深入探讨。目前,多项研究显示新辅助/围术期免疫治疗优于单独术后辅助免疫治疗,在此基础上,减量治疗概念的实施或许将以更短周期、更低毒性为患者带来更多的生存获益。
其次,PD-L1虽然是现阶段最佳的生物标志物,但在围手术期尚不能够预测患者的预后,亟需新标志物的发现。液体活检ctDNA可评估可手术NSCLC患者是否仍存在分子残留病灶(MRD),以预测患者疾病复发和远处转移风险,这提示,MRD检测对于预测新辅助治疗后的疗效可能有重要价值,未来应继续探索MRD监测融合到早期肺癌个体化治疗的新策略。
最后,虽然目前NSCLC围术期治疗有多种模式共存,但适用于不同患者人群的最优治疗模式还未有定论。今后的临床研究需要把这一问题进一步细化,真正做到精准的个体化治疗,明确从新辅助治疗、“三明治”模式治疗、单纯辅助免疫治疗等治疗模式中获益的精准人群,找到围手术期NSCLC最佳的获益人群和最佳的治疗方案。
中国方案,智领全球
期待本土创新药企持续向全球递出崭新的“中国名片”
近年来,我国逐渐改变了过去以仿制药为主的局势,打破了抗肿瘤新药被国外垄断的壁垒,从过去第三梯队的“跟跑者”,一路超越成为现在第一梯队的“并跑者”,充分展现出了中国医药创新强国的姿态。
长远来看,创新药企业想要取得更突出的成绩,“出海”是一道必选题。而在全球制药市场上,“质量”才是金标准,未来创新制药企业应带领团队持续扎根在肺癌领域里,秉持开拓疗效与安全并重的新型治疗方案的决心,开发更多first-in-class原创新药。同时应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在临床试验及实践的验证下,筛选出更多真正适合中国疾病谱,更适合国人治疗的方案,为患者提供更多优质的选择,继续向全球递出“中国名片”。
在肺癌诊治的创新之路上,不光有医药企业拼搏的身影,中国研究者坚实的脚步也有力地推动了肺癌研究的发展,贡献了多项杰出研究,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中国印记。值得一提的是,ADAURA研究、CTONG1104研究和ALINA研究实现了NSCLC围手术期靶向治疗的重大突破,此次NEOTORCH研究则提供了免疫治疗在围手术期的应用证据。未来,中国研究者应和本土创新药企强强联手,跟进时代发展潮流,综合运用影像学、分子生物学和人工智能等方法来辅助正确的判断和决策,同时将多学科诊疗模式融入到日常诊疗当中,持续为国内肿瘤患者带来更多的福音,推动实现肺癌的慢病化管理,带领患者走向治愈之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