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目前我国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高达50.9%,如果不及时有效治疗将会诱发或促进200多种疾病的发生或发展。一胖生百病,所谓“代谢健康型肥胖”只不过是暂时无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而已。
临床上,肥胖患者一旦合并脂肪肝,不管是否还有其他代谢心血管危险因素,都将显著缩短患者寿命。
就消化系统疾病而言,除了脂肪肝以外,超重和肥胖还增加胃食管反流症、反流性食管炎、习惯性便秘、结肠多发憩室、胆囊胆固醇结石、胆囊炎、胆管炎、胰腺炎以及结直肠息肉和多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病风险。
为此,需要提高超重和肥胖人群的疾病认知水平并动员患者尽早参与体重管理行动,强化生活方式干预举措,必要时应用减重药物,并动员内科治疗无效的患者接受代谢手术。
目前常用的减重药物主要是以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及以其为基础的双激动剂和三激动剂,例如:司美格鲁肽、利拉鲁肽、替尔泊肽、玛仕度肽。对于肥胖合并代谢功能障碍和脂肪肝的患者,这些减重药物不但可以显著降低患者体重,减少腰围,还可降压、降脂、降糖、降尿酸,并可以降低血清转氨酶和改善脂肪肝,长远看来对心血管系统和肾脏也有获益。
然而,肥胖患者使用“减重针”后,40%~70%的人可能会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
恶心:恶心是使用“减重针”后最常见的症状,尤其是在治疗的最初4~5周,随着身体对药物的适应,恶心的症状会逐渐好转。在使用“减重针”30分钟后,吃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如饼干、苹果、薄荷、生姜或姜茶等,有助于缓解恶心,同时避免闻可能加重恶心症状的强烈气味(如汽油味、烟草味等)。如果恶心仍无法缓解且程度严重,特别是合并呕吐时,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缓解恶心和呕吐症状,以免诱发食管下段贲门黏膜损伤甚至消化道出血。
呕吐:少数人用药时除恶心外还会出现呕吐,建议用药后避免进食过快和过饱。呕吐症状持续数天是用药后的正常反应,可以适当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但应避免一边吃饭一边大量喝水,可以选择饭前或饭后30~60分钟之间缓慢喝水,并少食多餐。如果呕吐时间持续超过8天,或出现头晕、意识模糊和疲劳乏力,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止吐药/促胃动力药物。
腹泻:一般在治疗最初4周内开始出现腹泻,之后发生率逐渐下降,症状一般持续3天左右。出现腹泻后,应注意充分补水,可以喝柠檬水、苏打水,避免喝乳制品、咖啡等。减少高纤维素食物的摄入。必要时使用益生菌或止泻药对症治疗,严重时需咨询医生或就医治疗。
总之,应用“减重针”治疗期间,常见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及脱水。这些不良反应往往是暂时的,通常程度较轻,一般可以通过改变饮食和生活习惯来改善。
严重的呕吐和腹泻可能会引起脱水、低血压,临床表现为没有精神,全身无力,口渴、头晕、尿少等症状。为此,在出现呕吐和腹泻等症状的时候,要注意补充水分,可以喝含电解质溶液。若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需要及时去医院,进行静脉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
此外,超重和肥胖患者往往腹部内脏脂肪增多,腰围增大,常伴有胃排空延迟、肠蠕动减慢等胃肠动力障碍的表现。应用“减重针”后腹胀等症状常会加剧,甚至诱发胃轻瘫、假性肠梗阻等表现。为此,需要接受胃肠镜检查者应暂停使用“减重针”,以免影响胃肠检查和增加并发症。
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施漪雯 范建高
来源:爱肝联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