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人物】李舜伟:用“三板斧”敲出一片天

2018-07-12作者:向前看资讯
神经内科

2018年,中国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间,改革为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推动着中国医学的进步。《中国医学论坛报》特别策划《中国医学进步40年》特刊,透过一个个重要时刻的记录、一位位医学大师的讲述和一项项医学突破的回顾,展现中国医学发展带给世界的惊喜!

5月,初夏的北京还存有一丝清凉,青砖绿瓦的北京协和医院老楼在繁华的王府井商业街区中尤显特别。走进主楼,顿时环绕在消毒药水的熟悉气味中,穿过高高的回廊,我们在神经内科医生办公室如约见到了李舜伟教授。81 岁的李老精神矍铄,谈吐间思路清晰,提及从业六十年来的变迁时感触颇深。摄像机安静记录着这次采访,我们也跟随李老进入到他对过往的回忆之中……

BaiduShurufa_2018-7-12_15-44-39.png李舜伟教授

从一门职业到一份事业,这条路他走了一个甲子

“其实,我最初的志愿是做一名工程师。”李教授在谈及怎样踏上从医之路时这样说到。高考前夕,由于体检时查出身体不适合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在和老师、家长商量后,李教授将大学志愿改为了医科,并且在生物老师对课业突击辅导帮助下顺利考入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虽然早期对医学专业一直提不起兴趣,但在大学三年级时接触了临床科目,再加上授课老师的生动教学,李教授开始主动学习相关课程,并在1958年以全部5分的成绩毕业并被分配到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从此开始了至今六十年的临床医疗职业生涯。

刚到神经内科,诊疗条件十分简陋,李教授回忆道:“这个学科就是依靠叩诊锤、音叉和大头针这三个重要工具一步步走来的。那时候X光机只能检查到头颅像,更多的诊断需要依赖于我们的头脑对神经解剖、神经生理、神经病理生理等知识的掌握,去判断疾病的位置和性质,这在当时真的很难。医生的临床逻辑思维能力和学术修养一个都不能少。”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逐渐引进了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技术,脑部和脊髓的疾病能通过影像学检查进行印证,这为神经学科疾病的诊断提供了便利,但同时对年轻医生也带来了弊端,李教授为我们讲述了下面这个病例。

“ 最近我去某地会诊时遇到这样一位患者,发病时先是左半身无力,十分钟后右半身也开始无力,当地医生根据脑部的影像学结果初步诊断为脑梗塞。我就询问这位患者有没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有没有‘三高’?之后考虑他是身体双侧均有表现,再结合脑部磁共振图像中斑点的显示是分散的这一点,我判断这应该是脑干或者脊髓的问题。于是又加做了颈椎的磁共振,最终这位患者诊断为颈椎病,是颈椎椎间盘突出压迫到了脊髓而出现了症状。”李教授把临床医生比作“侦探”,任何时候都要有怀疑的精神以及冷静的分析,抽丝剥茧,将证据不断拼接,最终找出疾病“ 真凶”。在此过程中,缜密的临床思维和扎实的基本功不可或缺,这也是成为一名称职医生的基础。

BaiduShurufa_2018-7-12_15-49-13.png早年李教授在医院查房

基本功:从书本中得来,在实践中积累

有不少年轻医生认为现在有精度很高的检查、检验方法,为什么就不能享受科技进步带给我们的成果,还要“苦哈哈”地在枯燥的基础知识中“浪费时间”?可李教授却不认为医学几百年传承的经验已经过时,相反,养成了系统而全面的临床思维能力在关键时刻可以帮助我们查缺补漏、甚至闪现出“火花”,从而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那么基本功如何积累?具体来说,首先疾病的基础理论必须要牢牢记住,询问病史要尽量详细,查体也要系统全面,不能因为不是神经系统的检查就可以草草了事,李教授强调了这个原则。

“比如在查房的时候,我经常会问患者来自哪里,有一次问到一位河南的患者,我就继续追问,是河南哪里?开封还是洛阳?这时就有医生质疑说问这个有用吗?我就解释,神经科疾病的患病人群中有一类特殊人群,他们是有着犹太血统的,而河南就有犹太人的后裔,确认这点对疾病的诊断是有益处的,追根溯源很关键。”接着,李教授又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有一位长期外派到香港工作的50多岁银行高管,入院时主诉下肢无力。我在查房的时候就问了他长期住在哪?出差环境怎么样?干净不干净?他说绝对干净,都是五星级宾馆。我说是问你的个人性生活干净不干净?他说,你让我想一想。”李教授立即判断这里面有问题。因为一个人性生活是否检点是不需要想的,如果没问题会当场否认。果不其然,检验结果显示梅毒反应强阳性,他的下肢问题就是因此造成的,可见细致的问诊是多么重要。收集完临床资料,接下来就是思考和琢磨为什么有这个表现?和检验检查结果对应的上吗?哪里解释得清楚,哪里又说不通?李教授认为从刚踏入临床的时候就应该要养成这种思维习惯,这样才能在日后高强度的临床工作中做到信手拈来。


“到您这里看病很有收获”是对医生最大的褒奖

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李教授也发现医生们对医学人文的关注依旧不足。他在走访基层医院的过程中注意到,一线医生仅仅让患者知道要用哪个药是不够的,教患者怎么用好这个药更为重要。医患沟通可以先从加强对患者的解释工作和让患者有所收获做起,有时候患者一句“到您这儿看病还是有点收获的”,李教授就会倍感欣慰。

李教授坦言自己对医学人文的理解也是不断摸索过来的。在临床实践中,李教授意识到心身疾病常常密不可分、相互作用,比如一些患者本身患有器质性疾病,但同时也会有心理问题。后来成立的心理生理会诊中心以及由此衍生的心理医学科都实实在在地解决了不少这类患者的实际问题。

同时,在早年赴美留学期间,李教授对神经精神学科另一重要疾病——抑郁症也有了重新认识。回国后,他和国内很多优秀的精神科专家一起,共同致力于改进国内精神科,特别是抑郁症的诊断标准。经过多年努力,现在我国对抑郁症的诊治上了一个新台阶,李教授也因此获得了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分会授予的特殊贡献奖。如今,已经81岁高龄的李老依旧活跃在临床一线,他所关注的睡眠问题更是融医学与人文的典型代表,李教授认为对失眠患者的治疗,人文关怀的作用甚至大于药物作用。

BaiduShurufa_2018-7-12_15-51-35.png李教授在贵阳预防脑血管病义诊现场为患者进行解答

结语

回溯往事,李教授感慨最想回到中青年时代,“从1983年到1986年到美国学习和之后回国的一段时间,我写了很多文章,那时候觉得很充实。如今,虽然身体已不如以往,但我仍然想尽己所能,多做些事情。”当问到如何看待医学未来的发展时,李教授说:“随着高科技和医学的快速发展,很多景象是我们这一代人所不能想象的。人工智能技术方兴未艾,人们已经在探讨如何替代医生的劳动。”但是,基本功、临床思维、人文素养作为临床诊治的“三板斧”,依旧是李教授希望年轻医生切切实实践行的重要内容,这一点不论时代怎么变化,都要牢记于心。

本文由《中国医学论坛报》记者 赵薇 采写,版权归中国医学论坛报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获取《中国医学进步40年》100版特刊珍藏版,点击以下链接识别小程序码进入中国医学论坛报微信公众号订阅特刊纸质版,

WechatIMG1.jpeg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