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牙髓卟啉单胞菌

2021-11-08作者:论坛报木易资讯
感染非原创

病情播报

患儿,男,10岁,主“发热2天,左眼球突出1天”入院。既往有根尖脓肿病史,曾行口腔治疗。眼眶CT及MR均提示左侧眼球明显突出,左眶内蜂窝织炎。脓液培养提示星座链球菌,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提示牙髓卟啉单胞菌(序列数563817)、星座链球菌、口腔普雷沃氏菌、口腔消化链球菌、微小单胞菌、龈沟产线菌等。诊断眼眶蜂窝织炎、眼眶脓肿。积极行鼻内镜下左侧眼眶减压术+全组鼻窦开放术+鼻窦药物支架置入术,美罗培南联合万古霉素抗感染、甲泼尼龙抗炎及眼部局部治疗。患儿术后体温正常,局部症状逐渐好转。



牙髓卟啉单胞菌

一、概述

牙髓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endodontalis,P. endodontalis),属于卟啉单胞菌属,曾被称为牙髓类杆菌,可从受感染的牙根管或牙髓来源的黏膜下脓肿中分离出来,能够引起牙髓相关的感染。其存在与牙髓的急性感染关系密切,同时也是牙源性感染(包括牙源性脑脓肿、牙源性颌面感染等)、慢性鼻窦炎的重要致病菌之一。


二、微生物特征

牙髓卟啉单胞菌是一种革兰阴性、产黑色素、无芽孢、无运动性、专性厌氧棒状杆菌或球杆菌,肉汤培养基中多为单个存在,大小约0.4~0.6*1.0~2.0μm。于厌氧血清琼脂培养基上可形成直径1~2mm,表面光滑有光泽的非溶血性完整圆形菌落,培养7至14天可出现深棕色或黑色色素沉着。


三、致病特性

牙髓卟啉单胞菌的致病特性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

1.内毒素(脂多糖 LPS):其首先可与免疫防御细胞膜上受体(如CD14)结合,刺激细胞分泌大量致炎因子,如TNF、IL-1、IL-6、IL-8、CSF等,引起免疫病理损伤,其次可通过LPS结合蛋白介导机体对LPS的反应,也可直接通过细胞毒作用产生损伤。

2.蛋白酶:牙髓卟啉单胞菌产生的蛋白酶可引起牙髓根尖周组织的坏死、变性及骨组织破坏。

3.荚膜:荚膜可通过水解包括IgG、IgM、IgA、补体C3、C5及结合珠蛋白在内的多种蛋白质,产生抗宿主吞噬作用,降低血清敏感性、提高毒力。

4.代谢产物:牙髓卟啉单胞菌可生成多种对人体细胞生长起抑制作用的代谢产物,其中包括丙酸盐、丁酸盐。


四、临床致病性

(一)口腔感染:牙髓卟啉单胞菌最主要引起慢性根尖周炎或牙髓炎,但在部分牙周源性牙周牙髓联合病变中也可检出。


(二)口腔外的感染:为混合感染的致病菌之一,目前尚未有牙髓卟啉单胞菌单独所致口腔外感染的病例报道。

1. 脑脓肿

牙源性感染是脑脓肿的重要感染源之一,在既往以培养方式确定的脑脓肿致病菌的报道中,未有卟啉单胞菌的报道。但是近年来,应用16s rRNA扩增或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mNGS),已在脑脓肿发现了牙髓卟啉单胞菌作为混合感染的病原菌之一。Peter M. Keller的研究中纳入了2例培养阴性的脑脓肿患者,患者的脓液经16s rRNA PCR扩增均为具核梭杆菌和牙髓卟啉单胞菌的混合感染。Hansen KH在他们的研究中连续纳入了36例脑脓肿病例,其中10例为牙源性脑脓肿,这10例牙源性脑脓肿患者的脓液经16S/18S rRNA测序发现,8例为混合感染,混合病原菌从2种到9种不等,混合感染的8例病例中,3例包含牙髓卟啉单胞菌。Eric Heintz在2019年报道了1例口腔来源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该患者脑脊液涂片可见多种细菌混合感染(图1),但培养阴性,通过mNGS确定为牙髓卟啉单胞菌、核梭杆菌、星座链球菌、普雷沃特菌和微小单胞菌的混合感染。


2.慢性鼻窦炎

急性鼻窦炎和慢性鼻窦炎的病原分布有较大差异,急性化脓性鼻窦炎中,最常分离的细菌包括:肺炎链球菌、卡他莫拉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化脓性链球菌等,但在慢性鼻窦炎患者中,厌氧菌的分离比例明显增加(图2),在慢性鼻窦炎的患者中,普雷沃氏菌和卟啉单胞菌分离率接近50%及50%以上(表1)。


3.肺部感染

卟啉单胞菌可定植于呼吸道,在吸入性肺炎中起重要作用,特别是在老年患者和免疫系统较弱的患者中。口腔内含有牙周细菌的分泌物可能改变呼吸道上皮,影响呼吸道病原菌的黏附,细菌(例如放线凝聚杆菌)可诱导产生促炎细胞因子及招募炎症细胞,卟啉单胞菌会抑制细胞因子的产生,从而阻碍宿主对附着在呼吸道上皮的病原体的免疫反应,有利于感染的加重。

本例患儿起病前有根尖脓肿病史,结合患儿眶内脓肿mNGS结果,考虑患儿眶内脓肿为包括牙髓卟啉单胞菌、口腔普雷沃氏菌、口腔消化链球菌、龈沟产线菌等多种口腔来源的病原菌的混合感染。


1.jpg

图1 口腔来源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的脑脊液涂片

2.jpg

图2 细菌性鼻窦炎随时间的微生物学的动态变化


3.jpg

表1 急性及慢性鼻窦炎微生物学


五、诊断

由于牙髓卟啉单胞菌培养条件苛刻,对氧气敏感,对培养基要求高,菌落形态与其他黑色素细菌不易区分,故临床上很难通过培养明确诊断。近年来,主要通过16S rRNA基因定向扩增测序进行此菌种的鉴定,另外也有利用mNGS或单克隆抗体进行检测的文献报道。


六、治疗

在药敏试验中,牙髓卟啉单胞菌对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克林霉素、红霉素、甲硝唑及四环素均敏感,但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卡那霉素、新霉素及庆大霉素等耐药,考虑到牙髓卟啉单胞菌常常为混合感染,但培养条件苛刻,对牙源性的感染,培养阴性,但亦不能完全除外感染可能性,抗感染方案也需要根据临床情况酌情覆盖。




作者:李嘉易、肖海

本文首发自BCH儿童感染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