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指导专家: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 公永太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 刘坤
一生中最难越过的压力是什么?每个人有不同的答案,但很容易忽略一种重要的压力——血压。
随着知识的普及,很多高血压患者已经足够重视清晨高血压,却没注意到夜间血压的波动,然而这种忽视很可能让心血管遭遇偷袭。
夜间血压高,危害很大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研究发现,夜间血压可被用于预测心血管疾病风险。研究人员针对11135名参试者进行了13.8年随访。
结果显示,24小时血压,特别是夜间血压较高,与死亡和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显著相关。
可见,关注夜间血压十分重要。
《欧洲心脏杂志》发表的一篇研究文章显示:睡眠期间的血压是重要的血管风险预后标志和预防及治疗目标。这项研究覆盖了40个初级保健中心,自2008年至2015年,共有18078人被纳入研究。
其实人体血压是呈规律性波动的。
每天上午9~11时和下午15~18时为血压峰值时间;
晚上20时起,血压水平逐渐下降;
至夜里2~3时降至最低谷后重新上升。
临床将这种两峰一谷的血压节律形容为“长柄勺型”(如下图)。
正常人夜间血压平均值应比白天平均值低约10%~15%,但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夜间血压不降反升,出现反勺型(夜间血压高于日间血压,如下图),且随着年龄增长出现上述情况的人更多。
目前我国高血压指南将≥140/90 mmHg认定为高血压。
但夜间血压的正常值与白昼标准不同,我国推荐夜间血压正常值为收缩压<120mmHg和(或)舒张压<70 mmHg,若高于此标准,考虑患有夜间高血压的可能。
临床研究证实,夜间收缩压升高会导致全因死亡率、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明显上升;脑出血及心衰等患者容易夜间发病,与夜间血压升高密不可分。
3个原因让夜间血压偷着“涨”
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许多患者夜间的血压不仅没有表现出生理性下降,反而出现升高,甚至高于白天水平。
但由于夜晚熟睡,不易察觉明显症状,患者仅会在早上起床时感到头晕、乏力等,极易被忽视。
造成夜间血压升高,主要有以下3方面的因素:
1.神经兴奋性降低
迷走神经兴奋是调节人体血压下降的主要机制,如果迷走神经功能紊乱或受损,会使血压升高。
2.血压压力感受器敏感性降低
人体血压压力感受器多数分布在主动脉和颈动脉处,若其损伤可引起血压调节反馈异常,造成血压升高。
3.生活因素影响血压昼夜节律
如白天体力活动较少、吸烟酗酒、大量饮用茶或咖啡、睡眠质量低下等,都可增加夜间血压水平。
如何判断夜间血压高?
白天血压变化易发现,采取适当措施,就会控制得比较好。而夜间熟睡中,相对不易感觉到明显症状,一旦发作就说明已经比较严重。
研究显示,63%的夜间血压升高人群曾患无症状脑梗死,其发生中风和心肌梗死的风险较夜间血压正常者增加3倍。
因此,患者除了要监测白天的血压情况,更要积极关注夜间血压变化。
要想发现夜间血压是否正常,有两个建议:
如证实夜里有血压骤升情况,应在晚上适当服用降压药控制。初诊患者、治疗早期、血压控制不达标者应在就诊前连续测量5~7天;血压控制良好时,每周测量1天。
当血压控制不佳,出现头痛、头晕等不适时,应根据症状密切监测。血压相对稳定期时,可不必过于频繁测量,抓住清晨和睡前两个时间点即可。
患者需要捆绑袖带并随身携带一台手机大小的机器,电脑程序将控制血压测定的间隔并记录数据,最终统一分析。这种检查方法不需要住院,可在家中进行。
两种方法里,夜间单次测量的血压虽然也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但效果不及动态血压。
高血压可防可控
精准测量,有效控制
享受健康人生!
来源:生命时报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