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2024 ELCC】王长利教授:强效缓解缩瘤,减少手术创伤,RATIONALE-315研究打造最佳手术拍档

2024-03-25作者:贺鹏资讯





在2023年10月的ESMO大会上,RATIONALE-315研究以40.7%的pCR率惊艳亮相;随后在2024年2月的ESMO Plenary上公布了患者的生存数据,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将疾病进展/复发风险降低44%,为可手术NSCLC患者带来治愈新希望。对于外科医生而言,新辅助治疗后手术的顺利开展也一直都是围术期治疗高度关注的问题,在刚刚结束的2024年ELCC大会上,RATIONALE-315研究中患者的手术结果正式公布,证实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新辅助治疗有望减少手术创伤,成为手术治疗最佳拍档。本报有幸邀请到RATIONALE-315研究的Leading PI、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王长利教授,为大家深入剖析RATIONALE-315研究患者手术结果对于临床实践的启示和意义。









王长利教授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肺部肿瘤科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外科教研室主任

天津市肺癌诊治中心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

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肿瘤学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CSCO非小细胞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RATIONALE-315研究设计及数据发布 

RATIONALE-315研究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Ⅲ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估可切除Ⅱ-ⅢA期NSCLC患者接受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含铂双药化疗“新辅助+辅助”围术期免疫全程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共入组453例患者,目前已达到主要研究终点MPR和EFS(图1)。

1 RATIONALE-315研究设计

2023年ESMO大会报道了病理缓解数据,显示替雷利珠单抗+化疗显著提升MPR率(56.2% vs 15%,P<0.0001)和 pCR率(40.7% vs 5.7%,P<0.0001);2024年ESMO Plenary大会公布了生存数据,显示替雷利珠单抗+化疗显著降低疾病复发和进展风险(EFS HR:0.56,95% CI: 0.40-0.79)。而在2024年ELCC大会上,则进一步公布了患者的手术结果(图2)。

2 RATIONALE-315研究数据发布





替雷利珠单抗+化疗新辅助治疗强效缩瘤有望提高微创手术率,减少手术创伤;降低全肺切除率,提高肺叶切除率,保留更多肺功能 

RATIONALE-315研究显示替雷利珠单抗+化疗对比化疗围术期治疗,患者接受微创手术的比例更高(60% vs 50%),接受开胸手术(34% vs 41%) 和微创转开胸比例(6% vs 9%)更低(图3)。

图3 围术期免疫治疗Ⅲ期研究手术方式汇总

替雷利珠单抗+化疗对比化疗围术期治疗全肺切除比例更低(8% vs 12%);肺叶切除比例更高(71% vs 61%),与全肺切除相比保留了更多肺功能(图4)。

 图4 围术期免疫治疗Ⅲ期研究手术类型汇总

替雷利珠单抗+化疗组71.2%的高客观缓解率(对照组 55.1%)提示在术前为患者带来良好的缩瘤效果,因而使更多患者接受了创伤更小的微创手术,有望保留更多肺功能,有助于患者术后身体功能的恢复,提升生活质量(图5)。

 图5 围术期免疫治疗Ⅲ期研究ORR汇总




替雷利珠单抗+化疗新辅助治疗不影响手术时机,不延长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手术可行性高、根治性切除率高

替雷利珠单抗+化疗和化疗组手术延期的发生率分别为16.3%和12.7%,其中因为AE导致手术延期的比例仅为6.3%和3.5%,且大部分延长时间都不超过2周,末次新辅助治疗至手术的中位时长两组分别为5.5周和5.3周,表明替雷利珠单抗新辅助治疗基本不会影响手术时机。从手术操作时间来看,试验组和对照组中位手术时间基本一致(中位值:162min vs 168min),住院时间两组患者中位值均为7天,表明替雷利珠单抗新辅助治疗并未延长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图6)。

