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两张“血压峰值图”清晰揭示:这个时段血压升高很危险!

2022-05-28作者:医学论坛报秋宇资讯
高血压非原创

指导专家: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  公永太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  刘坤


一生中最难越过的压力是什么?每个人有不同的答案,但很容易忽略一种重要的压力——血压


随着知识的普及,很多高血压患者已经足够重视清晨高血压,却没注意到夜间血压的波动,然而这种忽视很可能让心血管遭遇偷袭。


微信图片_20220517160321.gif



夜间血压高,危害很大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研究发现,夜间血压可被用于预测心血管疾病风险。研究人员针对11135名参试者进行了13.8年随访。


结果显示,24小时血压,特别是夜间血压较高,与死亡和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显著相关。



可见,关注夜间血压十分重要。


《欧洲心脏杂志》发表的一篇研究文章显示:睡眠期间的血压是重要的血管风险预后标志和预防及治疗目标。这项研究覆盖了40个初级保健中心,自2008年至2015年,共有18078人被纳入研究。


结果表明,睡觉时血压升高,脑血管疾病发生率更高。特别是睡眠时收缩压升高,脑血管疾病风险增加明显。




其实人体血压是呈规律性波动的。


上午9~11时和下午15~18时

每天上午9~11时和下午15~18时为血压峰值时间;

晚上20时

晚上20时起,血压水平逐渐下降;

凌晨2~3时

至夜里2~3时降至最低谷后重新上升。


临床将这种两峰一谷的血压节律形容为“长柄勺型”(如下图)。


微信图片_20220517160327.png


正常人夜间血压平均值应比白天平均值低约10%~15%,但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夜间血压不降反升,出现反勺型(夜间血压高于日间血压,如下图),且随着年龄增长出现上述情况的人更多。


微信图片_20220517160328.jpg







目前我国高血压指南将≥140/90 mmHg认定为高血压。


但夜间血压的正常值与白昼标准不同,我国推荐夜间血压正常值为收缩压<120mmHg和(或)舒张压<70 mmHg,若高于此标准,考虑患有夜间高血压的可能。


临床研究证实,夜间收缩压升高会导致全因死亡率、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明显上升;脑出血及心衰等患者容易夜间发病,与夜间血压升高密不可分。




3个原因让夜间血压偷着“涨”



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许多患者夜间的血压不仅没有表现出生理性下降,反而出现升高,甚至高于白天水平。


但由于夜晚熟睡,不易察觉明显症状,患者仅会在早上起床时感到头晕、乏力等,极易被忽视。


造成夜间血压升高,主要有以下3方面的因素:


1.神经兴奋性降低


迷走神经兴奋是调节人体血压下降的主要机制,如果迷走神经功能紊乱或受损,会使血压升高。


2.血压压力感受器敏感性降低


人体血压压力感受器多数分布在主动脉和颈动脉处,若其损伤可引起血压调节反馈异常,造成血压升高。


3.生活因素影响血压昼夜节律


如白天体力活动较少、吸烟酗酒、大量饮用茶或咖啡、睡眠质量低下等,都可增加夜间血压水平。


微信图片_20220517160331.gif


以上因素都可导致患者出现代谢紊乱、动脉老化、肾脏疾病及交感神经系统激活,最终引起夜间血压升高。



如何判断夜间血压高?



白天血压变化易发现,采取适当措施,就会控制得比较好。而夜间熟睡中,相对不易感觉到明显症状,一旦发作就说明已经比较严重。



研究显示,63%的夜间血压升高人群曾患无症状脑梗死,其发生中风和心肌梗死的风险较夜间血压正常者增加3倍。


因此,患者除了要监测白天的血压情况,更要积极关注夜间血压变化。


要想发现夜间血压是否正常,有两个建议:



睡前、起床后各测一次

如证实夜里有血压骤升情况,应在晚上适当服用降压药控制。初诊患者、治疗早期、血压控制不达标者应在就诊前连续测量5~7天;血压控制良好时,每周测量1天。


当血压控制不佳,出现头痛、头晕等不适时,应根据症状密切监测。血压相对稳定期时,可不必过于频繁测量,抓住清晨和睡前两个时间点即可。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患者需要捆绑袖带并随身携带一台手机大小的机器,电脑程序将控制血压测定的间隔并记录数据,最终统一分析。这种检查方法不需要住院,可在家中进行。







两种方法里,夜间单次测量的血压虽然也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但效果不及动态血压。


高血压可防可控

精准测量,有效控制

享受健康人生!


来源:生命时报



1-1 热点必读榜单.png

 推荐阅读 ↑


心血管.png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