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对于首次透析患者,在制定透析处方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2024-11-21作者:壹声资讯
原创

透析治疗是许多终末期肾病患者维持生命的重要手段。然而,透析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不仅取决于技术操作的规范性,更在于对患者个体情况的全面了解和精准处理。特别是在首次透析时,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制定个体化的透析方案至关重要。


图片


本文主要介绍了针对首次透析患者透析处方制定的注意事项。


传染病检查


对于首次透析的患者,透析前应进行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梅毒和HIV的血清学指标检测,以及肺结核等呼吸道传染病检查,以决定透析治疗分区及血液透析机安排。 


确定抗凝方案


1.治疗前患者凝血状态评估和抗凝药物的选择;

2.抗凝方案 


普通肝素

适用于无活动性出血或无出血风险、血液高凝状态的患者,一般首剂量37.5~62.5U/kg(0.3~0.5mg/kg),追加剂量625~1250U/h(5~10mg/h),间歇性静脉注射或持续性静脉输注(常用);血液透析结束前30~60min停止追加。应依据患者的凝血状态个体化调整剂量。


低分子量肝素

适用于无活动性出血或具有潜在出血风险的患者,一般选择60~80IU/kg,推荐在治疗前20~30min静脉注射,无需追加剂量。 


局部枸橼酸抗凝

适用于活动性出血或高危出血风险的患者,枸橼酸浓度为4%~46.7%,以临床常用的4%枸橼酸钠为例。在使用无钙透析液或置换液时4%枸橼酸钠180ml/h滤器前持续注入,控制滤器后的游离钙离子浓度0.25~0.35mmol/L;在静脉端给予氯化钙生理盐水(10%氯化钙80ml加入到1000ml生理盐水中)40ml/h或10%葡萄糖酸钙25~30ml/h,控制患者体内游离钙离子浓度1.0~1.35mmol/L;直至血液透析治疗结束。也可采用枸橼酸透析液实施。


重要的是,临床应用局部枸橼酸抗凝时,需考虑患者实际血流量、并依据游离钙离子的检测相应调整枸橼酸钠(或枸橼酸透析液)和钙剂的输入速度。治疗过程中,如果管路动脉端或患者静脉采血检测的总钙/游离钙(TCa/iCa)>2.5,提示机体不能及时充分代谢枸橼酸盐,应减少枸橼酸钠输入剂量或停止治疗。 


阿加曲班

适用于活动性出血或高危出血风险、肝素类药物过敏或既往发生HIT的患者,一般首剂量250μg/kg、追加剂量2μg/(kg•min),或2μg/(kg•min)持续滤器前给药。应依据患者血浆APTT的监测,调整剂量。 


无抗凝剂

适用于合并活动性出血或高危出血风险的患者,但不适用于合并血液高凝状态显著的患者。无肝素类药物禁忌的患者,治疗前给予500U/dl(4mg/dl)的肝素生理盐水预冲、保留灌注管路和透析器/滤器20min后,再给予生理盐水500ml冲洗;存在肝素类药物禁忌的患者,仅用生理盐水充分冲洗。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每30~60min,给予100~200ml生理盐水冲洗管路和透析器/滤器。 

抗凝治疗过程中注意监测凝血指标,及时处理并发症。


确定每次透析治疗时间


建议首次透析时间不超过2~3h,以后逐渐延长每次透析时间,直至达到设定的透析时间[每周3次者4.0~4.5h/次;残肾功能>2ml/(min•1.73m2)时可每周2次透析,5.0~5.5h/次,每周总治疗时间不低于10h]。


确定血流量


首次透析血流速度宜适当减慢,可设定为150~200ml/min。以后根据患者情况逐渐调高血流速度。选择合适膜面积透析器(首次透析应选择相对较小膜面积的透析器),以减少透析失衡综合征的发生。


透析液流速


可设定为500ml/min。通常不需调整,如首次透析中发生严重透析失衡表现,可调低透析液流速。


透析液成分


常不做特别要求,可参照透析室常规应用。临床工作中可依据患者透析前容量负荷、血压控制情况,以及血钠、血钾、血钙水平,个体化调整透析液Na+、K+、Ca2+的浓度。


透析液温度


常设定为36.5℃左右,根据患者临床实际情况个体化调整。


确定透析超滤总量和速度


根据患者容量状态及心肺功能、残肾功能、血压水平等情况设定透析超滤量和超滤速度。建议每次透析超滤总量不超过体重的5%,超滤速度不超过0.35ml/(kg•min)。


存在严重水肿、急性肺水肿等情况时,超滤速度和总量可适当提高。在1~3个月内逐步使患者透后体重达到“干体重”。 


透析频率


诱导透析期内为避免透析失衡综合征,建议适当调高患者每周透析频率。根据患者透前残肾功能,可采取开始透析的第1周透析3~5次,以后根据治疗反应及残肾功能、机体容量状态等,逐步过渡到每周2~3次透析。



图片


首次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应注意以下几点:




01

第1次进行血液透析治疗之前,应该初步了解一下血液透析,有助于消除紧张不安的心理,克服对透析的恐惧,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02

血液透析前后需要测量体重,每次测体重时衣服尽量保持一致,随身不要携带闲杂物品。

03

部分患者刚开始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时容易出现首次透析失衡综合征,此外,还可能发生低血糖、低血压等情况,如果在治疗中出现恶心、呕吐、烦躁、头晕、头痛、抽筋、胸闷、胸痛、心悸、冒冷汗、视力模糊、皮肤痒、腹痛、背痛等情况,不要恐慌,要及时告诉医生,进行相应的处理后一般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04

血液透析过程中会常规使用抗凝剂,如果患者有出血的情况或本身凝血功能较差,要提前告知医生,治疗结束后也要注意观察是否有出血的情况发生。如果日常正在服用药物,血液透析前也需告知医生。

05

血液透析患者日常一定要保护好血管通路,不使用该侧上肢提重物,导管部位要保持清洁干燥,穿脱衣服时要小心,避免发生导管滑脱,时刻观察导管口是否出现红肿热痛,一旦出现不适感一定要及时就诊。




来源:今日肾病整理自《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 (2021版)》、医路肾康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