围术期免疫治疗Ⅲ期研究手术时机、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汇总

在RATIONALE-315研究中,替雷利珠单抗+化疗组手术率为84.1%,明显高于化疗组的76.2%,因新辅助治疗相关原因(疾病进展/不良反应)导致未手术的比例仅为5.4%。试验组和对照组均实现高根治性切除率,分别为95%和93%(图7)。

注:根治性切除率:指R0切除率

围术期免疫治疗Ⅲ期研究手术率和根治性切除率汇总





替雷利珠单抗+化疗新辅助治疗安全可管理,不增加手术相关AE

手术相关AE的发生率两组患者相似,分别为63.7%和61.3%,且大部分为1-2级,≥3级手术相关AE分别为11.1%和15.6%,提示替雷利珠单抗+化疗新辅助治疗安全且可管理,并未增加手术相关AE(图8)。

图8 围术期免疫治疗Ⅲ期研究手术相关AE汇总


专家点评

王长利教授:

近几年来NSCLC围术期免疫治疗的热度不断升温,随着多项Ⅲ期研究的成功,证实围术期免疫治疗能够在手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患者生存。而对外科医生而言,新辅助免疫治疗对手术有哪些积极的帮助,是否会影响手术难度,增加术后并发症是广泛关注的临床问题。

本次RATIONALE-315研究报道了手术类型和手术方式结果,提示替雷利珠单抗+化疗新辅助治疗潜在能够助力外科手术,降低手术创伤,保留更多肺功能:

微创手术比例更高(60% vs 50%)

开胸手术比例更低(34% vs 41%)

微创转开胸手术比例更低(6% vs 9%)

全肺切除比例更低(8% vs 12%)

肺叶切除比例更高(71% vs 61%)

本次RATIONALE-315研究报道了手术时机、手术时间和手术相关AE结果,提示替雷利珠单抗+化疗新辅助治疗并不增加手术风险,安全性可控:

手术延迟发生率(16.3% vs 12.7%),手术时间(162min vs 168min),住院时间(7天 vs 7天)相近

手术相关AE相近(任意:63.7% vs 61.3%;≥3级:11.1% vs 15.6%)

新辅助治疗的目的之一是期望在术前实现缩瘤降期,以缩小切除范围,降低手术难度或创造手术机会。RATIONALE-315研究的高ORR表明替雷利珠单抗新辅助治疗有着良好的缩瘤效果,因而我们看到替雷利珠单抗+化疗组有更多患者接受了创伤较小的微创手术,更少患者接受了全肺切除,更多患者接受了肺叶切除,保留更多肺功能,有助于患者术后功能的恢复,这些是新辅助免疫治疗对手术所带来的潜在正向影响。

既往RATIONALE-315研究报道的数据已证实替雷利珠单抗+化疗围术期治疗可有效保证手术率(84.1% vs76.2%),显著提升病理缓解(MPR率:56.2% vs 15%;  pCR率:40.7% vs 5.7%),显著降低疾病复发与进展风险(EFS HR:0.56,95% CI: 0.40-0.79),且使用安全便捷(术后400mg 每6周一次给药方案不增加安全性风险)。而此次手术结果的公布,证实新辅助免疫治疗对于手术有积极影响,且不增加风险,无疑给外科医生进行免疫新辅助治疗带来更大的信心,助力围术期免疫治疗最佳解决方案的打造。未来,我们还将围绕RATIONALE-315研究进行更多的探索性分析,希望能对围术期免疫治疗领域未解的问题如疗效预测,优势人群筛选等给出解决方案,推动围术期NSCLC患者生存再上新的台阶。

(本文涉及研究为非头对头研究,数据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C. Wang, et al. 2024 ESMO PLENARY

2. C. Wang, et al. 2024 ELCC

3. H. Wakelee, et al. N Engl J Med, 2023 Aug 10;389(6):491-503

4. T. Cascone,et al. 2023 ESMO

5. J. Heymach, et al. N Engl J Med, 2023 Nov 2;389(18):1672-1684

6. P. Forde, et al. N Engl J Med, 2022 May 26;386(21):1973-1985

7. S. Lu, et al. JAMA, 2024 Jan 16;331(3):201-211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