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癫痫手术迈入毫米时代!仁济多学科团队联合“机器人-激光”技术精准消除脑内病灶

2025-08-02作者:论坛报寒夜资讯
非原创


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东院区,一场多学科协作的微创癫痫手术正有序进行。

一根直径约1~2毫米的激光光纤,在机器人的精准“导航”下直达引发癫痫的病灶。在磁共振成像(MRI)的实时“监控”下,医生通过激光精准加热并消除病灶,屏幕上的温控数据和热成像图清晰显示治疗全过程。

这是仁济医院最新开展的磁共振引导激光间质热疗(LITT)技术用于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的场景。

在放射科、麻醉科、神经外科等多学科专家的密切配合下,患者小张术中生命体征维持平稳,术后头皮仅遗留一个微小穿刺点,未出现神经功能损伤,从此无痕告别病痛的困扰。


图片
图片



图片

脑深部“雷区” 实现毫米级精准突破


18岁患者小张被药物难以控制的癫痫困扰多年,近期发作频率越来越高。经检查发现,她的大脑深处潜藏着一团“捣乱的神经细胞”——脑室旁灰质异位结节(一种先天发育异常的神经组织),这些细胞就是大脑里的“捣乱团伙”,不断释放异常电信号继而引发癫痫。难点在于,这团异常神经组织位于大脑深部,紧邻负责记忆的重要脑区和传递视觉信号的神经通道,如同藏在精密仪器核心的“故障零件”。以往这类情况需要开颅手术,但风险极大,好比在复杂仪器内部徒手调整零件,稍有偏差就可能影响记忆力或视力。

“现在有了国际前沿的LITT技术,不用开颅就能精准‘清除’大脑深处的病灶。”仁济医院神经外科周洪语主任医师介绍,这项技术仅需在头上钻一个2毫米的小孔,置入一根1.8毫米的超细激光光纤导管,在MRI的实时引导和温度监控下,精准加热并清除引发癫痫的异常组织,将误差控制在毫米级范围内,既能彻底清除病灶,又能保护周围神经不受影响。周洪语主任医师带领的功能神经外科团队,在癫痫病灶定位领域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已积累了大量立体定向脑电图(SEEG)电极植入和热凝毁损的经验,成功为各类难治性癫痫患者实施高难度手术。

从传统手术到激光热疗,医疗技术革新的核心始终是以最小创伤实现最佳临床疗效。LITT技术让癫痫外科手术从“开颅切病灶”向“精准消病灶”转变,推动癫痫手术精度迈入“毫米时代”,患者术后康复进程显著加快且安全性大幅提升,这一突破标志着癫痫治疗迈入微创与精准并驾齐驱的新阶段。

图1(1)

LITT技术

图片
图片
图片

“机器人-激光” 多学科精密协作


一场高难度、新技术手术的成功实施,离不开多学科团队的紧密配合。在仁济医院的手术室里,放射科、麻醉科、神经外科等科室上演了一场精密的协作,每个环节都默契无间。

放射科主任周滟和副主任技师王嵇统筹协调,全力保障手术顺利开展。放射科技师朱意术前反复演练,术中优化调整患者体位、扫描序列及扫描角度,使得MRI全程清晰流畅,就像在给大脑拍“高清动态照片”。

麻醉科团队在主任医师肖洁的指导下,由住院医师蒋涛全程实施精准麻醉管理,确保患者在清醒状态下配合术中神经功能测试及MRI扫描,宛如装上了“精准调节器”,保证患者始终保持最佳状态。

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郭烈美和主治医师马军峰与手术室护理团队配合默契,从电极置入到激光操作,每一步都严丝合缝,确保手术精准安全。

手术台上,机器人则“大显身手”。它的机械臂就像精准的“雷达”,以比头发丝还细的精度(0.1毫米),沿着预先设定的“安全通道”,将激光光纤送到大脑深处的病灶区域。

“以前做手术全靠医生经验和‘手感’,如今机器人就像给医生装上了‘超视眼’。”郭烈美感慨道,最核心的激光消融过程,由MRI全程实时“监控”——屏幕上的温度热力图会像电子温度计一样,实时动态显示激光加热范围,确保异常组织被彻底“烫灭”,而周围的正常脑组织却丝毫不受影响。

这场“高科技手术”全程仅用了2小时,出血量不到5毫升。当看到屏幕上的消融范围与术前计划完全吻合时,在场的医生们都松了一口气——这意味着手术大功告成,患者不用开颅即可告别病痛。

图片
图片
图片

术后快速康复 创新技术赋能新希望


术后第二天,小张就能下床走动,且身体各项功能都很正常。影像检查显示,引发癫痫的病灶已经被完全消除,周围的大脑组织也完好无损。

据周洪语介绍,LITT技术的优势是“长在大脑深处、传统手术难到达”的病灶,比如灰质异位、下丘脑错构瘤等。作为癫痫治疗领域的前沿技术,它让很多原本需要开颅的患者规避了手术的潜在风险。

神经外科主任冯军峰表示,LITT就像治疗大脑深部疾病的“超级手术刀”,不仅适用于癫痫,未来还能为脑胶质瘤、淋巴瘤、脑转移瘤等多种大脑深部疾病患者提供微创治疗的新选择,让更多人免受开颅手术的痛苦,无痕重获健康。

供稿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通讯员  郭烈美


200 评论

查看更多