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混合性室上速

2022-12-16作者:论坛报沐雨经验
非原创
热点活动进行中,点击进入:

4比1.jpg

作者:四川简阳市人民医院 陈军 赵京,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郭继鸿

患者女,26 岁,述间歇性发生心悸就医,心动过速发作时心率120 次/分,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但又有突发突止的发作,每次发作持续10 分钟左右。

image.png

多次心电图检查均为窦性心动过速(图1);除此超声心动图、CTA、心肌酶等检查均为阴性;动态心电图的平均心率77 次/分,余无异常。


为确定患者心悸原因,进行了食道心房调搏检查,检查中可见:


①快速S1S1间期为400 ms的刺激中,出现两种长短不一的S1R1间期,短者200 ms,长者:400 ms(图2)。

image.png

②在做S1S2刺激时(S1S1间期500 ms),在S1S2 间期为320 ms 时:出现连续的快慢径折返,慢径下传时间为500~600 ms(图3)。

image.png

食道心房调搏诊断为:

① 房室结双径路,

② 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DAVNRT)。

为进一步确诊与治疗,患者住院,在其电生理检查中诱发出房室结双径路和室上速,随后成功做了慢径的消融,患者得到根治。


讨论

1. 窦性心动过速:

本例患者经多次心电图证实,确实存在窦性心动过速(HR120 次/分),其中包括患者自述发作时记录的心电图也为此(图1)。


部分年轻女性患者存在窦性心动过速,这是因这一年龄组的患者自主神经常处于不稳定状态而发生窦性心动过速。


而患者提供的动态心电图未见其他类型心动过速。


2. 食道心房调搏证实患者存在DAVNRT:

本例患者主诉中有明显的突发突止情况,但现有的资料中,未能证实窦速的突发突止,因此需要排除其他类型的室上速。因此给患者进行了无创心电生理检查(食道心房调搏)。


而本例患者在整个检查过程中,在调搏的几种程序刺激时,都诱发和证实患者存在房室结双径路和慢快型AVNRT,因此确定患者心悸的机制可能存在多种。


因本例患者心动过速明显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故收治入院做进一步的心内电生理检查。


3. 心内电生理检查是确定室上速机制的金标准。

住院后给患者做了常规的有创性心脏电生理检查,而在检查术中诱发和证实了患者确实存在房室结双径路(图4) 及慢快型DAVNRT。

image.png

术中行S1S2 程序刺激500/300ms 可见AV 跳跃>50ms 及心房回波。静点异丙肾上腺素后CS9-10 S1S2S3400/250/190ms 心房跳传后诱发心动过速,EAA 为CS9-10,冠状窦A 波在一条线上,诊断为房室结双径路并发PSVT。


在Ensite 系统下行中下位法以30-35W 消融慢径,共放电300s,结区反应良好,反复多次放电后慢径阻断。术后电生理行心房程序刺激未见AV 跳跃,术后反复原条件刺激不能诱发,静滴异丙肾上腺素不能诱发心动过速,慢径消融成功。


4. 食道心房调搏检查应充分重视。

食道心房调搏是一种无创性心脏电生理检查,检查中可给予患者多种程序的心脏电刺激,诱发患者存在的各种心电现象及心动过速等。


这种检查属于无创,操作简单、方便,检查结果又十分可靠,和有创电生理检查结果的符合性高。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已十分普及并形成了我国心脏电生理检查的特色。


但近10 年来,对这项检查的重视程度今不如昔。经本例可以看出,其在临床心律失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有着重要意义,不能忽视,应给予更广泛的重视和应用。


来源:朱晓晓心电资讯

点击进入专题

微信图片_20221125182242.jpg


文章推荐

“新四联”取代“金三角”,怎么用?27天全面解析各类药物!


抽丝剥茧寻真凶——重症心肌炎诊治过程和启示


高血压诊断标准变与不变:学者之争,“吃瓜群众”获益


天气变冷,血压升高怎么办?


常规心电图诊断书写规范(试用版)


贝叶综合征是什么?


警惕!房颤的9种症状


遇到难治性高血压怎么办?


胆固醇应该降到多低才合适?


如何准确测量血压?


利伐沙班在风湿性心脏病相关心房颤动中的应用——INVICTUS研究


老年人降血压要谨慎保守一些?专家:达标最重要


我国近四分之一主动脉夹层,可归因于低温!柳叶刀子刊超4万患者分析


阜外医院蔡军、娄莹:2021年度国际高血压领域十大进展


年龄≥75岁,并非抗凝出血危险因素!高龄房颤十大管理要点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